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瑜和钱浩梁:台上演红灯记父女,台下势同水火,从无眼神交流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文化艺术工作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文化艺术的创作都离不开政治思想的指导。以意识形态为创作背景的剧作成为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主题。那时候的一些剧作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红色经典,比如当时的八大革命样板戏。

说起当时的革命样板戏有《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老一辈的戏曲艺术家在舞台上为我们呈现出高昂的革命热情的同时,却也有很多人在台下承受着那个年代独特的压力。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戏曲艺术家们真的是戏里戏外都是戏。

刘长瑜和钱浩梁:台上演红灯记父女,台下势同水火,从无眼神交流

《红灯记》中有这样的两个角色在人们心中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就是由钱浩梁饰演的李玉和与刘长瑜饰演的李铁梅。这对舞台上的情深父女却是舞台下实实在在的冤家。由于在特殊时期,舞台下的刘长瑜与钱浩梁有着长达十多年的恩怨。这长达时十多年的恩怨背后蕴含着的却是刘长瑜这位艺术泰斗一生中最为辛酸的往事。

出生旧官僚家庭,少年成名。


刘长瑜原名周长瑜,出生于一个旧官僚家庭。祖父曾是清朝政府在安徽的运粮官,后来移居天津。其父周大文是后来张作霖的部下,与张学良等人交好,还做过北平的市长。皇姑屯事件之后,周大文便隐退下野,做起了平民百姓。刘长瑜正是周长文的姨太所生。

作为官宦人家的出生的小姐,刘长瑜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和当时京津一代的大碗一同票戏,这也为刘长瑜日后的舞台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19岁的刘长瑜由于出生问题,差点失去了参加戏曲学校实验团的机会。

刘长瑜和钱浩梁:台上演红灯记父女,台下势同水火,从无眼神交流

当时的戏曲学校实验剧团的校长说:“你这样出生的人,培养你别人会有意见,要不你就跟母亲的姓吧”。为了争取到参加实验剧团的机会,这时的“周长瑜”才改名叫做刘长瑜。

在参加了中国戏曲学校实验剧团之后,刘长瑜先后出演过《卖水》、《辛安驿》等一系列的著名剧作,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戏剧演员。而后多次受邀到中南海为毛主席、周总理等作演出。也正是这样,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备受迫害的刘长瑜才得到周总理的关照。

出演《红灯记》台上风光,台下悲凉


1963年沪剧《红灯记》大热,当时江青在观看了沪剧《红灯记》的演出后指出:《红灯记》要比《自有后来人》要好。于是就提议将《红灯记》改编成现代京剧。这时候原本在农村参加“四清”工作的刘长卿在接到张东川的调令后便立即前往北京参加了《红灯记》中“李铁梅”这一角色的试演。

排练初期,在包括周总理在内的多人的帮助之下。刘长瑜饰演的“李铁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时的刘长瑜风光无限,是当时最为耀眼的戏剧明星。可是好景不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这一年刘长瑜也因为出生旧官僚家庭的原因开始漫长的苦难岁月。

刘长瑜和钱浩梁:台上演红灯记父女,台下势同水火,从无眼神交流

这时候的刘长瑜,每天都要受到自己的对手戏搭档钱浩梁的批斗。那时因为钱浩梁出生好、听话,于是很快就受到了组织的重视。

在钱浩梁的眼中,出生旧官僚家庭的刘长瑜无疑是批判的首要对象。同时,在排练中还出现过这样的一个小插曲。

当时江青亲自参与到了《红灯记》排练中,其中有一段戏因为唱腔问题江青提出了质疑,并将问题化作阶级斗争的问题。可是不明就里的刘长瑜主动出来承认错误,并说道“是自己对于剧本没吃头”。

这时的江青就说到“小鬼,你敢跟我对着干。”其实当时的江青是想借此给编导阿甲扣帽子的。谁料年轻的刘长瑜主动出来承认自己的错误,间接的成了为阿甲打掩护,为此而开罪了江青。

因为这些事,当时钱浩梁没少针对刘长瑜。时常都会指责刘长瑜和江青作对并给刘长瑜扣上“破坏样板戏的内部敌人”、“三名三高”、“修正主义苗子”等诸如此类的帽子作为批斗的理由。每当团里面进来一个新人,在做思想辅导的时候。便会将其作为反面教材,让刘长瑜交代自己“罪行”。

刘长瑜和钱浩梁:台上演红灯记父女,台下势同水火,从无眼神交流

在那几年,人们在台上看到的情谊深厚的“父女”,在台下其实关系形同水火。其实在那个年代,由于政治斗争的特殊原因。多少人都受着这样的不白之冤。对于刘长瑜而言,如果不是因为过硬的业务水平和高超的表演天赋。或许,等待他的将会是更加艰难的日子。

江青说:“你们要是能找到比她更好的,就把她换下去。”当时的剧组也曾让很多人尝试过替换刘长瑜的角色,但是无一能达到刘长瑜的演出效果。后来针对刘长瑜的批判升级,刘长瑜与钱浩梁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关系紧张的两人在舞台上对戏之时都没有眼神的交流,取而代之的是望着对方的脑门。

在提到这段日子时刘长瑜表示,当时的那段时间里面自己真的快要被逼出精神分裂了。1975年,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反“右倾翻案风”的时候。钱浩梁还与他人一同收集了一本刘长瑜反革命的言论集,作为继续批斗刘长瑜的证据。

刘长瑜和钱浩梁:台上演红灯记父女,台下势同水火,从无眼神交流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刘长瑜得到了平反。同时,钱浩梁被隔离审查长达六年的时间。最终因为钱浩梁民愤不大、人缘好才免于被起诉的命运。也是当年“样板戏三巨头”中结果最好的一个

平反后的刘长瑜在新时期参与了许多著名的传统剧目的排演。包括《辛安驿》《卖水》《春草闯堂》。晚年时还曾当选中国京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协副会长。多年以后,当刘长瑜再见当年的搭档钱浩梁时也没有太多的去计较当年的种种过往。

在刘长瑜看来生在那样的年代所有人都像着了魔一般,平时关系亲密的恋人、同事、朋友甚至是夫妻往往都因为一些莫名的原因一夜之间反目成仇。对于自己当年的辛酸往事也不愿意过多的去追究。最终,刘长瑜与钱浩梁还是摒弃了当年的种种恩怨,最终化干戈为玉帛二人成为了我国戏曲艺术的两位国宝级的艺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