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十大舉措”,望城區全面貫徹落實《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

為全面貫徹落實《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有關要求,持續淨化網絡空間,望城區推行“十大舉措”,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網絡生態環境。

一是製作一部宣傳短片。採用動漫形式製作《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宣傳短視頻,幫助網友劃重點、解疑惑,並通過微信、微博、頭條號、百家號、抖音等多平臺進行推廣,獲得網友紛紛點贊。

二是開展一次走訪調研。深入全區重點新媒體平臺,詳細瞭解各平臺運營情況和存在問題,做到邊走訪邊宣傳,邊調研邊探討。出臺《望城區網絡生態治理調研報告》,為推動網絡空間綜合治理和持續淨化提供依據和指導。

三是開展一次專項行動。防止“木桶效應”,針對網絡生態治理中的薄弱環節,深入開展“淨網”專項行動,重點曝光一批違反《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的行為,對出現問題的平臺加強督導,限期整改。

四是搭建一個交流平臺。持續開展“新媒體人士茶話會”活動,定期邀請長沙市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新媒體人士進行交流,與新媒體人士交朋友,聽取他們對淨化網絡生態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意見,為工作決策提供參考。

五是召開一次座談會議。邀請屬地媒體記者、新媒體從業人員代表等,圍繞如何落實《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召開專題座談會議,暢通日常互動交流渠道,引導新媒體從業人員強化法律法規意識,共同打造風清氣正、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空間。

推行“十大舉措”,望城區全面貫徹落實《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

六是引進一套管理系統。強化技術管網能力,引進新媒體平臺管理系統,實現對屬地範圍內新媒體平臺的管理全覆蓋,切實提升對互聯網上違法信息、庸俗信息、標題黨等問題的精準識別能力,為依法打擊網絡違法行為助力。

七是出臺一套激勵機制。加強制度保障,對致力於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致力於持續傳播社會正能量,營造積極健康網絡生態的新媒體人士,在精神和物質方面給予獎勵,鼓勵屬地網絡意見領袖發揮頭雁作用,逐步帶動全區網絡生態的持續優化。

八是建立一支閱評隊伍。以“優化內容建設,營造清朗空間”為目標,著力打造一支專業化的網絡信息閱評隊伍,定期刊發《網絡信息閱評簡報》,既查擺出問題,更要挖掘和推介一批有溫度、有深度、接地氣的網絡宣傳精品力作,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九是開展一次集中培訓。開辦新媒體人士集中培訓班,組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網絡法律法規。同時,面向全區各街鎮、村(社區)等,分片區分批次開展輪訓,切實提升全區基層組織互聯網媒介素養。

十是簽訂一份自律公約。開展對屬地自媒體的全面摸底,通過培訓會議、電話通知、上門服務等多種形式與各自媒體平臺簽訂《長沙市望城區新媒體行業自律公約》,倡導各平臺強化自律意識,堅守七條底線、八個嚴禁,堅持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為現代化新望城建設凝聚更強大的力量。

審核:周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