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關係的力量:熟人不一定好辦事,你的貴人都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裡


弱關係的力量:熟人不一定好辦事,你的貴人都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裡

有個剛剛創業的年輕人,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新公司。但因為缺乏經驗以及行情低迷,沒什麼訂單快撐不下去了。於是,他和朋友約好,“再熬一個星期”,不行就散夥。

這天,年輕人百無聊賴中走進了一家書店,想放鬆一下,排遣心中憂愁。在收藏書架前,他看見一位老人也在選書,搖擺不定,正好他對此頗有研究,於是給出建議,兩人攀談起來。年輕人沒有想到,就是這一小小的善舉讓他的公司從此走出困境。原來老人是收藏家協會的會員,他們打算辦一個展覽,而年輕人的公司正好需要這樣一個平臺,雙方一拍即合。

弱關係的力量:熟人不一定好辦事,你的貴人都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裡

來自網絡


這件事刷新了年輕人的認知,他發現很多重要時刻,真正能幫你的不是熟人,而是那些只見過一兩次面的陌生人。這種奇特的現象被稱為“弱關係的力量”。從此,年輕人開始有意識地在生活中應用這一力量,成就了自己的事業,還將經驗寫成一本小書來分享,書名是《弱關係的力量:讓不熟悉的人幫你成事》,這個年輕人來自復旦大學,現在是一名人力資源規劃師,名字叫做李維

弱關係的力量:熟人不一定好辦事,你的貴人都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裡

強關係:熟人不一定好辦事

所謂強關係,就是指關係比較密切的人,比如父母、兄弟、姐妹、同事等等。弱關係,簡單地說就是“路人甲”,彼此之間很少聯繫的那一類人。強關係和弱關係的理論,不是李維的發明。早在1973年,斯坦福教授馬克·格蘭諾維率先提出這一概念,並發表論文《弱關係的力量》。他調研了100個專業技術人員,發現他們之中有54個人的工作是通過個人關係找到的,而非招聘廣告。在依靠關係找到工作的群體中,只有16.7%的人跟介紹人經常見面,55.6%的人只能和介紹人偶爾見一面;另外27.8%的人甚至一年都見不到介紹人一次。就是這些相對陌生的關係,幫他們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人們不是說“熟人好辦事”嗎?強關係之所以不靈光,李維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 信息同質化
  • 封閉的小圈子
  • 排外與集體迷失

比如你是搞教育行業的,那麼你身邊所結交的朋友肯定也會是這一類的,大家形成一個小圈子。所交流的信息也就那麼多,很難有新鮮的內容。如果你想轉行,光靠這些熟人是沒有出路的,就應了那句俗話“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


弱關係的力量:熟人不一定好辦事,你的貴人都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裡


弱關係:機會往往是不熟悉的人帶來的

當一個人陷入絕境的時候,想要再次爬起來,機會很重要。這些機會往往是無法刻意追求的,只能靠運氣。而帶來這些運氣的,通常都是你的弱關係聯繫人,他們或許是你多年不見的同學、隔壁鄰居的好友以及微信群裡只聊過幾句話的陌生人。一個微不足道的消息,或許就是你的救命稻草。

弱關係與強關係相比,就是一種“泛泛之交”,彼此在情感上“可有可無”,平時沒有太多打交道的機會,也不需要下功夫維護。這種弱關係每個人都有很多,所以它的優勢就在於可以“無限鏈接”,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彼此可以相互交換有用的信息。


弱關係的力量:熟人不一定好辦事,你的貴人都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裡


怎樣把不熟悉的人吸引過來幫助自己

1、主動聯絡:沒有人會拒絕好心,時不時地主動問候他人,逢年過節,發發紅包彼此祝福幾句。花不了你太多的精力,但能給他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當你有困難的時候,才好意思開口求助。

2、熱心幫助:當遇到力所能及的事情,伸出援手。對待陌生人,友善而溫暖。你付出的愛心最終還會回饋到你的身上,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3、展示自我優勢:你最拿手的本領是什麼?能對他人有什麼用處?給自己一個清晰的定位,然後適時展示出來,吸引更多人的關注。當有什麼合適的機會來臨時,別人就會第一時間想到你。

4、真誠至上:無論什麼樣的關係,人際交往的第一原則都是真誠。拿出你的赤誠去打動別人,不虛偽不做作,彼此自在才能開心交往。

弱關係的力量:熟人不一定好辦事,你的貴人都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裡

弱關係無處不在,願意幫你的人都在不起眼的角落裡待著,也許是小區的門衛大爺、也許是快遞小哥,每一個跟你打過交道的,都可能會是你的貴人,請善待他們。另外現在是網絡社會,你不妨好好利用各種社交工具,認真經營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大小群、微博、公眾號等等,樹立良好形象,適時互動,奉獻愛心,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這些人都會是你強大的後援團。

還記得,2015時有個網上借錢的姑娘叫海林,父親突然車禍撞人,她需要籌集30萬元度過難關。於是在朋友圈發出求助,每個人借一千塊。300名網友無條件信任,第二天就湊夠錢。姑娘信守承諾,提前兩年還清,滿懷感恩之情。弱關係,有時候真能救命。

李維十分推崇弱關係的力量,在書的最後列出三十條經營好弱關係的法則,想要深入研究的朋友,不妨借鑑一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