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知識科普,爲何中元節變成「鬼節」?

說“中元節”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節,但說“鬼節”一定有知道,對於所有中國人來說,幾乎沒人都知道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鬼節,這天不僅是小孩,大人都會很少在半夜出門,碰見不乾淨的東西。那麼,中元節是怎麼來的?

中元節知識科普,為何中元節變成“鬼節”?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中元節知識科普,為何中元節變成“鬼節”?

傳說地宮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所以家裡老一輩的家長就會囑咐孩子中元節這天晚上不能出門。

中元節知識科普,為何中元節變成“鬼節”?

在這一天中也有很多禁忌!不能懸掛風鈴,風鈴聲音會吸引“鬼魂”家裡會聚集很多髒東西。不能自己一個人在外行走,晚上的陰氣最重,一旦碰上就不吉利了。不能讓別人大聲喊你的名字,要是被鬼魂記住了,據說就會找上門去了。更不要四處瞎看,被鬼魂盯上,那就不好了!更不能半夜照鏡子,這一天半夜照鏡子,很容易照到鬼。

中元節知識科普,為何中元節變成“鬼節”?

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元節知識科普,為何中元節變成“鬼節”?

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傳統歷史,其中含義也是影響深遠。傳統節日還是很有意義的,大家也應該遵循傳統照常過節。

中元節知識科普,為何中元節變成“鬼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