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生態產業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民樂縣:中藥材種植種出特色致富路

民樂縣堅持把中藥材產業作為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壯大縣域經濟的優勢特色產業來抓,立足各鎮地理條件和氣候特徵,大力發展以當歸、黃芪、板藍根為主的中藥材產業,今年全縣計劃建成千畝以上中藥材種植基地43個,種子種苗繁育基地8個,完成中藥材種植30萬畝。

眼下正值農忙時節,民聯鎮太和村種植大戶劉多祖正帶領工人們正忙著栽種黃芪苗,今年已經是他種植中藥材的第8個年頭了。民聯鎮太和村種植大戶劉多祖說道:“今年在太和流轉了種黃芪的地500多畝,郭灣村400多畝種板藍根,這幾年一直種藥材,這個比啥都好,種成大麥麥子就不行,中藥材發展勢頭好,這個收益也高,種成中藥材每畝地收入能有1000多塊錢。”

【發展生態產業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民樂縣:中藥材種植種出特色致富路

今年民聯鎮太和村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實現流轉,主要種植黃芪、板藍根等中藥材。民聯鎮太和村黨支部書記劉峰說道:“經過這幾年縣委縣政府大力推廣中藥材種植,也帶動了農民發家致富,帶動了一部分群眾就業務工。”

【發展生態產業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民樂縣:中藥材種植種出特色致富路

民聯鎮太和村村民劉國除了種好自家的地,閒暇時他就會到周邊的種植基地上務工。民聯鎮太和村村民劉國說道:“自己的地一種,打工收入一天120元,一月將近打20天工,收入好,對我來說,收入可觀的很,自己家的地種上,給老闆打工。”

【發展生態產業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民樂縣:中藥材種植種出特色致富路

近年來,我縣立足地域特色,探索適宜種植的中草藥品種,全面統籌、科學佈局、規模發展,採取“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以土地流轉為基礎,以農民致富、集體增收為目標,以點帶面,扶持引導,全域聯動,積極引進中藥材加工企業,延長中藥材加工產業鏈,全力推進中藥材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確保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記者:呂重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