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桃花岛2860


鹿鼎记主要是塑造了一个小宝那样与传统的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他从小生活在妓院之中,见惯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并且练成了极强的应变能力和阿谀奉承的能力。

再他和毛十八前往京城之后,步入江湖之后,却如鱼得水,平步青云,暗射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制度的腐败,暗示封建主义制度已经摇摇欲坠,走到尽头的一个思想,并且借助小宝这个形象,讽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迂腐顽固的思想,

这个应该是主旋律之一,还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民族统一的思想,鹿与金老的其他小说不同,并不是以驱赶外族为主题,而是在刻意的去淡化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小宝既是青木堂的韦香主,又是小玄子最信任的韦爵爷,两种身份的汇聚,正是体现了金老的这个思想。但是,再当时乃至现在,真正的民族融合并没有真正实现,所以,最后小宝还是选择丢开一切包袱,带着老婆归隐。

除了这两点,金老还浓墨重彩的描写了玄桂之情,和他们各自不同的成长道路。



目森电影


《鹿鼎记》,是金庸的封笔之作,被广大读者视作金庸武侠小说的最高峰。描述出生于妓院的韦小宝,虽不会武功,不识文字,却游走于江湖各帮派、皇帝大臣之间,最终有所建树,被康熙皇帝封为“鹿鼎公”。韦小宝,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一般侠士那种劫富济贫、英姿飒爽的形象,我们津津乐道他的聪明睿智,羡慕他有七个貌美如花的妻子,也期望能像他一样为人赏识,建功立业,成为自己心中的“鹿鼎公”。

“鹿鼎公”,这三个字是怎么来的呢?“公”,是一种爵位,例如公、侯、伯、子、男,公爵列首位,是等级最高的一种。那么“鹿鼎”二字,金庸赋予了什么意义呢?《鹿鼎记》中,“鹿鼎公”因“鹿鼎山”而得名,当然,金庸给“鹿鼎岛”命名的时候,必有其深意所在。

鹿,在我国古代文化中象征意义颇多。例如,它象征爱情,又象征德音,还象征着政权和地位。古人狩猎时,鹿作为被围猎的对象,人人逐之。而后,鹿就寓意天下,群雄逐鹿,即各诸侯争夺天下之意。《史记》中,“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意也为秦朝失去统治地位,诸侯并起,征战讨伐。

鼎,本为古人烹煮肉类、盛放肉食的青铜器,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之后,鼎就从最初的炊具、祭祀用具变成了传国重器。国家灭亡,九鼎也随之迁移,建立新王朝,就称为“定鼎”。“鼎立”、“鼎盛”、“一言九鼎”,都说明了鼎那不同寻常的分量。作为传国重器,鼎变成了权力和国家的象征。

逐鹿中原、问鼎中原,鹿鼎,表达了金庸赋予小说的精神内涵。民族统一、国家统一,才能造就社会的繁荣,人民的安居乐业。另一方面,谁人不有一个鹿鼎公的梦,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放开那历史


《鹿鼎记》金庸老先生的封笔之作,和其他的作品不同,韦小宝这个人物是武侠世界里开天辟地、空前绝后、绝无仅有的一个人物,武侠小说里面要么写英雄,要么写枭雄,要么写恶人,要么写混蛋,甚至写平庸的人,可是武侠小说里头绝少以流氓为主角,韦小宝就是个流氓。有人说《鹿鼎记》最大的贡献就是结构了英雄主义,以往令狐冲、乔峰、郭靖,杨过这都是大英雄,唯独这里出现了流氓。

金庸先生解读这个就是想说明英雄创造历史那是胡说八道,英雄有时候也很无奈,反而是成就大业的人无所不用其极,什么下三滥手段都能使,只问结果不问过程,他就容易获得成功。

所以金庸先生对韦小宝这种描述其实是解构了历史当中的一些真相,韦小宝这个形象出现也是对爱情的一种荒诞式的结构,韦小宝是个在爱情世界里永远都不会受伤的人,因为他从来都不走心!韦小宝有七个老婆,其中通过死缠烂打不要脸的手段得到的是那个最漂亮的阿珂,他追阿珂,阿珂根本看不上他,甚至私下无人拔刀都要杀他,要是一般人到这个时候早就心灰意冷了,要不自己咬牙切齿,要不万念俱灰,唯独韦小宝不是,你不是杀我吗,你不跟我好,我非把你弄到手!我一定得把你弄到手!

