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哇,好美啊!”六寶的驚呼,把在車裡沉睡的我叫醒了。望向車窗外,那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海,在陽光下閃著金色的光芒;新杭派民居的黛瓦白牆光華灼灼,還有那遠處的已經甦醒了的青山,搭配在一起像極了從畫裡走出的風景,讓人有了一種超脫出現實的不真實感。

麥先生開著車得意的跟我說,“我們房車行的第一站,東梓關村到啦!怎麼樣?我選的地點還不錯吧!”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東梓關村

東梓關在富春江的東岸,錢塘江到富陽而一折,自此以上,為富春江,已經將東西的江流變成了南北的向道。輪船在途中停了一二處,就到東梓關的埠頭。—— 郁達夫·《東梓關》

東梓關村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場口鎮的西部,背靠群山,面朝富春江,是一個寧靜安然的小村落。曾因郁達夫的小說《東梓關》而聞名。村內保存又數百座明清時的古建築,很有文化底蘊。近年來,又因為這裡的回遷房把吳冠中筆下的水墨江南神韻帶到了現實裡。新杭派的回遷民居和明清古建都很有賞鑑的價值,這裡無疑就成了最美的江南村落。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航拍的東梓關村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吳冠中筆下的水墨江南


江南三月,春光無限美好。真的不想讓六寶的二歲裡沒有了春天,又不想在疫情未完全控制住的時候和人有太多的接觸,我和六寶爸一合計,就去租了輛房車,開啟了我們一週的房車旅行。車外是景,車內是家的模式應該更能保障我們在這個特殊春天裡的出遊安全吧。

我們把這趟旅行的第一站,就定在了東梓關村。在這裡,既可以欣賞到江南三月美麗的春色,又可以讓她受到江南建築文化的薰陶,一舉兩得!

剛到東梓關村,就被陽光晃了眼。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我們把車停進了油菜花田一側的大型免費停車場裡,疫情期間,遊人並不多,車輛稀稀拉拉的沒有幾輛,車位充足。停車場裡還配有好幾個充電樁車位,對於鄉村景點來講,配備很是不錯,心裡不自主就給這裡的服務點了好幾個贊。加上停車場附近也有洗手間,晚上在這裡過夜也是又安全又方便!

車剛停下,就吸引來了一對在村外散步的村民,很是新奇的想要來參觀我們的房車。我們則是帶著仰慕和期待踏進了他們熟悉的故鄉。大家都帶著口罩,即想要親近又不得不疏離。彼此在各自的軌道上前行,偶爾點頭示意,偶爾遠距離對上幾句話。老鄉用很是自豪的語氣說著,“我們東梓關村都是免費的,漂亮著呢,好好玩!”,說完便沿著村裡的另一條道路走去了。這情景讓我想起了郁達夫小說裡的農夫給文樸指路的情景。時空斗轉,情節卻又相似著。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現實裡的東梓關村

就像現實裡的東梓關,總像是吳冠中筆中畫一樣。讓人分不清是在畫裡還是在現實裡。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吳冠中筆下的水墨江南

在六寶的帶路下,我們決定穿過油菜花海到村莊參觀。小朋友總是喜歡走不尋常的道路。

油菜花的個子顯然比六寶要高上不少,走在田埂裡的六寶就像走在油菜花森林裡,包圍在她前後左右的盡是綠的葉黃的花,碧藍的天空,和煦的春風,還那有暖洋洋灑在身上的春光。六寶像是被關了兩個月的小兔子,又重回到大自然的懷抱裡來了,開心得頭都不回,邊走邊唱著歡快的自編“小調”。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花田中游人並不多,不同的田埂裡分散著幾撥,相隔甚遠。我們也摘掉了口罩,大口的呼吸著,這是我們春節後第一次在大自然裡盡情的享受著春天的味道。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花田過後,就是網紅的“最美回遷房”。這組詩畫江南的設計,甚至在具有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Architizer 2017 A+Awards大賽上舉奪得Jury Winner(最佳評審大獎)。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東梓關村民居

也許這裡的建築靈感本就來自於吳冠中先生的水墨江南,也許是好的審美本就是相似相通,總能在現實的東梓關村中找到畫裡房屋的影子。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被改為民宿的東梓關村民居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吳冠中先生的水墨江南

簡潔的現代設計和江南傳統民居在這裡做到了最完美的結合。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就連路燈都設計成了“東梓關村”範兒!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東梓關村

藍天下的新民居,都像是藝術品般閃耀著迷人的光。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東梓關村


在新舊民居之間,還留有一處村民活動中心,兼具村民活動和紅白宴會雙重屬性。也許在旅遊旺季裡,這裡還會有一些小商品售賣,也可以讓遊人此處暫歇。只是此時,房間門雖敞開著,屋裡卻是空無一物。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村民活動中心

活動中心裡青磚砌的牆,簡潔的線條感總讓人心中生出喜歡。就連陽光,也偷偷探過頭來。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村民活動中心

村子裡現在遊人不多,空蕩蕩的路面上曬著菜乾。六寶很好奇的蹲下來,指著菜乾問我,“媽媽,這個是什麼?”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東梓關村


在東梓關村的中心,還保留著一個長塘。兩岸的村民依然保存著依靠著長塘生活的習慣,阿姨在水邊洗著衣服。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長塘

叔叔靜靜的呆上一個上午,帶著吊來的魚兒回家添上一道大菜。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長塘

水岸邊的阿玉豆腐店一直都很熱鬧,不時的有人前來購買,阿姨的笑聲隔著水塘都能聽得見。

據說這裡也沒有感染病例,大家似乎都已經放鬆了警惕,已經有很大一部分人取掉了口罩。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長塘邊建築不知道是不是明清時的老建築改建而成的,現在很多被改建成了各種店面。疫情尚未穩定,還有很多沒有開張。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徐家大院和安雅堂等古建的門上都上著鎖,附近的六八房的天井處還開著。建築還保持著過去的格局,但看起來很像近年來修葺過的。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窄窄的天井裡,牆根處荒草叢生。過去的歲月就像順著這個天井一點點的溜走了,只留下一些淺淺的印記,讓人慢慢尋味。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我們還在這個恬靜淳樸的村莊裡,度過了一個夜晚。入夜後,村莊裡安靜的只能聽到蛙叫蟲鳴。遠處的民居在晚九點前會亮起景觀燈,遠遠望去,真有一種“活著的水墨畫”的感覺。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夜晚的東梓關村

我們就像賞畫之人,遠遠的看著畫中的燈光滅去。然後在星羅棋佈的夜空陪伴下,安靜的結束了東梓關村行程,滿足的睡去了。

活著的水墨江南畫卷——東梓關村

夜宿東梓關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