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民樂縣:發展庭院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自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民樂縣堅持把解放思想、提振信心、激活內力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切入點,始終把培育壯大富民多元產業作為精準脫貧的治本之策,大力推行村有一項特色產業、戶有一座種養棚圈、人有一項致富技能的“三個一”扶貧模式,大力推行“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市場”經營模式和“三變”改革,建立健全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涉農企業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精準扶貧與產業發展的雙贏。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民樂縣:發展庭院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段學龍家庭農場是2019年4月註冊成立的一家集中藥材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家庭農場。該家庭農場採取“車間+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模式和“能人帶動、農戶合作、市場引導、基地支撐”的運行方式,引進本地鮮活中藥材,通過水洗、晾乾、切片、分級、包裝、貯藏、調運,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提高中藥材附加值,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民樂縣段學龍家庭農場負責人段學龍告訴記者:“今年收購了黃芪130多噸,投了80多萬元錢,通過我們家庭農場的創辦,帶動了周邊範圍農戶和一些建檔立卡貧困戶來務工,不僅給他們提供了可觀的收入,還提供了就業的平臺。”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民樂縣:發展庭院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正在進行洗藥的劉兆悅老人,由於早年進行了胃切除手術,老伴兒也常年病痛纏身,老兩口不能外出務工,現在在家附近辦的家庭農場,給老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務工機會,談起這邊的就業,老人高興地說:“我在這裡也幹了好長時間了,(我們)離家也近,從藥材進上我們就過來剪藥,一天男的100元錢,女的70元錢,對我們這個不能外出的身體有病的、上了年紀的,對我們來說也是家庭一定的收入,也是對我們生活的保障。”

順化鎮順化堡村村民徐錦秀也是家庭農場的一位工人,由於丈夫常年在外務工,家中小女兒正在上小學,家中無人看顧,家裡的大小事務便由她一肩扛起,今年在家庭農場務工以後,給她帶來極大方便的同時,也增加了家庭收入。說起在家門口的務工,徐錦秀激動地說:“我們家有個小孩,出去打工也出不去,跟前開了藥廠,我們就在跟前(打工),一邊照顧孩子,一邊照顧家,還能增加一部分收入,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好的。”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民樂縣:發展庭院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家庭農場成了大家眼裡的“香餑餑”,段學龍家庭農場也積極參與其中,在用工上向有勞動能力和脫貧意願的貧困戶傾斜,通過中藥材初加工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為貧困戶提供了好“錢”景,從而增強了產業扶貧的“造血功能”,帶動了貧困戶穩定脫貧。

“通過我的這麼一個示範效應,我想帶動我們周圍民樂縣更多的的人,來創辦更多的中藥材初加工作坊。”民樂縣段學龍家庭農場負責人段學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