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中国历史上创造“第一”最多的帝王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创造“第一”最多的帝王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雄才大略”的一位帝王,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很多第一,他是第一个用儒家统一全民族思想的皇帝;第一个使用年号纪元的皇帝;第一个建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一个大力开拓疆土的皇帝;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一个下罪己诏书批评自己的皇帝。今天我们以汉武帝的一生为线索,来寻求那个时代的点点滴滴。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创造“第一”最多的帝王

汉武帝是因为一场宫廷政变无意间继位的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去世,16岁的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从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汉武帝统治中国长达53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少数几个皇帝之一。

汉武帝刘彻的继位是一场宫廷斗争的结果。刘彻的生母原来并不是皇后,而是宫廷里的“美人”。刘彻不过是景帝14个儿子中的一个,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那时候,汉景帝的姐姐刘嫖的长公主馆陶希望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能成为汉朝的皇后,于是就想把女儿许给当时的太子刘荣。不料遭刘荣生母拒绝,馆陶长公主震怒,遂起废太子之心。刘彻的母亲王美人发现有机可乘,百般讨好馆陶长公主,为自己的儿子谋夺太子之位。

一日,馆陶长公主抱着刘彻问:“彻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刘彻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宫女侍女百多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刘彻都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刘彻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创造“第一”最多的帝王

陈阿娇的剧照

女儿定婚后,刘嫖转而全面支持刘彻,朝廷局势为之大变。经长公主一番经营,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贬栗姬入冷宫。不久,皇帝正式册封王美人为皇后,立7岁的刘彻为太子。景帝死后,刘彻登上皇位。

刘彻是凭借妻子娘家的势力才得以青云直上,从夺取太子之位直到登基称帝。因此,在汉武帝即位的初期,他的祖母窦太后、母亲王皇后、舅舅田蚡和窦太后的侄子窦婴,对政治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汉武帝所处的时代,造就了他励精图治的想法

我们认为要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把他放在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来看待和分析他的所作所为。西汉的社会经济在70的休养生息以后,呈现出一派祥和、繁荣、富足的景象。

社会的繁庶之下隐藏着许多问题。单纯的“无为而治”政策已经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了。这些问题主要有:政府对编户齐民的控制日益削弱,出现了大量逃亡的人口。贵族、官僚、富商、豪强的势力兴起、膨胀。同时,北方匈奴的力量壮大,威胁严重。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创造“第一”最多的帝王

伟大时代的开创,首先要进行统治思想变化与调整

公元前140年,刚即位的汉武帝立即批准了丞相卫绾罢黜先秦法家和纵横家的建议,开“罢黜百家”政策之先河。但当时坚持黄老思想的窦太后还在世,汉武帝想推行儒家思想的意愿并不能实现。直到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才得以顺利推行儒家思想。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汉朝设置五经博士,“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这表示儒家思想成为替代黄老思想的惟一官方认可的思想。在此前后,董仲舒作《天人三策》,提出建太学,培养儒学之士,还要求凡是不在六艺之科,也就是说不是儒家思想的其他学说,都要从太学的博士中排除出去。汉武帝表示同意。此后,汉代官僚队伍中儒生的比例不断增多,儒家思想也从此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主流地位的统治思想。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创造“第一”最多的帝王

政治制度的变更,使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要求提上日程

汉代传统的中央中枢政治体制是皇帝之下的丞相负责制,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但到汉武帝时,由于原有的行政中枢丞相软弱无力,不能适应汉武帝改弦更张的时代需要,武帝于是设立了一个“中朝”来协助他处理政务、提出各种对策建议。

因为“中朝”的地理位置处于皇帝所在的禁中,与宫廷之外的丞相府形成了内外的关系,故丞相为首的原有行政中枢被称为外朝。中外朝的形成是汉代政治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丞相不再拥有实际政治权力,实际政治权力在中朝。