他反而愈挫愈勇。这种泼皮无赖的精神头,是爱情世界里很少出现的。韦小宝对这些女人代表着他对女人不同的美好的东西都想占有。比方说苏荃象征着武功,公主象征着权势,阿珂象征着美貌,曾柔象征着温柔,双儿象征着体贴,这些老婆都代表着女人身上很可爱的一面,韦小宝都把它都弄到自己老婆身上,男人心里是贪心的,他希望他的女人把所有女人的优点都能聚集到一块,所以金庸到这个时候,他把爱情由原来的悲剧到喜剧,再到荒诞的正剧,他做了一个绝妙的反讽。

当然我说我们有的朋友正在沉浸在爱情的世界里,您大可不必相信这个,因为这只是金庸先生的一家之言,只是他对人性和爱情的一种感悟,但是我相信他通过这种方式来解读爱情的话,确实也是一个饱经人世沧桑有很多阅历的人,他最终得出的结论,甭管它是对是错,都值得我们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宣玉风


我感觉..这部著作简直就是综合了金庸所有的武侠元素精华的精华..你看..

有教会元素..神龙教..比如《依天屠龙记》的明教,《笑傲江湖》里的魔教..

有民族元素..蒙古王子.喇嘛..比如《天龙八部》里的契丹,喇嘛..《射雕英雄传》里的蒙古..

有多妻元素..7个老婆..比如《侠客行》石中玉有四个老婆..《依天屠龙记》张无忌有好几个..

有朝廷元素..清,明...比如《依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神雕侠侣》明,元,宋,辽,金等

有依附历史时间元素..多个..比如《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南宋抗元等

有兄弟义气元素..小宝与康熙,天地会..比如《天龙八部》三兄弟..

....等等等等...

而且韦小宝的奇遇..经历的事件..比其他一些有过之而无不及...

鹿鼎记的各种电视版..电影版也通通研习过....

尤其是最近看了黄晓明版本的《鹿鼎记》片花..尤有感受..

首先是财力上..自然是前几部不能比的..由于时代元素..梁朝伟版..陈小春版..张卫建版..财力当然是越后来越强..从梁朝伟版的假布景多...陈小春版假布景比较少..到张卫建版

基本很少..到近来黄晓明版的表现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如画..自然要比前几部在气势上要领先一大截..当然..看惯假布景的不一定看得惯..

其次是人员选择,打扮上..说实话..还是以好看为先..演技为后..梁朝伟版美女少丑女多..陈小春版美女丑女一边多..张卫建版美女多丑女少..到黄晓明版基本都是美女..打扮也是

越往后越新鲜..好看..男主角都不错..康熙的人选..似乎感觉张卫建版的康熙老一些..陈小春版的年轻一些..梁朝伟版比年轻老一些..比老的年轻一些..黄晓明版的康熙比较年

轻..但略显得沧桑一些..也许更适合康熙这个角色..少年老成..至于韦小宝..有人说黄晓明不适合演..我觉得不尽然..虽然黄晓明的眼神是正气了一些..但是配合他的外表..确实

把一个油腔滑调的韦小宝演的活灵活现..但是似乎他有些壮..反正金庸也没写明韦小宝是个矮子..有人居然推荐徐争..虽然他更油一些..但是也太猥琐了吧..反正我是不喜欢..我

觉得黄晓明最适合演弈正弈邪的人物..笑起来很坏..但是眼睛里透着正气!梁朝伟版梁朝伟确实是个不二的选择..演什么象什么..陈小春版的陈小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选他来当

男主角.觉得他有些木木的..长的就是木木的..正也不象邪也不象..弈正弈邪更不象..简直就是个四不象..张卫建版张卫建除了年龄太大没什么毛病..到是适合他的改编的版本..

