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雙全”決勝脫貧攻堅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仗,是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兌現黨對人民群眾莊嚴承諾,必須要攻破的堡壘。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打亂了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節奏,更拖累了脫貧攻堅步伐,隨著疫情防控持續向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確保如期全面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迫在眉睫、時不我待。

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都是重大政治任務,都是要全力以赴的硬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對廣大黨員幹部來說,既是要求,更是職責,“兩手抓,兩手硬”不僅考驗黨員幹部的能力素質,更考驗作風態度。要書寫好脫貧攻堅這張舉世矚目的時代答卷,黨員幹部就必須要狠下功夫、善作善成,用“智勇雙全”的努力作為,確保收官之戰精彩出色。

疫情的發生,不可避免對經濟社會造成了較大沖擊,與群眾脫貧致富密切相關的農業生產、企業經營、外出務工等渠道,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特別是不少地方的農副業生產是喜獲豐收,增產不少,但是由於銷售渠道不暢、市場相對萎縮,滯銷嚴重導致增產不增收,不僅成了群眾的心病,更成了黨員幹部推動扶貧工作必須要解決現實問題。

要解決農副產品銷售、扶貧項目推進以及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等當前脫貧攻堅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就要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為脫貧攻堅的加速推進,貢獻更多的智慧力量。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想辦法、找渠道、尋門路,要充分發揮“互聯網 ”在農副產品銷售中的積極作用,依託電商直播平臺,對接大型超市等超傳統銷售手段,把產品直接從產地送到顧客手中,讓滯銷變暢銷,讓增產變收。

要堅持勞務輸出和就地就近就業雙管齊下,加強勞務輸出地和輸入地精準對接,依託“復工專列”“專線大巴”等輸送手段,安全順利將務工群眾送到企業、送上崗位,既減少群眾的負擔,更提高扶貧工作的效率,為群眾脫貧致富按下“快進鍵”。要大力支持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全面復工,積極解決企業經營發展中的問題,有力促進生產經營恢復正常狀態,幫助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增加收入,為脫貧攻堅按下“快捷鍵”。同時,還要加強對群眾的技能培訓,增強群眾的就業競爭力、提升群眾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為群眾脫貧奔康增加“提檔鍵”。

高質量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註定不會輕鬆、一蹴而就。離攻堅決勝最後期限不到300天了,時間很緊,任務很重,挑戰很多,要求很高。黨員幹部除了要竭盡全力貢獻智慧力量,還要具備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勇氣,要以“不破樓蘭終不還”決心和毅力,衝鋒陷陣、力敵千鈞,砥礪前行,掃除脫貧攻堅收官戰中的一切障礙。要瞄準脫貧攻堅戰場上的貧困堡壘、“攔路虎”、“絆腳石”,擂響戰鼓、鼓舞士氣,保持決戰決勝的決心和信心,用無畏困難的勇氣、百折不撓的作風,勇攀高峰的姿態,向深度貧困地區等最後的貧困堡壘發起總攻。要克服“厭戰情緒”和“疲勞戰術”,要慎終如始、善始善終,防止“臨門一腳、功虧一簣”,確保按時打贏、全面交賬,高質量答好脫貧攻堅這份時代答卷的“壓軸題”。

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響鼓重錘,決不能鬆勁懈怠,更不能急功近利。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頑強奮鬥,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以咬住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狠勁,獻良策,聚力量、強意志,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向小康,確保脫貧攻堅成效經得起人民和歷史的檢驗。(高原白)(西安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