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農業、醫藥集體高潮的背後真相

覆盤今天市場的表現,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醫藥保健養身體,米麵油鹽不可缺,農林牧漁皆是錢"。

漲幅排名靠前的屬於農業種植、醫療衛生、農產品加工及食品加工等,這幾個板塊機構流入資金高達近30億,為什麼近期市場由科技轉為這些板塊,其中的邏輯需要大家清楚。

核心邏輯1:供需失衡連鎖反應

最新消息"作為全世界大米出口前三的越南暫停大米出口",原因有三個:

其一,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全球供給減弱,擔心大米供應。

其二,很大一部分主產國發生乾旱如泰國、巴基斯坦近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乾旱。目前泰國米價,已經從一週前的470美元/噸漲到當下的505美元/噸,國內市場首次消息刺激東北三省的米價已經有所上升。

其三,中國很多主產小麥地區的草夜娥依然很猖獗,草夜娥導致很多農作物減產,如小麥、玉米和大豆都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大米作為小麥的替代品,價格自然會短期攀升。

核心邏輯2:機構避險策略的需要

機構操盤的策略很明顯,當大盤在低位的時候,做進攻類(半導體、新基建、通信設備等);當大盤短期波動率大,市場情緒尚未穩定前,機構必然會做出防禦策略應對。

而我們熟知的防禦類板塊有"醫藥、釀酒、農林、牧漁、飼料加工、農業種植",當下大盤尚不穩定,外圍市場的每天波動的神經都會傳導到我國市場,這時候機構操作是謹慎的,防守為上,因此必然會調倉一部分,到這些大消費類(醫藥、農林)中去。

核心邏輯3:全球新冠疫情依然沒有結束

今天我們看到了美國新增病例又超過了1萬,足見短期疫情的峰值尚未到來,因此醫藥板塊包含疫苗製造,醫療器械、生物製品等都是會反覆炒作的。

具體三大邏輯梳理起來,就是"防禦"為主線,整理的相關個股如下:

揭秘!農業、醫藥集體高潮的背後真相

防禦性板塊精選個股

本文所涉及的個股,全來源於互聯網信息,不對其真實性做保障,也不作為個股推薦的標準,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執業證書編號:A1220616030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