还有就是忠于原著的程度..

基本就是和财力有关了..有钱的就多拍一些..没钱的就略过一些..尤其上张卫建版的..改的象新编鹿鼎记..看过黄晓明版的片花..觉得这个版本的应该是最忠实于原著的..尤其是

结尾的小宝在船上和康熙在大殿里的对话..尤其精彩..估计是得到了金庸的提点..我想..金庸也是觉得他写的鹿鼎记结尾是有些唐突了一点..小宝与康熙一点交代没有..就失踪

了..象陈小春版,张卫建版基本都有个交代的...

还有各个版本偏向的..比如陈小春的比较偏向心语..张卫建版的比较偏向重情义..看过黄晓明版的片花..觉得该片也是比较重情义的..尤其他和几个老婆之间情义..似乎描述的多

了一些..我觉得是得了金庸的指示罢了..比如小宝与阿坷之间..到后来阿坷转换的有点太快...中间起码有些交代吧..还有到后来小宝与方怡..和好就一瞬间完了..连几句话都没有

..小宝的老婆就算是骗的..也该有个过程吧..尤其是大床上那场戏..尤其该补充补充..其他版本都是一代而过..起码也该有些表情吧..尤其是曾柔..和小宝接触不多..那天还是唯

一睁着眼睛的..怎么也得表现表现她的心情吧..

综合上述看来..黄晓明版的是最近最值得期待的事情...看惯港台的电视剧.也该看看我们大陆自己的了..时代不同了..什么都不同了..各位说是吧..





有故事de張仙森


金庸先生写了那么多武侠作品,很多都是理想式的剧情,当然是除了《连城诀》之外,当大家都沉浸在大侠可以办大事的思想结构中时,金庸老先生却让《鹿鼎记》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认识,世事无常,有时候很多江湖侠义,仁义道德是无法处理好事情的。

陈近南就是一个很经典的例子,一生光明磊落,武艺超群,地位崇高受天下英雄敬仰又如何?他想要做的事情终其一生也没有做到。

反倒是韦小宝,一个无赖,武功平平,出身低微,一肚子小心机,这样的人却有能力也有条件轻易的做到陈近南要做到的事情。

金庸先生曾经说过他当时想让韦小宝在《鹿鼎记》中的结局惨一点,最后因为读者的原因并没有这么写,如果在现实中的话,处处耍小心机的韦小宝结局一定不会很好。

人啊,总是时好时坏,在社会上混久了自然知道金庸老爷子的目的,人不能太老实,也不能太狡猾,难得糊涂,难得中庸之道,聪明的把事情处理好才是大英雄,这大概就是金庸老爷子要表达的思想吧。


武侠剧解说


金庸《鹿鼎记》表达了作者想要实现民族统一的思想。

金庸就用《鹿鼎记》写出了一个太平盛世,太平盛世仍然是一片昏暗,官场腐败,一样的到处杀人,到处充满了不公正、不公平。第二,这部小说另一方面又是很浪漫的。

主人公韦小宝走遍大江南北,从扬州妓院走到北京,走到神龙岛,走到云南,走到吴三桂那里,甚至还走到了俄罗斯,策动了俄罗斯历史上一场重大的政变,还参加了《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韦小宝影响了中国的历史,韦小宝居然成了民族英雄。而且根据韦小宝的性格,《尼布楚条约》和雅克萨之战只有他这样的人能够取得成功。

当时非常蛮横无理的俄罗斯强盗只有韦小宝这种同样蛮横无理的人才能够对付, 用无赖的手法对付无赖,这也是很辩证的。这部小说既有现实主义,又有浪漫主义,而且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朗伯ky


