歸降、禪讓、崩盤——《三國演義》中蜀漢、曹魏、孫吳的滅亡

三國滅亡的方式,與他們得國的手段遙相呼應,出奇地一致:劉備受降劉璋得蜀漢,鄧艾受降劉禪滅蜀漢;曹丕篡位獻帝得曹魏,司馬炎篡位曹奐滅曹魏;孫策強奪劉繇揚州得孫吳。晉國六軍攻破孫皓長江防線滅孫吳。所謂天道好還,曹操、劉備、孫權三個並世而立的大英雄,用非常手段得國於亂世,其後人卻非英雄之輩,必然會失國於巧取豪奪之手段。三國歸晉,最後由司馬一家來做個了結,結束曹、劉、孫三家近百年的恩怨。

一、蜀漢:歸降

1、痛失荊州,三巨頭離世

蜀漢的衰落始於關羽失荊州。


歸降、禪讓、崩盤——《三國演義》中蜀漢、曹魏、孫吳的滅亡

黃忠定軍山斬夏侯淵

劉備主動出擊,從曹操手中奪得漢中之後,形勢開始轉而有利於蜀漢。於是,劉備命令關羽北擊襄樊,準備一舉拿下黃河南岸之地。

關羽作為一個攻城拔寨的帳下大將是超一流的,但作為盤踞一方的統帥來說,卻缺乏相應的大局觀,對形勢的發展缺乏預估能力,對人性的複雜性缺乏足夠了解。


歸降、禪讓、崩盤——《三國演義》中蜀漢、曹魏、孫吳的滅亡

關羽失荊州前後形勢對比圖

劉備在得到益州後,以湘水為界將荊州分為左右兩半,左荊州(東邊)歸孫權,右荊州(西邊)歸劉備,劃江而治。有次,曹操急攻孫權,孫權盡遣主力迎戰,荊湘防線空虛。但關羽堅守君子約定,並沒有乘虛偷襲。所以,他這次北伐,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並沒有針對孫權制定專門的防守策略。


歸降、禪讓、崩盤——《三國演義》中蜀漢、曹魏、孫吳的滅亡

呂蒙白衣渡江襲荊州

但是,卻發生了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的事件,導致關羽兵敗被殺,荊州全失。

隨後,張飛被部下殺死,劉備伐吳慘敗,病逝白帝城。


歸降、禪讓、崩盤——《三國演義》中蜀漢、曹魏、孫吳的滅亡

劉、關、張相繼離世

荊州失陷,關羽、張飛、劉備的相繼離世,給蜀漢帶來了重大損失,正在上升曲線中的蜀漢從頂點跌落,不可挽回地走向衰落。

2、連年征戰,國力難支

益州號稱天府之國,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但這樣的優勢僅限於成都平原,其物產和人口容量十分有限,即使諸葛亮善理國政,也無法將蜀漢經營成一個強國。長此以往,被曹魏吞併是遲早的事。於是,聯合孫吳,擊敗曹魏,是蜀漢生存唯一的出路。


歸降、禪讓、崩盤——《三國演義》中蜀漢、曹魏、孫吳的滅亡

諸葛亮七擒孟獲

北伐之前,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中。

但南中之地廣大,直達今天的越南、緬甸,崇山峻嶺,蠻夷散居其中,治理成本極高,並不能增強蜀漢實力。


歸降、禪讓、崩盤——《三國演義》中蜀漢、曹魏、孫吳的滅亡

諸葛亮六出祁山

當時蜀漢經濟狀況已經不太理想了。諸葛亮《出師表》稱:“益州疲弊”,經濟政治都遭遇空前危機,但諸葛亮堅持北伐,六出祁山,他的繼承者姜維數次北伐,但都無功而返。戰爭的耗費讓蜀漢國庫空虛,百姓負擔加劇,民生凋敝,遭到益州本土官僚強烈牴觸。譙周在《仇國論》中,論述了戰爭給小國帶來的災難,反對窮兵黷武的國策。這篇文章未能阻止姜維北伐,但劉禪卻升了譙周的官,這反映了蜀漢當時內外不和的局面:姜維擁兵在外,希望通過戰爭打開局面;但國內大部分官員,包括皇帝劉禪,早已厭倦了戰爭,希望停止北伐。

