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翻脸就翻脸,曾经吓跑唐德宗的泾原军是什么来头?(一)

前言

唐朝中后期,藩镇作为一种“地方政权”掌握政权、财权和独立的军事力量。作为军事战略上的一大败笔,不管是河朔型、防遏型、御边型还是财源型,其实都具备随时割据的基础和可能。

唐德宗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试图采取削藩政策,削弱割据藩镇的实力,但由于措施不当,反而引起了各藩镇节度使的反抗,在勉强平定了几次叛乱后,唐朝中央政府元气大伤,轰轰烈烈的削藩战争也只能不了了之。

泾原兵变 士兵哗变吓跑皇帝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正月,淮宁节度使李希烈与幽州朱滔、成德王武俊、魏博田悦、淄青李纳合流反叛乱,时称五凶。

建中四年(783)正月,整个关东地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唐德宗先是派哥舒曜去讨伐李希烈。四月,李希烈攻打在襄城的哥舒曜,九月襄城危急。

唐德宗协调诸道兵马驰援襄城,其中有一支5000人的队伍(数据有争议),名为泾原军。这支队伍的军事长官是姚令言。根据《旧唐书》中的记载,姚令言本来是泾州牙前兵马使,因节度使留后孟皞的推荐,于是建中三年(782年)八月,担任了节度使一职。

然而这支冒着大雨长途奔袭而来的边疆将士来到长安后,本冀希望“得厚赐遗其家”,然而却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唐德宗诏令的犒师竟然是“唯粝食菜肴而已”,军士哗然。虽然后来唐德宗加大了赏赐力度,但事态已经失控,泾原士卒“斩关而入”,吓得唐德宗召集军防御,却“无一人至者”,唐德宗与诸王、贵妃等只好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其狼狈程度,不亚于当年安史之乱唐玄宗奔蜀。

说翻脸就翻脸,曾经吓跑唐德宗的泾原军是什么来头?(一)

而本来是挟重兵驰援的军事主官姚令言,此时却突然失去了军事指挥权,其背后原因值得思考。身为泾原节度使的他难道不清楚手下兵士的诉求?左右不了军心,以至于成了叛军首领,与前任节度使朱泚同流合污,拉开了“奉天之难”的序幕。

泾原节度使的由来

泾原节度使的产生与唐朝西北边务形势的变化不无关系。

先说泾原二地的位置,泾即泾州,在今天的甘肃泾川县北,原即原州,在今天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但后期原州的管辖机构实际上在泾州境内,未能在原址设置)。

说翻脸就翻脸,曾经吓跑唐德宗的泾原军是什么来头?(一)

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在国内大量设置节度使,将边疆地区的行政权、军事权和财政权赋予了边将,形成了边疆的藩镇体制。在西北地区就有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伊西北庭六个节度使(都护府)区,这些藩镇构成了稳固的西北军事防线。当时,正面防御吐蕃的有河西、陇右、西域以及西南的剑南节度使,泾、原二地相比较还算位居内地,军事战略位置还并不明显。

安史乱起,唐朝中央政府为平叛,一时间“边兵精锐者皆征发入援,谓之行营,所留兵单弱”, 吐蕃对陇右地区的觊觎由来已久,于是趁着唐朝西北边务空虚,不断骚扰攻击唐朝,“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矣”,这里的左衽意思是少数民族,指的就是吐蕃。

说翻脸就翻脸,曾经吓跑唐德宗的泾原军是什么来头?(一)

吐蕃的残食入侵,使得陇右、河西诸州陆续失陷,安西四镇及北庭诸州与朝廷的通道陆续中断,更为严重的是失去了这些西北诸镇的拱卫,唐都长安几乎直接暴露于外敌威胁之下,于是,泾原一线于是就成为了唐朝与吐蕃的战争前沿。《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广德以后,西陲尽为异域,而泾原之备日棘”。而本文中所说的泾州就是在广德元年(763年)九月时,因吐蕃入寇陷落,这年十月,再陷邠州(今陕西彬州市)。此后,泾原之地成为唐、蕃交战的前线。

另据《新唐书∙方镇表》中记载,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唐军在收复泾州城后,强化了泾州的战略地位,在泾州(今泾川县北)设置泾原节度使,并管辖原州,马璘为首任节度使。

说翻脸就翻脸,曾经吓跑唐德宗的泾原军是什么来头?(一)

马璘

马璘是唐朝中期名将,从军于安西都护府。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号令各地勤王,“璘统甲士三千,自二庭赴于凤翔”。

再说唐朝的外部环境。到安史之乱末期,公元762年唐代宗李豫登基后,开始严肃对待吐蕃问题,引得吐蕃大举犯边。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兵攻破长安,代宗出逃。吐蕃的咄咄逼人,攻城掠地之举,引得其他少数民族开始不安分起来,唐代宗不得不在长安西北及北部设置一些节度使以镇抚边境,原内调平叛的西北边兵、神策军和关东戍卒也被大量布防于边州、京北、京西附近。从唐朝整体来看,从唐代宗李豫开始到唐德宗李适时期,才是唐朝藩镇割据形成的发展时期。