金庸《鹿鼎记》表达了作者想要实现民族统一的思想。

金庸就用《鹿鼎记》写出了一个太平盛世,太平盛世仍然是一片昏暗,官场腐败,一样的到处杀人,到处充满了不公正、不公平。第二,这部小说另一方面又是很浪漫的。

主人公韦小宝走遍大江南北,从扬州妓院走到北京,走到神龙岛,走到云南,走到吴三桂那里,甚至还走到了俄罗斯,策动了俄罗斯历史上一场重大的政变,还参加了《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韦小宝影响了中国的历史,韦小宝居然成了民族英雄。而且根据韦小宝的性格,《尼布楚条约》和雅克萨之战只有他这样的人能够取得成功。

当时非常蛮横无理的俄罗斯强盗只有韦小宝这种同样蛮横无理的人才能够对付, 用无赖的手法对付无赖,这也是很辩证的。这部小说既有现实主义,又有浪漫主义,而且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双双双影视


《鹿鼎记》金庸解读这个就是想说明英雄创造历史那是胡说八道,英雄有时候也很无奈,反而是成就大业的人无所不用其极,什么下三滥手段都能使,只问结果不问过程,他就容易获得成功。

所以金庸对韦小宝这种描述其实是解构了历史当中的一些真相,韦小宝这个形象出现也是对爱情的一种荒诞式的结构,韦小宝是个在爱情世界里永远都不会受伤的人,因为他从来都不走心!韦小宝有七个老婆,其中通过死缠烂打不要脸的手段得到的是那个最漂亮的阿珂,他追阿珂,阿珂根本看不上他,甚至私下无人拔刀都要杀他,要是一般人到这个时候早就心灰意冷了,要不自己咬牙切齿,要不万念俱灰,唯独韦小宝不是,你不是杀我吗,你不跟我好,我非把你弄到手!我一定得把你弄到手!

他反而愈挫愈勇。这种泼皮无赖的精神头,是爱情世界里很少出现的。韦小宝对这些女人代表着他对女人不同的美好的东西都想占有。比方说苏荃象征着武功,公主象征着权势,阿珂象征着美貌,曾柔象征着温柔,双儿象征着体贴,这些老婆都代表着女人身上很可爱的一面,韦小宝都把它都弄到自己老婆身上,男人心里是贪心的,他希望他的女人把所有女人的优点都能聚集到一块,所以金庸到这个时候,他把爱情由原来的悲剧到喜剧,再到荒诞的正剧,他做了一个绝妙的反讽。

当然我说我们有的朋友正在沉浸在爱情的世界里,您大可不必相信这个,因为这只是金庸的一家之言,只是他对人性和爱情的一种感悟,但是我相信他通过这种方式来解读爱情的话,确实也是一个饱经人世沧桑有很多阅历的人,他最终得出的结论,甭管它是对是错,都值得我们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柚子君电影剪辑


《鹿鼎记》想必大家都看过,韦小宝的母亲是扬州妓院的一位老鸨,韦小宝从小就在妓院这种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环境中长大,看的最多听的最多的便是曲意逢迎、耍诈等与各色人打交道的技巧,所以在被误抓进皇宫后才能很好的自保并且游刃有余的走在各种势力之间,最终成为康熙身边最红的人,年纪轻轻便位居高位。

在《鹿鼎记》里,金庸先生在故事接近尾声的时候,安排主角韦小宝去抗击沙俄、保全国土,从而维护了国家主权。在《尼不楚和约》签定的同时,韦小宝这一人物形象也得到了升华。这就是金庸作品的大侠要为国为民的精神,在韦小宝这个不算大侠的“小侠”身上也折射出来了。

  这是金庸具有深厚的儒释道文化的体现。金庸在作品里反映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不论是郭靖那样的大侠,还是韦小宝这样的小混混,只要为国为民,不论是自愿的还是自然的,都可以说这个人物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这就是金庸笔下人物的“国家使命”,使人物升华到既可爱又让人敬佩的角度。且不去论人物的存在的小缺陷或者小毛病,何况在 《鹿鼎记》里,韦小宝的好赌钱的小毛病还立了不少大功呢。





