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2020年3月17日。

湖北新冠病毒疑似、确诊双清零。

接到通知那一刻,数据上报员卢婷婷泣不成声:零,意味着我们要回家了。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是啊,从去年12月1日武汉确诊首例患者至今,117天,全国人民们一起见证了新冠这只怪兽从蔓延到清零的全过程。

这些不断变化的数字背后,承载的是无数白衣战士的勇气、担当和汗水。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春暖花开,疫情渐退。

也是时候来盘点一下疫情期间,那些奋战在不同岗位的逆行者们了---

《抗疫日记》是深圳卫视推出的一部纪录片,一共25集,每集五分钟,由抗疫前线不同部门的人员记录。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01 抗疫夫妻

2020年2月9日,深圳首批援颚医疗队出征武汉,深圳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刘培也是其中之一。

刘培和妻子张红梅都是医生,一周前,刘培就给张红梅说好了:如果有需要,我会第一时间报名,因为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全都在武汉一线。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待命一周后,刘培正式接到通知,驰援武汉。

同为医生,张红梅当然知道此去武汉的危险,但救死扶伤的本能很快战胜了她那点惆怅和私心。

对着镜头、看着驶往机场的大巴,张红梅只能含泪一遍遍叮嘱爱人:平安归来!我在家等你!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刘培去了武汉,留守的张红梅也忙得脚不沾地,夫妻俩每天就只能在下班后进行简短的语音或视频联系。

等你回来,你(之前)要的所有电子产品,都给你买买买”。

看似乐观豪爽的承诺背后,都是没说出口的牵挂和爱。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和刘培、张红梅相比,另一对抗疫双职工袁晓珊和爱人黄茗勇两地思的距离就短了很多。

袁晓珊和黄茗勇也是同事。

疫情期间,由于医护人员不能回家,袁晓珊夫妇只能偶尔利用工作之便匆匆见上一面。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袁晓珊有两个孩子,女儿六岁,儿子两岁,俩人留守医院后,孩子就交给了父母照顾。

为了安抚孩子,黄茗勇给他们编织了个美丽的谎言

,“爸爸妈妈在外面打怪兽,等把怪兽打跑了,我们就回家”。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说到父母、孩子,一直高高兴兴的袁晓珊哽咽了,“这么长时间没回家,六岁的女儿已经学会了哄两岁的弟弟睡觉”。

“这么多年,对父母的付出远远不及对病人多“。

”’如果没有他们支持,我们撑不到现在。”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实际上何止是袁晓珊夫妇,每个抗疫英雄的身后,相信同样都有一群理解、支持他们的家人。

正是因为这些默默无闻的守护,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们才得以全情投入,和病毒赛跑。

02 守护全世界的90后

前些年网络上有种论调,说“

90后是垮掉的一代”。

不信你看,叛逆、非主流、说话、办事不靠谱,统统都是90后。

那么,90后真的跨了吗?

孙睿是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标准90后。

疫情爆发初期,孙睿和一帮年纪跟他差不多的小伙伴们第一时间报名,来到深圳市三院(新冠定点医院)支援。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孙睿他们上班实行的是轮休制,13人一组,每天根据患者收治情况轮流安排休息。

但自从来到三院,包括孙睿在内的这帮年轻护士绝大部分都没休过一天。

除了日常工作,他们常常还身兼生活顾问、心理辅导师、搬运工等数职,24小时待命守护病人。

镜头面前,孙睿笑称他和他的同事们就像块移动的砖头,哪里需要,就搬到哪里。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隔着厚厚的防护服和护目镜,很多患者可能直至康复都不会知道站在他们对面的是谁,但每次一说到有人出院,孙睿和他的伙伴们还是会特别开心。

对于逆行者这个称号,孙睿也有自己的认识,“从我们步入医学院的那天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就是我们的天职。我把逆行者这句话比作社会上给我们的美誉,经过这次疫情,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说,也是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中国的90没有垮掉,他们都是好样的。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03 最美守护者

前几天,某国外返京女不听防控人员劝阻,执意外出跑步的事大家一定都还记得。

虽然这件事最终解决得大快人心。

但跟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相比,这些幕后防控人员的工作,同样不轻松。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谢明瑶是一名社区护士,疫情期间每天的工作就是跟“三位一体”(医生、护士、社区人员)小组在所辖社区排查疑似人员。

挨家询问、测温、安抚、回访之余,谢明瑶和同伴们也要随时化身为心理咨询师,安抚被隔离人员的心情。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王颖,深圳市南山区疾控中心传染科工作人员,每天主要工作是现场流调

现场流调分为三步:

一、通过大数据进行轨迹查询。

二、确定目标后电话排查。

三、目标确定,王颖会跟同事一起上门采样并进行调查。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发病经过、症状、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哪些人、乘坐过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以及坐的哪一排,都要事无巨细详细记录。

遇上个别不配合的,她们也得化身心理辅导员,耐心给患者解释。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流调结束,王颖的剩余时间就是打电话,给患者打、给密接者打、给领导打、给上级打。

打完之后,对方若有问题不清楚,再给她打回来。

日复一日,这就是王颖的工作。

说到工作中的繁琐,王颖直言并不觉得麻烦,因为“传染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患者每一分、每一秒做了什么事、接触了什么人,我们都要清清楚楚,了解得越详细,病毒蔓延的机会就越少”。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看到了吗?

正因为了有无数个谢明瑶、王颖这类守护者们的无私付出,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才被及时遏制住,没有进一步蔓延。

最美守护者,她们当之无愧。

04 和时间赛跑的人

除此,《抗疫日记》还记录了很多平时几乎没人注意的群体。

比如:救护车司机

新冠期间,为了节省防护物质,司机们平时都穿普通隔离服。

每次出车去接病人,他们也只带一个医生或护士,尽可能将防护服留给前线医护人员。

急救中心的负压救护车不够,他们就增加出行车次,多班轮转,以保证病人安全。

接完病人,师傅们还要反复给车辆消毒,好方便下次使用。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还有负责后勤的食堂师傅

从早上5点到晚上11点,师傅们每天要接几百个电话,推着送餐车跑遍医院的每幢楼、每个房间,挨个给医护、患者送餐。

一天下来,送餐师傅们经常自己都顾不上吃饭。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以及负责收运医院高度污染性废物的工作人员

全城58家医院,每天的污染性垃圾都必须当天清理。

而且确诊病人接触过的垃圾还得先送到专门的垃圾点进行消毒后,再转运出去处理。

随时待命、随时出车,就是这些垃圾收运工作人员们的日常状态。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05 平凡英雄。

面对镜头,这些人最常被问到的是,累吗?怕吗?
他们的回答通常是,“当然累了,谁不累呢?但有这么同行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累也值了”。

或是“穿上这身衣服,就不那么害怕了”。

再或是“疫情面前,人人有责,等疫情过了,大家都好。”

你看,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他们只是在危难时刻选择了做英雄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被防护服和护目镜遮住的他们,曾是跟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只不过,适逢国难,他们或选择出征、或坚守一线、或留守平凡岗位,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经过一百多天的艰苦奋战。

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

这群迎难而上的逆行者们,是该回家了。

方方阿姨,我敢说你的日记没有向他们求证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