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縣:“廁所革命”破解疫情防控難題

當前,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為進一步築牢疫情防控基礎,民樂縣根據疫情防控總體部署和要求,不斷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進一步強化廁所清潔衛生,做好廁所糞汙處理,引導廣大農民群眾衛生如廁,預防疾病和控制病原微生物傳播。

強化廁所清潔衛生。加強農戶廁所清掃,經常通風換氣,不堆放雜物,保持清潔衛生,做到地面不見垃圾、便器不見糞漬,日掃日清,及時對便器、洗手檯、門把手等可接觸處進行消毒,使用過的廁紙應及時清理或裝袋密閉收集。加強農村公共廁所日常衛生保潔,適當增加消毒頻次,公廁周邊做到無垃圾、糞便、汙水、雜物等。

做好廁所糞汙管理和處置。農戶應經常檢查廁所化糞池、下水道、排氣管等相關設施設備,對破損、滲漏的及時進行維修,三格式、雙甕式化糞池應加蓋板密封,確保糞便無害化。如發生糞汙外溢,應向外溢糞汙中加入足量的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劑等進行處理,並及時清理。使用旱廁的農戶,如廁後應及時用細沙土、幹爐灰、秸稈粉末等覆蓋,防止糞便暴露。疫情防控期間應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清掏和轉運。確需清掏的,對於三格式衛生廁所,不得取用一、二格的糞液施肥,適時清掏第三格;對於雙甕式廁所不得取用前甕的糞液施肥,適時清掏後甕。在清掏過程中,做好人員防護和糞汙密閉轉運,防止糞汙外洩。嚴禁隨意傾倒或直接排放糞汙,未經處理或處理後達不到無害化要求的糞汙不得還田。

引導農民群眾養成良好如廁文明習慣。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和新媒體,加強文明如廁、廁所日常管護、衛生防病知識等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群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倡導飯前便後勤洗手、講衛生、疫情期間外出戴口罩、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亂扔垃圾、不隨地大小便等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積極謀劃面上農村改廁工作。充分認識在農村普及衛生廁所對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大力宣傳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對美化農村居住環境、改善農村生活方式、提高農民健康水平的重大意義。認真總結農村戶廁建設有關經驗教訓,加強對2020年改廁工作的謀劃和準備,為全面完成農村戶用廁所改造打好基礎,持續改善農民群眾的如廁環境。通過互聯網、新媒體教學等方式加強對改廁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認真落實衛生改廁後續管護機制,切實加強農村廁所糞汙的處理管控,不隨意排放,杜絕糞汙二次汙染等現象,減少糞口傳播隱患。(來源:民樂縣農業農村局日期 楊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