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大会上开发区按下2020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快进键”

在这次大会上开发区按下2020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快进键”

在这次大会上开发区按下2020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快进键”

3月26日,丽水开发区召开2020年度工作大会,总结2019年工作,部署2020年任务,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奋力书写丽水开发区高质量绿色发展新华章。

在这次大会上开发区按下2020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快进键”

2020年开发区主要预期目标

GDP力争增长10%以上

,规上工业增加值与GDP基本同步增长;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4+1”投资增长1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降耗等限制性指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稳步提高,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国家级开发区排名实现大幅度进位。

在这次大会上开发区按下2020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快进键”

集聚区(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志伟在会上指出,随着国际疫情形势的蔓延,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需要我们冷静地研究和分析。在这特殊时期,既要做好疫情精密智控,又要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既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要加快招商项目产能释放;既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又要发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既要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又要奋力补齐民生短板。在这特殊时期,我们更要采取特殊政策、特殊手段、特殊措施,让企业和群众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管用、特别解渴、特别提气、特别给力。

刘志伟指出,

2020年开发区要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以“市场化、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为导向,实施“招商提质工程”


全面深化招商机制改革,突出招商质量。全年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20个,5亿元项目10个,世界500强、上市公司企业10家,省市县长项目4个;实际利用内资33亿元,比去年同比增长30%,外资超过1亿美元,比去年翻一番。


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加快项目落地。全力推进半导体全链条产业发展;加快培育精密制造产业;深化健康医药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时尚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招商项目投资转换率,提高招商项目合同履约率。


拓展“新配套”“新经济”“新模式”招商,释放更大产能。扩大总部经济招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区域大数据中心集聚地;培育一批直播平台和电商企业;谋划启动5G产业发展,布局设备生产基地、技术研究院产业孵化器、服务平台投资公司等5G全产业链项目。


(二)以“抢时间、补增量”为抓手,实施“投资扩量工程”


全面打造作战“指挥体系”。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年度计划实施项目163个,计划投资76亿元;搭建“一办九组”指挥架构;加大考核力度;实施重点项目全流程分解。


全速推动政府、民间投资“双轮驱动”。助力集团公司实施富岭西区块路网工程等项目建设11个,计划完成投资12.5亿元,同比增长40%;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计划完成工业投资20亿元,同比增长80%;挖掘工业技改项目潜力,计划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80%。


全力夯实投资持续增长“基础桩”

。对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支持10亿元以上;强化土地要素保障,争取省统筹建设用地指标;再造项目审批流程,探索实施一批并联、容缺项目;扫清机场项目、丽沙中心区块等重点项目政策处理障碍;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谋划政府类总投资亿元重大项目25个。


(三)以“建设三大平台、打造三个基地”为载体,实施“产业赋能工程”


做精生态产业科创平台。全力做好浙西南科创中心建设,加强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工大等“大院名所”合作项目化;建成中科院先进半导体研究中心,开工江丰电子材料研究院,推进化合物半导体科研生产;引导维康大健康研究院创建中成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地华润三九生物医药研究院,导入原能细胞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制定支持科技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政策,新增省(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科创平台5个以上,逐步实现五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全覆盖,力争实现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


做深长三角一体化山海协作平台。在上海张江设立生态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新招引孵化科创项目10个以上;加快宁波杭州湾新区飞地建设,引进一批高层次制造业项目;设立“宁波-山海协作产业基金”,建立协作服务支持平台。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实现宁波高新区“产业互飞”,落地“产业合作”项目5个;支持甬莲智能制造产业园创建国家级孵化器,加快孵化5G新材料、激光焊接、机器视觉检测、工业机器人等项目20个以上;借助省开发区协会和礼森(中国)产业园区智库资源,与其他国家级开发区建立合作关系。


做实中欧国际合作产业平台。制定国际招商产业清单,做好做足“侨”的文章,举办侨商投资创业洽谈会、国际招商活动6场以上;加快中意机器人产业园建设,引进意大利库卡机器人公司、罗伯特公司,拉长意大利雕刻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推进中德制造产业园建设,引进工业机器人、环保装备、特种金属材料加工等德国工业4.0高端制造项目;加快建设中比食品产业合作园,引进巧克力、精酿啤酒、威化饼干等比利时休闲食品项目。


深化建设国家火炬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全力支持中广电器、嘉利股份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强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省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专业机构合作,筹建智能装备和机器人公共实验室;深化长三角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院合作,筹建军融院分院;对接科技部火炬中心,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


持续建设中国水性生态合成革示范基地。研究合成革“油改水”政策,盘活化工用地300亩;引进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团队,建成合成革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扩建省级合成革检验检测中心;加强中国塑协、“零排放”联盟合作,举办中国水性生态合成革年会,推动合成革行业国家标准制定,打造全国产业链最完备的水性合成革生产基地。


建设中国滚动功能部件生产基地

。对接中国滚动功能部件行业协会,召开全国滚动功能部件行业学术论坛,编制《中国滚动功能部件生产基地建设规划》;联合南京理工大学,加快滚动功能部件产业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建成滚动功能部件国家级检测中心;大力支持高精度滚动直线导轨母机研发和产业化;建设滚动功能部件小微产业园,引进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


