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叫我“侯厂长”

我从石家庄液压件厂退休,住在石家庄广合小区。2007年我开始自学电脑,12年来风雨无阻采写井陉新闻,去过井陉300个村,骑坏了3辆摩托车,在省内外媒体发稿2000余篇,写活了井陉的人和事,朋友们叫我“侯厂长”,就是名人加工厂。

我的祖籍是河北灵寿县,但在井陉县长大。井陉许多村庄都有红色故事,我认为,红色故事应该大力宣传。我曾写过《井陉孙庄:大山深处的红色摇篮》、《700座纪念碑藏身小山村》、《百团大战纪念馆成为历史见证》、《徐达本给井陉三个山村安电灯》、《我家驻过抗日县政府》、《井陉煤矿:抗日英雄钮海峰》、《刘邓首长在井陉吕家村》等,为宣传井陉的红色历史作出了贡献。井陉是千年古县,抗日红色根据地,又是百团大战的主战场,成为我得天独厚的新闻沃土。我生长在井陉,朋友多,地理熟悉,线人也多,写井陉得心应手。我喜欢写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活动等,不少民俗活动是经过我的报道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其中,井陉的梁家,吕家,河东,南张村,乏驴岭就是在我的宣传推介下,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越来越受到关注。我还受到各村委会邀请,编写了宣传册《走进吕家村》《太行明珠---吕家村》《面塑之乡---南张村》等。

我喜欢写井陉自强不息、充满正能量的人物。这些年里,我的代表作品有《张益通,办流动学校教书画》、《郝承先为乡亲放露天电影》、《仁医崔建华,为村民看病不收钱》、《邢爱斌:15年写成百家姓诗谜》、《高恒:井陉矿区的根雕奇人》、《李化璟:太行山上的一棵不老松》、《两义士:慷慨救助古村凉沟桥》、《梁计文:24年义务守护千年古塔》等,报道了井陉县百余名正能量人物。很多新闻人物经过我的挖掘采写后,广为人知并得到关注,有的新闻人物还获得了无数荣誉。十几年来,朋友们喊我“侯厂长”,就是“名人加工厂”,许多人称我是“平民记者”。因为在我的眼里:平民最闪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