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一號”文件 紮實做好“三農”工作】民樂縣特色作物種出致富“好錢景”

近期,位於新天鎮李寨村綠禾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聯體拱棚內,一株株綠油油的娃娃菜雛苗長勢喜人,菜農們正在搶抓時節,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鋪膜、栽苗、澆水等各項工作,現場一派繁忙景象。據瞭解,今年合作社栽植的娃娃菜,將定點銷往陝西、江蘇等10多個終端市場。

去年,綠禾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茄子,由於市場前景卻好,加之合作社穩定的訂單產銷關係,效益很不錯。今年,受疫情影響,合作社的育苗工作比以往遲了一些,但復產復工後,合作社第一時間組織菜農開展育苗工作,從育苗到移栽,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眼下第一茬娃娃菜也即將栽植完成。綠禾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興傑說道:“今天已經栽了四天了,再有四天時間娃娃菜就全部栽到地裡了,秋茬大約在8月頭栽,十一跟前就收穫了,現在我們通過種植娃娃菜,和西安市場也簽訂了合同,娃娃菜都是按個走,價格在1.2元到0.8元。”

【學習貫徹“一號”文件 紮實做好“三農”工作】民樂縣特色作物種出致富“好錢景”

合作社每年在蔬菜的培育、栽植、管理、收穫等各環節,都需要大量的工人。在用工方面,合作社除吸納周邊群眾實現就近就業外,還積極培育技術人員。新天鎮閆戶村村民包玉琴在合作社上班六七年間已經成長為一名技術人員,從蔬菜育苗到收穫的每一道環節對她來說都很熟練了,她也很喜歡這份工作,因為在合作社上班既學照顧了家,又增加了收入。

【學習貫徹“一號”文件 紮實做好“三農”工作】民樂縣特色作物種出致富“好錢景”

新天鎮閆戶村村民包玉琴說道:“我就這個棚上長期幹著呢,家裡又是老人又是娃娃,出不去,一年也能掙個兩萬七八三萬塊錢,家裡的開銷就夠了。”“我們用工就是長期僱傭的工人,輸出勞動力每天都在20個人左右,據去年茄子用工量發工人的工資發了72.6萬元,所以說今年我們種兩茬娃娃菜用工發工資可能在30萬元左右。”綠禾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興傑說道。

【學習貫徹“一號”文件 紮實做好“三農”工作】民樂縣特色作物種出致富“好錢景”

我縣把特色產業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和首位產業來培育,連續九年出臺一號文件,通過科技示範引領、物資保障,最大程度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同時,文件明確提出,企業、扶貧車間、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吸納貧困勞動力且穩定就業半年以上的,給予生產經營主體一次性獎補3000元/人;穩定就業1年以上的,給予生產經營主體一次性獎補5000元/人。截止目前,全縣落實馬鈴薯、高原夏菜、花卉等特色作物種植面積達16.6萬畝。

記者:王曉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