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想放弃,父母还在纠结该推还是拉?先想明白这三点是关键

生活中我们总会面临一种艰难的选择,就是放弃还是不放弃。有些人意志力差,会直接选择放弃,但更多的人都是陷入这两种情况的纠结之中。包括我们的孩子,他们也会有这种想放弃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又会陷入另外一种矛盾,到底该不该让孩子放弃?

暑假的时候,我和孩子一起去学游泳。我刚教会他几个动作,他做了几次却不得其法。于是孩子开始烦躁,但在我的坚持下,他还是一直在练习。可他学了几天之后,孩子就告诉我,他不想学。他认为游泳对他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他想去学自行车。这个时候我就陷入了纠结,我到底是该支持他换呢,还是要告诉他,凡事都要贵在坚持。

可以说放弃是我们许多人面对问题的时候下意识的一个心理。很多人认为放弃是一件坏事,其实不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放弃对一个人来说是一次新生。但有的时候放弃确实是逃避的行为。

孩子做事想放弃,父母还在纠结该推还是拉?先想明白这三点是关键

孩子为什么想放弃?

第一、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到

还是在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到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放弃。我们知道有句话说的好,无论结果怎样,只要有过程那就是好的。但其实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难。如果我们明知道一件事情的结果是不好的,那么我们真的还能坚持去做吗?很少人可以做得到。很多人做事情过于强调目的,而过程的重要性往往被淡化了。就像我们在情感中,我们追求的往往是那个结果,因为过程太过艰辛,有多少人会享受它呢?但其实旅途一起走过,也已不负一生。

我们还没有走到尽头,就不能盖棺定论。所以面对孩子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定要鼓励孩子。我们还没有走上那顶端,又怎会知道顶端的风景不适合我们。没有人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就算是孩子,自己也不能。因为未来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不是一句话一句话堆叠出来的。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目前所遇到的困难,是因为我们在向上走。逆风而行比顺风更难。但他是在向上爬,而不是随波逐流的被冲下。

孩子做事想放弃,父母还在纠结该推还是拉?先想明白这三点是关键

第二、事情未达到孩子所预期的后果

很多时候孩子有信心去做一件事情,但是做完之后发现结果却不尽人意。当事情的结果和他们预想的结果产生落差的时候,孩子的心里也会产生落差。他们的成就感最后就会折损,然后导致孩子不愿意再去做这件事情。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再伤孩子的自尊心,那么孩子就有可能自信心受损而变得自卑。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们的是,目标和结果是有差距,这很正常。不然怎么叫目标呢?有句话是这么说,如果你的目的地是月亮,那么即使你失败,也是坠落在群星之中。我们往往太好高骛远,却忘记了自己,也已经尽了全力走出了自己的精彩。自信是好的,但是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走到那一步。

孩子做事想放弃,父母还在纠结该推还是拉?先想明白这三点是关键

在孩子放弃的时候,父母是要推还是拉?

第一、了解孩子的意愿

其实孩子想放弃父母的行为,并不能对他们造成多大的影响。我们可能一时改变孩子的决定,但是天长地久孩子有太多可以决定的时候,而那个时候我们就不能为他做选择。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想放弃,只是一味的推着孩子向前走,不允许孩子往后走。但他们没有看到孩子们的难受,孩子们的辛苦。或许那真的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要了解孩子们的意愿。

凡事都要就事论事,不然如果我们下错了药,孩子可能就因此一蹶不振。如果孩子确实是对面前的事情,没有任何的希望,没有任何的兴趣。我们不妨给他们留一条退路,家庭是孩子们的后盾,不是逼迫孩子们往前走的尖刀。了解孩子的意愿,给孩子选择给孩子退后的机会,也给孩子进步的动力。

孩子做事想放弃,父母还在纠结该推还是拉?先想明白这三点是关键

第二、鼓励

鼓励为什么会存在?就是因为人都是会失败,都是会想放弃的。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给予孩子们鼓励,还想让谁给予孩子们鼓励呢?如果我们能鼓励孩子,也许孩子就会有勇气面对接下来的挑战,而不是局部,目前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了。而我们作为父母也需要作为孩子的欣赏者,不要老是盯着孩子们的短处,盯着他们的失败,盯着他们想放弃的地方,而是要看到孩子们所做成功的一切,他们所达成的成就,以及他们无限的未来。

父母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们的行为,如果我们相信孩子,孩子也会越来越相信自己。如果我们对孩子也是主观臆断,那么孩子也会认为自己不行。鼓励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可能你眼中所谓的三言两语,在孩子面前是莫大的支持。

在鼓励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告诉孩子,如果他太害怕,我们的怀抱永远对他们敞开。鼓励要适当,如果我们就此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那么这就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情。给孩子鼓励,也给孩子选择。轻轻的推他一把,也是为了让他更好的前行。

孩子做事想放弃,父母还在纠结该推还是拉?先想明白这三点是关键

第三、不要强迫孩子

越来越多的家长喜欢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如果孩子胆怯倒退,他们甚至会残忍的强迫孩子去做那些孩子不适合不喜欢的事情。孩子不想去做这件事情,但他们也无法抗拒父母的力量,久而久之就会对父母产生偏见,也会对自己产生影响。这对孩子来说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的一件事情。本来孩子内心就有恐惧,加上父母对他的威逼利诱,他们就会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自我怀疑。父母们这时候的推力,在孩子面前就会变成一股压力。这与我们当初的目的背道而驰。

所以少强迫孩子做事情,比孩子去做这件事情,更重要的是孩子有做它的想法。看起来都是做,但是如果孩子主动去做,他们就会更积极的去参与,更加能发展他们的身心。与其让孩子在一件他不喜欢的事情上挣扎,不如放开手,让孩子去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闯出他们的一片天地。有多少家庭矛盾,都是父母乐于给孩子做选择而造成的。这种事情如果可以避免,我们当然不希望当孩子和父母们陷入到这种困境当中。

孩子做事想放弃,父母还在纠结该推还是拉?先想明白这三点是关键

放弃是人之常情。哪怕是我们走了半生的成年人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也是下意识的想逃避。更何况是还未发育完全的孩子,他们对一些事情的经验少之又少。所以他们需要父母们的陪伴和帮助,我们要给孩子前行的动力,也要给他们放弃的机会。要让他们知道,无论何时,无论他们做什么选择,爸爸妈妈都会站在他们身后支持他。让我们成为他们有利的后盾,而不是在他们眼里可怕的大人。

孩子做事想放弃,父母还在纠结该推还是拉?先想明白这三点是关键

教育孩子也要讲究适度,孩子在父母宽松的环境中成长,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孩子和父母成为朋友,也就愿意听父母的建议。

孩子看绘本时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将自己带入到绘本中的角色之中,这也正是孩子为什么看绘本学东西快的原因。

孩子做事想放弃,父母还在纠结该推还是拉?先想明白这三点是关键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孩子做事想放弃,父母还在纠结该推还是拉?先想明白这三点是关键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孩子做事想放弃,父母还在纠结该推还是拉?先想明白这三点是关键

这套绘本共有10本,分别是《我能保护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随便发脾气》、《我们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礼貌》、《分享是我快乐》,《妈妈我能行》、《养成好习惯》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教会孩子学会表达。

孩子做事想放弃,父母还在纠结该推还是拉?先想明白这三点是关键

10册不过是69.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

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孩子做事想放弃,父母还在纠结该推还是拉?先想明白这三点是关键

虽然孩子的前途无法预料到,但是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各种习惯和优点,为孩子将来的成功积攒更多的"燃料"。

下方可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