七国之乱后,诸侯王的势力削弱,但仍然独霸一方,拥有种种特权,构成与中央相抗衡的力量。汉武帝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可以继承王国爵位外,还可以将王国内的土地分给其他子弟为列侯。“推恩令”颁布后,诸侯国的王子都可以在王国内分得土地,这样王国就被拆分为一个又一个小小的侯国,诸侯力量大为削弱。

汉武帝又颁布了《左官律》和《附益法》,禁止人们私自在诸侯国充当官吏,禁止朝廷官吏与诸侯王交通,禁止诸侯王招募宾客从事非法活动,同时找各种借口削夺列侯的爵位,消除了诸侯国对中央集权的威胁。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创造“第一”最多的帝王

建立地方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初置部刺史”,正式设立刺史制度。这项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全国为十三个州。即冀、幽、并、兖、徐、青、扬、荆、豫、益、凉、交趾、朔方。每州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的郡国的官吏。(2)刺史秩六百石,相当于汉朝县令的最低职级。刺史每年八月巡视郡国,年终回京师汇报情况。(3)“以六条问事”。

刺史制度是我国古代巡视监察制度的开始,刺史直属于皇帝,直属于中央,刺史制度的设立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在首都地区设置司隶校尉,专门纠察京师百官和附近地区的官吏。从而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巡视监察系统,实现了对所有官吏的权力行使的监控和全覆盖。皇权对官僚的控制更加严密。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创造“第一”最多的帝王

优化人才选拔制度,为国家网罗更多人才

建立“察举制”,经地方官考察后,自下而上向中央推举官吏。公元前134年,汉武帝第一次下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不久,又根据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举孝廉、茂才。

针对有特殊才能的人,由皇帝下诏书征召为官。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并被皇帝看中的,随时征召。汉代有不少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文学家都是通过征召途径而来的。

元朔五年置博士弟子,博士弟子每年考试,称为“射策”。即抽签考试,上者为甲,次者为乙。优秀者授予官职。这类似于学校培养。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创造“第一”最多的帝王

强化法律制度,大规模修改法律

法律的变革首先是立法思想的变革,汉武帝时代立法思想的突出变化,是吸取董仲舒的意见,把儒家思想引入法律。从此,外儒而内法,构成汉律,也是此后二千多年封建法律制度的基本特点。据《汉书·刑法志》记载,负责汉武帝时期法律制定的主要是张汤和赵禹这两个人。经过张汤和赵禹大约十几年的制定和修订,汉武帝时的法律数量大幅增加。

汉武帝用《春秋》这部书的思想或内容作为判案的依据。董仲舒年老归家后,朝廷每遇大事,汉武帝都派人去问董仲舒如何处理。董仲舒写了《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作为指导。《春秋》决狱,是儒家思想指导法律建设的结果,儒家思想开始深深地影响到法律制度。

扩大军事力量,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

汉武帝在原有南军和北军基础上增加了八校尉,属北军。增设期门、羽林军,属南军,至此扩大中央常备军。汉武帝还进一步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中央军权更牢固地掌握在皇帝手中。

加强地方军和边郡军力,在地方军中增设楼船,在边郡设有屯田兵,形成边郡军事组织系统。扩大兵源:除了正常的征发外,还将刑徒编入军队,变为刑徒兵。募兵制也开始推行。大规模地使用少数民族士兵。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创造“第一”最多的帝王

改善经济措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当时民间铸币机构很多,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于是汉武帝下令首先把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禁止郡国和私人铸币。还规定非三官钱(上林三官:钟官、辨铜、均输)不得流通。同时,提高三官钱的铸造工艺水平。从此,三官铸造的五铢钱通行于世,稳定了财政。

汉初以来,盐铁私营造就了许多富商大贾和地方豪强,也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西汉政府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下令将盐铁收归政府管理,收入补充赋税。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创造“第一”最多的帝王

这位雄才伟略的帝王,通过对思想、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使得当时的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同时也大大加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力量,更为以后2000多年的制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当然,汉武帝与匈奴之间展开的战争,也对西汉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影响,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影响?请关注我,我将为您继续讲解汉武帝与匈奴大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