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

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

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農曆七月十四這一天

大街小山巷到處飄蕩著餈粑、鴨子的香味

人們買好過節的用品

燃上香燭

擺上鴨肉、飯、水果等食品祭過祖先後

一家人便圍坐在一起,共享節日午餐

因此,在廣西人的眼中

七月十四不僅僅是神秘的“鬼節”

又是一家老小團聚的日子

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廣西“中元節”吃鴨傳統和習俗從何而來?

在廣西,中元節也稱“鴨子節”,據老人說:祭拜祖宗時,所用的紙錢、衣物是要靠鴨子馱過奈何橋的,所以,鬼節時一定要吃鴨子。久之,吃鴨子就成了過“鬼節”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如同年三十吃餃子一樣。

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也有一些當地人說:七月十四吃鴨子,主要因為在廣西無鴨不成席,在七月十四這樣敬天地祭鬼神的大日子裡,怎麼可以沒有像樣的祭品來供奉祖先呢?

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民俗史專家則認為:在廣西農村種稻谷前,每戶人家都會買上約十隻鴨子回來養,在割完稻穀後,鴨子可以吃掉田裡的穀子和蚯蚓,從而降低成本。在種第二季稻穀的時候,農民們為了犒勞自己,開始殺鴨子過節。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就習慣在這天吃鴨子了。

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無論吃鴨的傳統是根據什麼講法,都希望大家開心吃鴨!

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勤勞聰明的廣西人

能烹飪出各式各樣

極具風味的鴨料理

而在農曆七月十四這天

從某種角度來說

是不太適合出去浪

那就在家裡做鴨子吃吧

拿走,不謝了

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武鳴檸檬鴨

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檸檬鴨”原創於南寧武鳴,因其風味獨特,幾年來早已走出高峰,名聲在外,成為武鳴的一道名菜。其做法是將宰後洗淨的鴨切成塊,入鍋炒至六分熟再放入切成絲的酸辣椒、酸芥頭、酸姜、酸檸檬、酸梅、生薑及蒜泥,共同煨至八分熟,再放入鹽豉,炒熟後淋上香油即可出鍋。其味酸辣適宜,鮮香可口,極其開胃。春、秋天火氣大的時候都可以吃,是比較好的"清涼補品",老少皆宜。

全州醋血鴨

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醋血鴨鴨塊呈醬色,質地適口,鹹鮮微酸,香辣濃郁,名揚天下 。醋血是殺鴨時將血盛到有酸基菜水的碗裡,不會凝固又能去腥。聰明的全州人還就地取才先後自創出了“苦瓜血鴨”、“豆角血鴨”、“娥眉豆血鴨”、“花生血鴨”、“芝麻血鴨”等等。醋血鴨這道菜看著驚人,吃起來卻沒什麼血腥氣,倒是醋香撲鼻,而且鴨肉綿軟入味,酸辣鮮香,開胃可口。

蠔油柚皮鴨

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蠔油柚皮鴨是欽州的一道特色美食,它利用柚子皮經過碳烤及清水浸泡,從而出去柚子皮中的苦澀味道。然後講鴨子炸制金黃並燜熟。再將柚子皮與鴨子配以相應的調料煮至入味。因此這道菜要是一道十分爽口清新、營養價值極高的菜。

河池系鴨把

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河池鄉土菜——系鴨把是將鴨下水與三五種香菜捆綁在一起,配以酸辣鴨醬,這道菜一般在農曆七月、八月做,那個時候是系鴨的香菜長得最肥美的時候,每到這個時候,在鄉村家家戶戶都要宰殺自養的鴨子(以金城江區一帶最為盛行),這道菜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菜譜。

菠蘿鴨

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鮮黃靚麗、晶瑩剔透的菠蘿,散發出幽幽的清香,再搭配鮮嫩鴨肉、加入特製的調料,經高溫烹製後,紋理細膩的剔骨鴨肉,在烹製的過程中充分吸收菠蘿的清香,整道菜色澤鮮亮、酸甜適口,釋放出濃郁果香。

啤酒鴨

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啤酒鴨是將鴨肉與啤酒一同燉煮成菜,使滋補的鴨肉味道更加濃厚,鴨肉不僅入口鮮香,還帶有一股啤酒清香。不僅是下飯佐酒佳餚,回味無窮,鮮香微辣,略帶啤酒香味,風味獨特,併兼有清熱、開胃、利水、除溼之功效。

說了這麼多種鴨

餓了嗎

快回家吃麻麻做的鴨子吧

七月十四“鬼節”到,記得吃鴨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