三生侑幸


金庸通过武侠小说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鹿鼎记》是集大成之作。 反清复明对于陈近南而言是人生崇高的奋斗目标,对于韦小宝而言却是一场儿戏。事实就是如此,陈近南为了反清复明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死在了自己主子的剑下;韦小宝儿戏一般地反清复明,却是风光无限,不但青木堂香主的位子越来越稳固,而且成为总舵主、甚至是皇帝的最佳人选。   都说从郭靖到韦小宝,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侠在逐渐地消失,事实上,江湖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没有了江湖,侠就没有了立足之地。“为人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事实却是英雄中的英雄没有一个普通的小混混吃香,因为江湖已经没有英雄容身之地,或者说,江湖已经面目全非,似是而非。   遥想当年,丘处机和江南七怪可以用十八年的生命固执地遵守一个彼此的约定,千金一诺,间关万里,云天高义,海内同钦,那时的江湖是一个道义的江湖,而襄阳城则是那个道义江湖的中心。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道义的江湖就会有道义的大侠,就会有道义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可以抵御摧枯拉朽的蒙古大军,挽狂澜于既倒,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间。江湖道义在消退,杀人如麻、一身血债的谢逊当然很难说是情有可原,但是,张三丰百岁寿宴之际云集武当山口口声声要向谢逊讨回公道的众多名门正派中人又有几个是正人君子?就算是情同手足的武当七侠,其中也是暗流涌动,否则怎么会有宋青书弑叔的惨剧?所谓“世上之事,难说得很。亲如父子兄弟,也有信不过的时候。”历经腥风血雨、世道沧桑的谢逊一语道破人在江湖的辛酸和苦涩。“北乔峰,南慕容”的江湖传奇又是什么东东?从乔峰到萧峰,仅仅是一字之差却是从堂堂汉人到契丹胡虏的人生剧变,而这场人生剧变的幕后推手竟然是一个人尽可夫的淫娃荡妇。其实,从契丹胡虏到堂堂汉人又何尝不是另一场人生剧变,一个孤苦伶仃的婴儿逐渐长大沦为误信人言、颜面无存的江湖首脑挽回面子的杀人工具,汪剑通等人留乔峰而不杀不可能是因为什么觉得愧对萧远山夫妇之类的冠冕堂皇的原因,而是想把身为契丹人的乔峰训练成屠杀契丹人的杀人工具,从而报萧远山雁门关血洗之仇。从胡到汉,再从汉到胡,就像是雁门关外临死之际北向狼嗥一般高声叫号的契丹老汉,“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萧峰感受到得也是彻骨的无助和悲凉,于是就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人生转折地雁门关外的漫漫黄沙之中。对于慕容复而言,因为世世代代传承的鲜卑血统和五胡残梦,烟雨朦胧的江南和风霜苦寒的塞北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甚至连整个江湖都可以是纵横驰骋的沙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姑苏慕容的独门武功到底是优雅还是狠毒见仁见智,但是,自从姑苏慕容崛起江湖,原本就是充满刀光剑影的江湖又出现了诡异的政治气息。当这样的政治气息逐渐浓厚而且弥漫整个江湖的时候,江湖道义几乎荡然无存,于是,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左冷禅,深藏不露、深谋远虑的岳不群,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任我行,韬光养晦、谋定后动的东方不败,绵里藏针、上下周旋的向问天,等等等等的江湖枭雄一一粉墨登场,在争权夺利的江湖大秀场上使劲浑身解数,尽情地玩弄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厚黑权谋,披着仁义道德的光鲜外衣戕害生命、践踏尊严、扭曲人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做,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害,怎么下流怎么来。