蜀漢走入了一個死局:不戰,遲早被吞併;戰,經濟民生面臨崩潰,將死得更難看。


歸降、禪讓、崩盤——《三國演義》中蜀漢、曹魏、孫吳的滅亡

劉禪向鄧艾投降

於是,當鄧艾只帶了兩萬軍隊來到成都時,劉禪聽從了譙周的建議,選擇了投降。這是劉禪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國雖然亡了,但蜀漢上下都得到了保全,劉禪、譙周等都得到了司馬昭的優待,益州百姓也免受屠戮。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當時,成都城內尚有數萬兵力,如果死守的話勝算仍然較大,但劉禪用實際行動回應了遠在劍閣堅持戰鬥的姜維:你要戰即戰,我選擇不戰而降。這反映了蜀漢對戰爭的厭倦,對和平的渴望。這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因此,筆者認為蜀漢的滅亡,是主動歸順。

二、曹魏:禪讓


歸降、禪讓、崩盤——《三國演義》中蜀漢、曹魏、孫吳的滅亡

高平陵之變:司馬懿奪取大權

曹魏的衰弱,肇始於曹操立儲。曹丕、曹植兄弟的儲位之爭,使得曹丕即位後就對各個王子採取了限制、監視、褫奪實權的政策,曹氏政權失去宗親的拱衛,為後來司馬氏篡權提供了便利。魏明帝早亡,曹芳年幼,曹爽、司馬懿輔政,但曹爽兄弟才能拙劣、見識短淺,被司馬氏奪權,最終曹魏被迫禪讓。得之不正,失之亦速,乃萬事共有之理,毋庸多言。

三、孫吳:崩盤


歸降、禪讓、崩盤——《三國演義》中蜀漢、曹魏、孫吳的滅亡

暴君孫皓

孫吳的衰弱,也直接源自孫權在立儲問題上的昏聵。長子孫登早亡,孫權立三子孫和為太子,卻又給予四子孫霸以實權,形成兩個皇子相爭的局面。圍繞在兩皇子周圍的多個地主集團,相互鬥爭碾壓,導致了諸葛恪、陸遜等德高望重的股肱之臣被殺,以前團結在孫氏周圍一致對外的和諧局面一去不返。最後,孫和被廢,孫霸被殺,孫權被迫立幼子孫亮為太子。於是,孫吳又上演了一場臨終託孤的劇目,導致權臣逆主,朝綱不振,歷孫休、孫皓二帝,最終在晉國強大軍事壓力前一觸即潰。

有孫權在,江東的大地主們不敢造次;孫權去世,後面三代皇帝要麼年幼被廢(孫亮),要麼短命(孫休),要麼殘暴(孫皓),無法形成圍繞皇權的向心力,下面的地主們各懷異心,在政治鬥爭中劇烈內耗,導致了孫吳政權最終崩盤。


歸降、禪讓、崩盤——《三國演義》中蜀漢、曹魏、孫吳的滅亡

三國演義

三國的故事開啟於公元184年的黃巾軍起義,三個主角分別是貴族曹操、地主孫權和平民劉備。曹操依仗貴族身份,利用國家名義四處征討,實現了快速擴張;孫策團結江東地主,憑藉武力搶奪地盤,佔有了江東之地。劉備雖無所依靠,從東北(幽州公孫瓚處)一路流竄到西南(益州劉璋處),但他避強就弱,淘汰了亂世中的弱者如陶謙、劉表、劉璋等人,在西南落腳。赤壁之戰以及劉備奪取益州之後,天下三分的格局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已失去價值,於是曹丕篡漢於公元220年,劉備以“皇叔”身份延續漢朝統治於公元221年,孫權隱忍多年稱帝於公元229年,割據江南。這種三足鼎立、相互制衡的形勢在量變著積累著質變,實力最弱的蜀漢率先支撐不住多年的征戰,歸降於公元263年;由於功臣坐大,曹魏被逼禪讓於公元265年;內耗嚴重的孫吳崩盤於280年。自此,三國歸晉,天下一統,從184年到280年,一段近百年的傳奇大劇落下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