说翻脸就翻脸,曾经吓跑唐德宗的泾原军是什么来头?(一)

由于河西、陇右地区被吐蕃占领,使得马璘曾经所在的安西四镇还有北庭与唐朝中央政府的联络长期中断,但是安西四镇和北庭在安史之乱后很长时间内还是有唐朝留守的将士镇守的,因此,唐朝并没有完全放弃对其哪怕是名义上的控制权。

永泰初(765年),马璘“拜四镇行营节度……俄迁四镇、北庭行营节度及邠宁节度使、兼御史大夫,旋加检校工部尚书”。在接受任命时,马璘带着四镇兵马屯驻于邠宁(治所在今陕西彬州市)。

但这还没有做到万无一失,吐蕃的来袭依然凶猛,到了大历三年(768年),唐政府“以犬戎浸骄,岁犯郊境,泾州最邻戎虏,乃诏璘移镇泾川,兼权知凤翔陇右节度副使、泾原节度、泾川刺史,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如故”。

根据《资治通鉴》中的说法,时任宰相元载以吐蕃连年进犯为由,认为马璘的四镇兵在邠宁,拱卫力量有限,而郭子仪的朔方兵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市),却是无事之地,出于军事战略部署的考虑,于是“徙璘镇泾州,而使子仪以朔方兵镇邠州”。(对于马璘的这次移镇,学界研究观点并不一致,一说是马璘主动请缨到泾州,开拓疆土;另一说是唐廷认为马璘在邠州不能抗拒吐蕃,为加强中央集权,理顺中央政府与藩镇的关系,既有战略考虑,又有分权之意。)

这次换防,很明显是一次两大军镇整体西迁的大动作,马璘的四镇兵从东边的邠州来到了泾州,位置更加突前,而郭子仪的朔方军则从内地河中西迁到了邠州,两支边镇队伍都来到了长安城的西北方向,组成了向西的双层防御。尤其是泾州,北与朔方相连, 南与凤翔相结,堵住了吐蕃常用的入侵道路。

按下葫芦浮起瓢 泾原军与唐廷的磕绊

广德元年(763)正月,安史叛军首领史朝义自缢,八年平叛战争结束。“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藩镇成了唐代中后期最严重的政治问题。

泾原节度使设置以后,其治所在泾州,而原州在唐广德元年(763年)被吐蕃攻陷,城池被毁,当时唐朝政府也没有力量控制,于是“节度使马璘表置行原州于灵台之百里城(属于泾州,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也就是说在泾州境内又设置了一个行原州。

到了泾州,马璘果然是不负众望,“分建营堡,缮完战守之具,频破吐蕃”。但泾州历经战乱,并无险可守,而且条件十分艰苦,这一点在《旧唐书·段秀实传》中有明确记载。

说翻脸就翻脸,曾经吓跑唐德宗的泾原军是什么来头?(一)

段秀实是第二任泾原节度使,在马璘迁任泾原节度使后,段秀实一直追随马璘在军中任职。当时泾州“其士众尝自四镇、北庭赴难中原,侨居骤移,颇积劳怨”。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马璘的队伍自安西四镇、北庭等地,这些将士舍家撇业来到内地平叛,频繁四处调动,时间久了,很是辛苦,已经滋生严重的怨气,甚至出现了王童之意图发动叛乱的苗头,但最后幸亏被段秀实警觉,及时强力处置,得以稳定军心。从这一变化也能印证出,马璘移防泾州的战略并非其本意,实为唐代宗和宰相元载共同谋划。

不仅泾原军自己内部不稳定,泾原军的高层与唐朝中央政府也存在一定分歧。在移防泾州后,马璘多次诉说泾原之地荒芜,士兵生存环境恶劣,没有供养活军队的物资。唐代宗也意识到这一问题,考虑到泾州的破落,是“仓无久储,郛无居人”,军队确实没有补给,只好劝说李抱玉“以郑、颍二州让之”,于是在大历五年(770年)时,“诏璘遥管郑、颍二州,以赡泾原军,俾秀实为留后,二州甚理”。就这样,泾原镇又增加了郑州(今属河南)、颍州(今安徽阜阳)两处飞地,这也足以看出唐朝政府对西北藩镇的倚重。

不过,居功的马璘也开始挟重而骄,希望谋求更高的位置。《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一中记载,大历九年(774年)五月,马璘“入朝,讽将士为己表求平章事。丙寅(二十八日),以璘为左仆射”, 马璘这次入京,以将士们为他上表为由希望加封平章事的官衔,所谓“平章事”就是宰相一职。但至死也未能遂愿,以“故四镇北庭行营节度兼泾原、颍、郑等节度观察使、尚书左仆射、扶风郡王”而终。

大历十二年(777年)九月,马璘的部下段秀实正式接任泾原节度使一职。前面我们讲过,在马璘率安西北庭兵初到泾州时,泾原军内曾发生过王童之意图叛乱之事,被段秀实强力压制下去。在马璘去世时,段秀实代理节度副使一职,都虞候史廷干、兵马使崔珍、十将张景华三人计划在治丧时作乱,段秀实知道后,奏报朝廷,将三人外放处置,确保了泾原军的安定。