五岳剑派并派与反并派,日月神教篡权与复辟,当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宏图霸业归于尘土,空旷的江湖上空飘荡的是《笑傲江湖》孤独的旋律。    但是无论怎样,就算是道义不存的江湖总还是江湖,江湖本身还是能够保持独立性,换句话说,江湖与朝廷之间还是有着明确的界限,所以刘正风如果退隐江湖就会成为朝廷参将,令狐冲只是穿上泉州参将的官服就让江湖中人不敢轻举妄动。江湖能够影响朝廷,丐帮几乎能够和杨家将并肩作战,抗击契丹。江湖甚至可以凌驾于朝廷之上,朱元璋出身明教,襄阳城关系大宋的安危,郭靖关系襄阳城的安危。   北风如刀,满地冰霜。江湖已经不是江湖,江湖成了一口烹煮麋鹿的政治鼎锅。遥想当年襄阳城的英雄大会,郭靖的镇定自若,黄蓉的运筹帷幄,杨过的举重若轻,甚至是郭襄的一往情深,黄药师的惊鸿乍现,当真是风云际会襄阳城,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反观河间府的什么“杀龟大会”,一大帮声嘶力竭地嚷嚷着要杀吴三桂的所谓江湖人士又有几个是真正配得上“忠义”二字的,操完吴三桂的十八代祖宗之后又把陈圆圆卖到妓院,喝着酒,嚼着肉,啃着面饼,满嘴酒气,唾沫横飞,嗓门一个比一个大,话说得一个比一个狠,口号喊得一个比一个响,在一片乡人赶集、赛会、做社戏所在的平地,这帮人拿着反清复明的幌子大秀忠义无非是为了给自己捞点政治资本,加点政治分,从而在所谓的江湖上更混得开,仅此而已,舍此无他。粗犷的外表掩盖的是猥琐的内心,如果撕掉仁义道德的虚伪画皮,这帮人甚至还不如韦小宝可爱,充其量就是躲在阴暗角落放冷箭的可怜虫。顾炎武早就看清楚了这帮人的无聊嘴脸,所以能做的就是把“杀龟盟”改成“锄奸盟”,再象征性地推举所谓的各省“锄奸盟”盟主和总军师,从而让“杀龟大会”多少还像个样子。   这就是当时所谓的江湖。反清复明几乎成了江湖象征性存在的唯一理由,更可笑的是吴三桂竟然是这个理由能够延续的基础。徐天川与白寒松、白寒枫兄弟可以为了莫名其妙的唐王、桂王的正统而大打出手,两败俱伤,可见反清复明本身也就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所谓的反清复明义士真正关心的其实是反清复明之后的利益,哪怕这样的利益在当时是那样的遥不可及。要命的是偏偏当时清朝的康熙比所谓的唐王、桂王等等更加的“鸟生鱼汤”,而所谓的国姓爷台湾延平郡王家里却是后院起火,由来已久的家族丑闻在权力的作用下逐渐发酵,在所谓的江湖上八面威风的陈近南实际扮演的却是频繁救火的消防队长的角色,甚至还会不时地引火烧身,于是,时间一长,反清复明的理由也逐渐地引人怀疑。“总舵主,咱们秦桧固然不做,却也不做岳飞。”玄贞道人之言与当年郭靖所言“郭某纵然不肖,岂能为昏君奸臣所用?只是心愤蒙古残暴,侵我疆土,杀我同胞,郭某满腔热血,是为我神州千万老百姓而洒。”已经难以相提并论,但凭心而论也是话糙理不糙。当然其中的道理陈近南又何尝不知,从“大丈夫行事无愧于天地,旁人要说短长,也只好由他。”到“大业艰难,也不过做到如何便如何罢。”陈近南越来越意兴索然,英雄气短。如果说陈近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尚不失悲壮风骨的话,那么,茅十八固执地坚守已经逝去的江湖英雄情结就很滑稽了。实际上,茅十八是一个纯粹的江湖侠客,因为江湖已经不存在,所以,茅十八的身影总是那么狼狈、尴尬。   “走江边,满腔愤恨向谁言?老泪风吹,孤城一片,望救目穿,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悲恋,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精魂显大招,声逐海天远。”“千古南朝作话传,伤心血泪洒山川。”在狂风暴雨的柳江上吴六奇、陈近南纵情高唱的是江湖的挽歌,也是英雄的悲歌。 从郭靖到韦小宝,金庸走过的是一段艰难的心路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