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盞綠昌明

一盞茶,香飄千年,穿越過無數的風雲變幻,人事更迭。

芬芳依然。

在字裡行間裡記憶,在文化血脈中生根,在口齒噙香時留存……

翻開歷史,“昌明”赫然在目——

江子崖茶 | 千年一盞綠昌明

今天的四川省江油市由歷史上的江油和彰明兩縣合併而來。彰明初名漢昌縣,晉武帝泰始年間(265—274)自白沙戍(今湖南省湘陰縣北)僑置於今江油市青蓮鎮。南北朝梁大同四年(538)至西魏廢帝元年(552)遷治於今彰明鎮北江村橋院寺一帶。西魏廢帝二年(553)改為昌隆縣,遷治於孟津裡(今彰明鎮)。唐先天元年(712)避玄宗皇帝名諱而改為昌明,五代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改為彰明。其後經宋、元、明、清,雖屢有興廢變革,直至1958年與江油縣合併為止。

唐朝始盛的茶事中,江油昌明茶始被冠名,且名揚天下。

歷代名茶中,昌明茶(還有江油所產的獸目茶)屢屢上榜——

唐代(據陸羽《茶經》和李肇《唐國史補》等歷史資料記載)140餘種,江油有“昌明獸目”,即昌明茶、獸目茶;

宋代,據《宋史.食貨志》、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宋代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宋代趙汝礪《北苑別錄》等記載,名茶100餘種。江油有“獸目茶”;

元代史料馬端臨《文獻通考》等中無川茶入名茶之列;

明代顧元慶《茶譜》(1541)、屠隆《茶箋》(1590)、許次紓《茶疏》(1597)記載,100多種。江油“綠昌明”在焉;

清代與民國,無江油茶入名茶之列。

一支悠揚的曲子,從唐時奏響,到了清朝及民國就終止了?這令人無端地憂傷。

為什麼突然終止?我認為,明末清初的變革和相關記載給出瞭解答。

江子崖茶 | 千年一盞綠昌明

《彰明志略》言:

彰明縣在經歷明末清初的戰亂、災荒之後,全縣“倖存者僅十八戶”,在順治十六年(1659)被裁撤併入綿州,直至七十年後的雍正七年(1729)又復設。

在這樣“千里無雞鳴”的蕭條中,百姓首先考慮生存和生命,然後是飽暖。至於生活中的享受型物事,自然無暇多顧了。其中自然包括了茶。

兵荒馬亂中,人煙稀少,並不等於戰火焚燒了一切。故茶樹、茶林、茶山依然,只是她們憂傷無奈地看著這個世界上各種悲歡離合、陰晴圓缺。

逐鹿事畢,清廷定鼎。休養生息,從零開始。世界又從蟄伏到復甦再到熙熙。

生活中怎能少了茶呢?

《彰明志略》言清朝乾隆年間事——

當時江油縣令朱樟《匡山二首》中言:“仙境足忘憂,從人索茗具。”旅遊途中也隨處攜帶茶具,待渴累之際也啜飲一杯。

廩生李顯緒《夏日龍門寺普鑑上人招飲》中言:“共酌珍藏酒,旋烹新採茶。”縣令陳謀的和詩裡言:“竹葉傾村酒,龍團試野茶。”教諭鄧在珩和詩言:“擬將成腹稿,先吃潤腸茶。”

教諭鄧在珩還在江油《八景詩》裡言:

疊嶂盤旋護水涯,平明天半泛朱霞。山頭翠靄渾如錦,澤畔煙橫燦若花。崖斷欲呼雲去補,泉香莫教雨來加。斜陽一抹千村晚,四面歌聲聽採茶。

康乾盛世有茶,清末也有茶事見於文冊。

清光緒二十九年的《江油縣誌》中“田賦志”中有“茶稅課銀額”,“物產志”中“貨屬”中“煤炭、木炭、火紙、夏布、茶”在焉。

“藝文志”部門,詩歌酬唱中茶也屢見筆端。

邑令彭址《浴佛日遊竇圌山》中“供客饒山菽,烹茶薦蜜梅。”《樂靜庵春眺》中“白魚導水曾成堰,綠茗烹泉絕點埃。”《宿塘村》中“竹林抽筍熟僧廚,山寺試茶看芍藥。”

督學聶銑敏《登竇圌山放歌》中“哦松崔丞大好事,汲泉煮茗迎禪關。”龍安教授楊曙同題詩中“茶檣酒槾出城去,野水漫漫問行路。”

廩生張作珣《春日與幕友遊觀霧山作》中“山僧避俗不避客,延我升堂問裡宅。呼童汲泉煮新茗,煙火頓與人間隔。”

茶香滿江油。

據2000年版的《江油縣誌》載,民國時期江油主產綠茶,也產少量邊茶。民國初年,茶農自採自制。民國22年,茶商楊瑞伯建立製茶作坊,手工揉制茉莉花茶。民國末年,江油“茶樹毀敗,茶場倒閉。1949年全縣茶葉僅收購24擔”。

解放後,經過茶葉普查,加強茶樹管理,1954—1957年,更新老樹,新植茶樹21.15萬株,至1958年,茶葉產量增加到1948擔。60年代,由於諸多原因,茶葉產量時降時升。這種情況延續到了上個世紀的80年代。

90年代末,我到江油工作,偶爾閒逛經過商鋪,“太白花茶”時不時躍入眼簾。

此中,唯惜“昌明茶”這個概念未被清代到現在的江油人提及,似乎已留在了遙遠的昨天。

而江油茶的氣脈自唐至今,可謂從未斷絕,乃至於明天的明天。

2019,6,24草,28夜謄錄,7,10補充。

江子崖茶 | 千年一盞綠昌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