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民樂縣:建立長效機制 提升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

近年來,民樂縣依託“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運用市場化手段,探索以拓展貧困村集體經濟來源渠道和增加貧困戶收入為核心、以財政扶貧資金形成的資產為突破口、以經濟效益較好的產業項目為平臺,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其他涉農資金資本化,使村集體、貧困戶從中獲得收益,如期實現脫貧目標。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民樂縣:建立長效機制 提升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

進一步夯實扶貧產業的基礎。要儘快解決好農產品銷售難題,更好推動龍頭企業、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和電商平臺與貧困地區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關係;改善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實現錯峰銷售,引進深加工技術和企業,推動我縣農產品加工業發展。

扶貧產業要為貧困群眾增收脫貧,逐步致富提供長期穩定的支撐。在提升扶貧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再加力,推動我縣主導產業提質增效,加快構建以資源為依託、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核心的產業體系。將扶貧資金更多用於產業扶貧,加快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在強化產業支撐保障上求突破。

建立健全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對現有的扶貧政策進行梳理,進一步強化有利於穩定脫貧的政策措施,包括光伏扶貧、健康扶貧、技能培訓、就業創業獎補等。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民樂縣:建立長效機制 提升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

建立健全帶貧機制。支持帶貧效果好的企業主體做大做強,大力推廣訂單生產、就地務工等帶貧模式,推動貧困戶與帶貧主體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在參與市場競爭中提升發展能力。對於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建立更完善的兜底保障政策,確保穩定脫貧,逐步改善生活狀況。

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一方面,提升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夯實兜底保障基礎,從源頭上剷除返貧和新發生貧困的風險;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及時發現返貧與新發生貧困,及時精準幫扶,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