段秀实的为人后世评价颇高,如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中“或为击贼笏”指的就是段秀实。其在任期间“清约率易,远近称之”,非外事活动,他始终过着素简平淡的生活。

而段秀实也因这种忠贞耿直的性格得罪了宰相杨炎,在建中元年(780年)二月被解除节度使一职,而事件的由头就是重建原州城。

泾原节度使的设置前面我们讲过,名为泾原,实为只有泾州一地,真正的原州城早已废弃。因泾州无险可守,大历八年(773年)时,宰相元载就曾建议唐代宗“请移京西军戍原州,乘间筑之,贮粟一年”,但在大历十二年(777年)时,元载因罪被杀,原州城复建一事搁浅。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二月,宰相杨炎得以独揽大权,重提修筑原州之事,却遭到了泾原军的强烈反对。唐德宗派人问段秀实,段秀实直言不讳,认为边境安定应该从长计议,不能急功近利,“方春不可兴土功,请俟农隙”。段秀实其实是觉得此时耕屯战守,应该缓缓再着手筑城,毕竟现在是春耕时节。但宰相杨炎有些小心眼,认为段秀实是在反对自己,于是一番运作之后,解除了段秀实泾原节度使,调入京城担任了司农卿。改派邠宁节度使李怀光兼任泾原节度使,监督实施向西扩张的计划,后陇右节度使朱泚与崔宁领兵继续这项工作。

说翻脸就翻脸,曾经吓跑唐德宗的泾原军是什么来头?(一)

旧恩新怨下的蝴蝶效应

宰相杨炎的做法颇为激进,也犯了一大忌。先说一下三支队伍:

1.泾原军系安西四镇、北庭行营兵而来,军心并不稳定,在马璘、段秀实在任时,能够通过个人威信来以身作则,以德服人。

2.李怀光则是朔方军出身,郭子仪的继任者,治军威严,引得“泾州军士咸畏之”。李怀光在任时间不长,但泾原军士卒认为他们为国家守卫西大门十多年,从安西到邠州又迁到泾州,屯田戍边,还没有安顿下来,又要被安排到塞外修城,等同于犯了罪的囚犯,“吾属何罪而至此乎”。

3.后来的陇右节度使朱泚其人马是从幽州带来的防秋兵(秋季参与调防西北边陲的增援部队)。

李怀光兼任泾原节度使的任期很短,但他这期间却是借机公报私仇,排除异己,频杀大将,“原州宿将史抗、 温儒雅等,故子仪麾下,……怀光因罪诛之”。李怀光的暴行激起了泾原兵的反对,副将刘文喜利用这种怨恨情绪发动叛乱,要求恢复段秀实的主帅一职,或者是让朱泚接替李怀光。唐德宗妥协,任命陇右节度使朱泚兼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接替了李怀光。但是刘文喜又不接受朝廷命令,占据泾州拥兵自重,并开始联络吐蕃入援。

说翻脸就翻脸,曾经吓跑唐德宗的泾原军是什么来头?(一)

于是唐德宗派朱泚、李怀光等军进攻泾州。建中元年(780年)六月,刘文喜最终被裨将刘海宾所杀,得以平息叛乱。

而且,此后泾原领导权的变化更迭愈加频繁。建中元年(780)八月,舒王李谊(唐德宗的侄子)接替朱泚遥领泾原节度使,“尚书右丞孟皞为泾州刺史、知留后”,也就是说由留后孟皞实际主持泾原工作。这也显示出唐德宗意图控制泾原实权,仍对藩镇心存戒心。

在朱泚还镇凤翔后,于建中二年(781年)加封太尉之衔。但第二年朱泚的弟弟朱滔参与起兵造反,因密信之事被河东节度使马燧奏报给了朝廷,朱泚被解除了节度使一职,留在了京师。

泾原军的这次叛乱虽被平定,但对于其他藩镇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震动,一些藩镇开始蠢蠢欲动。先是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意图世袭节度使一职,被唐德宗拒绝,于是联合魏博镇田悦、淄青镇李正己,山南东道梁崇义起兵反唐,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应诏征讨梁崇义,朱泚的弟弟朱滔自幽州征讨李惟岳。建中三年(782年),梁崇义、李惟岳败亡。而后因分赃不均,朱泚的弟弟朱滔在幽州自称冀王,联合魏博、成德、淄青等再度叛乱。后来,本来奉命征讨淄青李纳的李希烈也加入了叛军的阵营,一时间,“五贼株连半天下”天下大乱。为了平叛,唐德宗不得不引泾原兵入京救驾,从而引发了前面所述的泾原兵变。

简评

从四镇之乱到五镇称王再到泾原兵变,藩镇间或相互残杀或相互联合,与唐朝中央政府争权夺利,但一藩落败,群起分之,而唐朝中央政府的诏令往往成为了藩镇间倾轧的借口。为了维护唐廷的地位,唐德宗也不得不平衡好与藩镇间的关系,来巩固自己地位,但一旦在处理藩镇利益的时候,没有满足他们的愿望,使得这种权力的争夺更是一发而不可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