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說“七月半,鬼亂竄”,為啥要把七月十五那天定為“鬼節”?

生活在農村,老人認為,農曆初一和十五都是比較重要的日子,比如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過會去拜訪親友或者去探望傷病,而這農曆“初一和十五”在老人們看來,是不合適走親訪友的,因此,老人也常說“單忌初一與十五”!隨著時光的流逝,轉眼又到農曆七月十五,與普通月份的“十五”不同,在農村,這一天又被稱為“中元節”、“鬼節”、“七月半”、也就是傳統的祭祀節日之一。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被稱為“鬼節”?相傳農曆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從七月初一鬼門關開啟起,到三十日鬼門關關閉這段日子裡,陰間的無主孤魂都會湧到陽間,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裡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渡”以普遍超渡孤魂,恐防它們為禍社區,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農村說“七月半,鬼亂竄”,為啥要把七月十五那天定為“鬼節”?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傳說地藏菩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閻王爺”,他的母親去世後來到陰曹地府,被關在牢房 裡,少不得受十八層地獄的種種折磨。地藏菩薩是個孝順的兒子,看到母親受罪心 中不忍,在七月十五這天竟徇私情,讓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門打開放他母親出來。誰知這一開牢門不要緊,牢房中的小鬼們蜂擁而出跑到人間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之說。

農村說“七月半,鬼亂竄”,為啥要把七月十五那天定為“鬼節”?


在鬼節這天有什麼禁忌?老人們說,這天是不能出門的,尤其是晚上,那有人是不能接受的,要是出去還得很早回家,是不能超十二點的,因為那個時候是最會碰見什麼髒東西,遇見會對自己不好,影響自己的運勢,因此,這天會希望大家都能早回家。還有吃飯的時候,也要注意一點,吃飯筷子切忌不要插在飯裡面,這個就在平時也是不可以的,因為,這像燒香一樣,是很不吉利的,因此,大家都要注意這一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