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知识科普,为何中元节变成“鬼节”?

说“中元节”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节,但说“鬼节”一定有知道,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几乎没人都知道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鬼节,这天不仅是小孩,大人都会很少在半夜出门,碰见不干净的东西。那么,中元节是怎么来的?

中元节知识科普,为何中元节变成“鬼节”?

中元节 ,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地官节或斋孤,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民间有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中元节知识科普,为何中元节变成“鬼节”?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所以家里老一辈的家长就会嘱咐孩子中元节这天晚上不能出门。

中元节知识科普,为何中元节变成“鬼节”?

在这一天中也有很多禁忌!不能悬挂风铃,风铃声音会吸引“鬼魂”家里会聚集很多脏东西。不能自己一个人在外行走,晚上的阴气最重,一旦碰上就不吉利了。不能让别人大声喊你的名字,要是被鬼魂记住了,据说就会找上门去了。更不要四处瞎看,被鬼魂盯上,那就不好了!更不能半夜照镜子,这一天半夜照镜子,很容易照到鬼。

中元节知识科普,为何中元节变成“鬼节”?

道教认为中元节为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知识科普,为何中元节变成“鬼节”?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传统历史,其中含义也是影响深远。传统节日还是很有意义的,大家也应该遵循传统照常过节。

中元节知识科普,为何中元节变成“鬼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