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棟ON CALL

宣武醫院援小湯山定點醫院醫療隊員 王豔玲

3月16日,我在小湯山醫院啟動儀式上代表所有醫生髮出的錚錚誓言與口號,進入新建病區9棟、10棟正式開展工作。

在這場抗擊輸入性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小湯山醫院新建病區9棟、10棟優先投入使用,每棟樓3層共6個病區,通過中間的清潔區走廊相連,單間隔離收治待篩查的境外回國人員及篩出的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一旦確診,轉往B區病房樓繼續治療。

與時間賽跑,嚴把醫療質量關

3月16日上午,我和隊員們在專班副組長、朝陽醫院馬迎民副院長、醫務處李曉虹主任和院感盧聯合主任帶領下最後一次實地走了一遍收治流程。

戰“疫”日記|9-10棟ON CALL

很快我們迎來了第一批“客人”,我和隊員們做好防護來到病房,詢問病史、收集流行病學信息、查看生命體徵、健康宣教……我把自己積累的臨床經驗告訴年輕隊員們,充分利用大家制定的採集病史的表格,提煉關鍵信息點,快速地給這些待篩查人員危險分層,把具有發熱、肌痛乏力、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大於40歲、合併慢性疾病等人員做好標記重點關注,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要嚴把醫療質量關。查完一層病區,我通過汙染通道來到另一層,看到隊員們用我說的辦法提高了工作效率甚是欣慰。當查完9棟的三層病區,防護服裡的我不禁“汗涔涔、淚潸潸”了,當然這“淚”指的是護目鏡裡的水滴!

醫院專班的領導們和我一起堅守陣地,隨時協調解決出現的問題,我這點累又算什麼呢?辦理完篩查人員入住,等大家能坐下來休息一下的時候已是17日的清晨了。

利用一切資源,再加速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通過辦公室的窗戶撒到我身上時,我輕輕閉上眼睛,細細感受應激狀態腎上腺素作用下每一次有力的心跳,梳理昨日所有流程,找出問題,擬定解決方案,待幾小時後的主任例會中上報專班組討論。

戰“疫”日記|9-10棟ON CALL

17日上午,我給隊員們開會,將專班組討論後的意見傳達給大家,並強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如視頻通話、語音對講等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週轉,因為機場還有我們的同胞在滯留。

第一批篩查的檢查結果陸續出來了,我睜大眼睛和大家根據流行病學史、症狀、咽拭子核酸結果、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血常規及胸部CT影像仔細篩查歸類,哪些人員可以出院、哪些人員需要複查。很快確診及疑似患者被篩了出來,經專家組複核後,完成病歷書寫及各種信息上報,叮囑隊員開具醫囑。

我帶著主管醫生再次進入病房,查看這些客人,解除他們的思想顧慮,告訴他們治療方案並加油鼓勁兒。這時我深刻體會到“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的真正含義。忙完了第一批待篩查人員,隊員們又投入到收治第二批人員的戰鬥中。晚上,我坐在辦公室靜下心來重新繪製篩查人員轉歸流程圖,全員培訓,嚴抓醫療質量,既不能漏診又不能讓人員滯留,同時設立穿脫防護服質量監督崗制度,確保醫護零感染。很快5-8病區也投入使用,醫院專班組也將我們積累的經驗分享給其他主任。守好首都的城門,保障首都人民的健康安全,這份責任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願做一束星火

轉眼來到18日上午,病區來了一家人,老人發熱、咳嗽,隊員們立刻安排她做了胸部CT檢查,15分鐘後當我看到她的影像時不禁暗暗吸了口冷氣,雙肺多發斑片狀磨玻璃密度增高影,我一邊叮囑隊員關注她的核酸、抗體及血常規結果,一邊穿戴防護進入病房,追問病史,查床旁血氣分析並監測血氧飽和度,患者吸空氣的狀態下指氧93%,血氣分析示呼鹼,CO2 分壓降低,在等待核酸結果的同時,將她轉至監護室,面罩吸氧,持續監測氧飽和度,並給與對症治療,我看著監護上閃爍的數字,心情也上下起伏。有驚無險的數小時後她的核酸結果毫無意外地報告為陽性。

18日北京大風,我穿行在病區裡,聽著外面呼嘯的風聲,突然有種“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的豪邁!

走出病區,坐在回駐地的班車上,專班組領導們講的“要做好打持久戰準備”的話語迴響在耳邊,望著車窗外的璀璨星空,突然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我不就是這其中的一束星火嗎?對,加油!必勝!

戰“疫”日記|9-10棟ON CA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