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疫情病毒更加可怕的是恐惶,留學生回國與不回國都已陷入囧境!

國外疫情的爆發,讓很多海外學子陷入了困境,無論是心情還是身體都受到了衝擊。一時間大家的第一反映就是回國,但是靜下心來想一想,更多的理智與冷靜戰勝了衝動,絕大多數的留學生選擇了留在國外繼續學業。現在留學生所處的狀況分三種:

01前期已經回到國內

小彭在英國留學,也是家裡的寶貝,當英國剛開始爆發時,母親舅舅就電話:必須馬上回國。小彭二話不說,立刻訂票回國。雖然是男孩子,但是非常聽家裡的話,什麼學業成績,不會考慮,家裡的一聲召喚立馬回國,單純的男孩不考慮過多,拋棄了所有回到了祖國,下了飛機,發了個朋友圈感慨一下:我終於安全了!回來隔離,狀態很好,沒有被感染。幸運者,沒有被感染。

小林在瑞典留學,是位女孩子,瑞典爆發政府不再對輕微者檢測,好嘛,沒了安全感,學業還OK,就決定回國。考慮從疫情不嚴重的地方進行轉機,買好機票一切非常的順利,輾轉二十多個小時,到了天津機場入境,進行檢測,測溫,不可預知的風險,飛機上查出一位病例,乖乖,嚇人的,繼續又查出8位咳嗽患者,中招,自己成親密接觸者,唯有留在天津機場隔離14天,隔離結束才能再轉二次飛機回家,現在還在隔離中。很遺憾,成為了親密接觸者!

02確定回國未能成行

小思在瑞典留學,考慮後續的學業可以在網絡上進行,所以決定回國,完成後面的學習,買票時也是考慮避開疫情嚴重地區進行轉機,機票已經買好,一切防疫用品防護服、護目鏡、口罩、手套等都備好,就等著出發,可是意外還是發生了,航班取消了,取消的機票不退款,給予代金券。希望一場破滅,等待也是遙遙無期。只能自己再做安排。再次梳理情緒與心情。誰也不能預測未知!

小陳在美國留學,本已買好機票,但是網絡上回國的種種艱辛與無奈,讓他放棄回國,因為太多的病毒源,從公共交通上,從密封的空間裡,從候機場中都存在風險,加上美國人不提倡戴口罩的觀念中,感染源象定時炸彈,太多的入境感染報道與信息,讓他忘而卻步,在種種的輸入型的感染中,小陳退了機票,決定留在了美國,靜等疫情防控。網絡傳播迅速、影響力強大

03決定留下不回國

小軒在瑞典留學,今年畢業,疫情來得突然,也打破了原有的計劃。但是三思過後,毅然決定留下來,因為回國浪費時間、精力、金錢,萬一感染得不償失,留下來能夠更好的投入學習中,把二個月的課程、論文全部完成,順利畢業才是正事,加上瑞典相比之下還是算安全,人口密度少,學會保護自己就沒有問題。

心態決定一切,設定自我的目標努力去完成!

小義是美國留學生,今年本科畢業,準備工作,疫情爆發後,一直沒有想過回國,因為了解國內疫情的發展,也有了自我的防疫能力,加上不想來回折騰,覺得時間非常寶貴,不想浪費時間與精力,也不想失去尋找工作的機會,認為逆境中求存也是一個機會或機遇,決定留在美國找工作。逆向思維方式尋找機會改變命運

上面的孩子們都有自己的思維與想法,都有自己的觀點,這不能說是對是錯,但是不管回國與否,都是正確的決定!因為這個決定只是對於自己而言。

留下來有留下來的好,回國有回國的好,一時不能回國,也不要心急,放平心態等待航班恢復。誰都不知自己前方的路是什麼情況,但是不管如何都要做好心理的準備,做好突發事件的心理準備,因為你們都是成年人,父母的想法只代表他們,而自己的路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努力。

孩子在外留學本身就已經很辛苦了,但是唯有經歷才會更好的成長,唯有經歷才是成長的財富。希望回國、不回國、想回但一時回不來的留學生們,能夠在此次疫情中,更快的成長起來,讓自己變得的更加的堅強與樂觀

對留學生的父母來說,牽掛是心靈相通,思念也是痛苦煎熬,但是放手卻是此刻必須要做的,孩子的每一次獨立思考與完成,都是一次蛻變與挑戰,唯有獨自面對現實才能真正成長。

所以對於這次疫情更多的不是疫情本身,而是對於疫情的一種恐惶!家長的壓力與情緒,影響著留學生的情緒與心情,才會讓留學生回國與不回國都已陷入囧境!放手才是最好的選擇!


比疫情病毒更加可怕的是恐惶,留學生回國與不回國都已陷入囧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