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文学盛名耽误的好厨子苏东坡

在北宋时期,有爷仨非常有名,他们是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老苏又号老泉,听这名字,修的一定是水系魔法……,呃!跑偏了,老苏同志有俩儿子也特别有名,分别是大苏和小苏,大苏叫苏轼,小苏叫苏辙,这哥俩都是车上生的吧?咋起名都跟车有关?嘿嘿!实际上老苏关于俩儿子的名字是解释过的!在车的零部件里“轼”不是关键部件,是马车前面的一根横木,作扶手用,而“辙”更离谱,都不是马车的零件了,是车轮碾过的痕迹,这老爷子起名字也够狠的,人家都起个栋呀!梁呀!他却劝儿子别做栋梁,当然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务实,在不起眼出也要有作为有担当,同时也告戒两个儿子,做人要低调。老爷子是过来人,也是明白人,知道名气大了,不光有鲜花和掌声,还有滚滚而来的攻击和骂声,呃!怎么和现在网红一个待遇。不管怎么说,这爷们三个被世人称作“三苏”,请注意是“三苏”不是“三俗”。“三俗”不得更招吗?“三苏”在文学上成就都非常高哦!所以唐宋八大家,人家爷们占了仨。

被文学盛名耽误的好厨子苏东坡


苏轼,苏东坡作为宋代“三苏”中最有名一位,那可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他的文章纵横恣肆;他的诗词题材十分广阔,并且清新豪健,他特别善用夸张比喻,他与黄庭坚是好朋友,人称称“苏黄”;苏轼的词大气磅礴,豪情万丈,与辛弃疾同属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他的散文著述颇富,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书法也十分了得,“苏黄米蔡”并称“宋代四大家”;除了书法,苏还擅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苏轼除了文坛的盛名,他颇通医术,还干过水利工程(苏堤)。

苏东坡简直就是天才,可惜的是苏东坡却官场不顺,为官生涯多次被贬谪,尤其在遭遇“乌台诗案”后,一贬再贬,先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后贬惠州,再贬儋州(不知见过范闲没有?),一路走来无比艰辛,正应了那句老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正是这些意外情况,让人们发现苏东坡的吃货本性,以及一个被埋没的天才厨师。

苏东坡本就爱吃猪肉,在他谪居黄州的时发现当地猪肉很便宜,可当时人们偏爱羊肉,不怎么爱吃猪肉,于是他就自己摸索了一套独特的烹制方法。当他去杭州做官时,因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当地百姓有时会送他一些猪肉。他就把五花肉切成大块,加葱、姜、酱油、料酒,慢火细焖,然后回赠百姓,苏东坡做的红烧肉肥而不腻,酥香美味,颇受百姓喜爱。于是民间便把这种红烧肉命名为东坡肉,一直流传至今,当然流传至今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蜜酒等等。

被文学盛名耽误的好厨子苏东坡


被文学盛名耽误的好厨子苏东坡

如果有心,你绝对可以开一家东坡大酒店。

苏东坡不仅是个老饕,他还常常绞尽脑汁想办法,把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食材,通过自己的智慧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美食。当然由于他经常被贬官,可以说是居无定所,然而苏东坡却总能走到哪,吃到哪,而且享受过后,还把它写进诗词里“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

在经历过人生沉浮,见过大风大浪的苏东坡看来,做菜应该也是特别享受吧?于他而言,烹饪之法该是技巧之上的求实求真,毫不卖弄,是对食材食物本真的理解。

苏东坡真的是把 一饭一粥,一菜一羹,都吃得清丽芬芳,乐趣横生!“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苏东坡告诉我们,人生随时可尽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