(四)以“深化五大改革”为重点,实施“要素增效工程”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整治“低散乱”企业70家以上;开展“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700亩;全年实现“小升规”企业40家以上,确保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均增长10%以上;新增省级隐形冠军(培育)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35家,新增数均占全市20%以上。


深化环保论英雄改革

。计划完成生态环保和公共设施投资6亿元,同比增长55%;重点开展革基布企业定型废气异味治理,确保空气DMF平均浓度降至0.2毫克/立方米以下,清洁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化工业企业进退场“验地、验水、验气”制度,确保区域内污染场地及时修复、100%安全利用;创新“水、气、土”联动治理机制,启动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建设,开展“5G+环保”应用研究,引入环保管家服务,形成数字化监控体系,推进精准化、规范化环保执法,确保区域生态环境指标持续提高、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升。


深化科技论英雄改革。实现全区研发费用支出增长30%,攻关技术难题100项以上,实施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备案20项以上、省级重点研发项目3项以上;深入实施“机器换人”“两化融合”等改造,确保新增上云企业100家、工业机器人60台,新增数均占全市20%以上;实施“科技两企双百”行动,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科技“两企”增量保持全市前列,确保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新产品产值等指标走在全市前列。


深化金融论英雄改革。深化“投贷联动”,发挥绿色产业基金带动作用,撬动助企资金4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确保全年新增制造业贷款10亿元以上;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助推维康药业顺利上市,开展中广电器、嘉利股份上市辅导,储备避泰电气、有邦新材料等一批重点拟上市股改企业,引导浩腾科技、百事宝、三联环保等新三板企业开展股权融资;支持开发区集团公司推进主体信用等级“AA+”提升、拓宽渠道开展各类融资和IPO上市工作,力争年度融资30亿元以上。


深化人才论英雄改革。安排人才引进培育和服务保障经费3700万元,引进博士、硕士各60人以上;办好人才科技分会、科创大赛,引进“绿谷精英”“南明英才”项目10个以上;深入实施南明英才计划,新增高层次人才1000名;大力培养“南明工匠”2000名;创办技师学院,加强人才保障工作,启动建设高品质装配式人才公寓500套以上;吸引“候鸟型”专家院士、知名学者20名以上。


(五)以“智创城区”为引领,实施“产城融合工程”


加快完善“城市提能”重大基础设施。联合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南城产业及功能提升布局规划及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并组织实施。启动七百秧主导功能核心区建设,开工中广未来城,落地国际会展中心,推进红星文旅商务综合体,谋划南城公共服务中心,逐步完善商业贸易、金融服务、文化创意、高端会展等功能;加快普洛斯智慧物流园进度,开工巴夫洛物流园,落地圆通物流园、诚通物流,建设现代化、高效能的浙西南物流中心,打造全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加快建设“城市品质”基础设施。探索打造5G应用先锋区域,推进5G小基站布点和5G信号覆盖;开工石牛路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富岭西区块路网建设,完成年度投资5亿元以上;推动城市景观提升,打造精品路线2条以上,建成绿道5公里,高标准规划设计七百秧森林公园;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完成路灯节能改造项目;实施东扩区块管网修复、污水干管建设等工程,建成大型环卫停车场、水阁区块垃圾中转站和市政仓库工程,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建成“污水零直排小区”3个,做好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双国测”,建设智慧环卫作业管理系统,垃圾分类覆盖面达到9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冲刺“无违建”创建,处置违建10万平方米、改造旧厂区10万平方米。


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安置工作。完成齐垵、垟店、张村、上桥4个城中村改造,全年征收房屋18.5万平方米;协同推进机场、四都区块等市重点项目征收;全面开建安置小区配套设施,完成迁建安置803户,实现“迁建安置存量清零”;完成采荷公寓建设,加快南城公寓、张村-9公寓和机场公寓建设进度。


(六)以“现代化治理”为标杆,实施“民生补短工程”


全力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编制农业农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一村一方案”;统筹抓好危旧房改造、病危水库改造、农房确权办证、农饮水提质等系列工作;加快迁建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秀山小区规范化管理;持续巩固“消薄”成果,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快富岭菜市场等联建项目进度,确保年收入15万元以上且年经营性收入8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30%以上,年收入超百万元的行政村达到3个以上;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建立健全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最低收入水平达到9240元以上。


大力推进教育医疗文体事业发展。谋划建设开发区高级中学,开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技师学院、富岭公办幼儿园,建成职业技术学院开发区分院,创新设立“家长学校”;谋划三甲综合性医院前期,筹建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工富岭卫生院二期工程,新建南城120急救点;开工体育休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和体育活动中心,落地开发区图书分馆和文化分馆。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构建“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坚决打赢扫黑除恶决胜战,擦亮“无欠薪开发区”招牌,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综合治理,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在这次大会上开发区按下2020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快进键”

刘志伟要求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发展的行动旗帜,凝聚“丽水之干”的磅礴伟力,坚决扛起“高质量绿色发展主战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主阵地、对外开放大平台、转型升级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南城”的光荣使命,持续创新运用好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奋力构建五大产业集群“五个有”产业链生态,着力打造“万亩空间、千亿量级”生态产业大平台,全面加快“产城深度融合、建设智创城区”步伐,确保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