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纯厚自然的赤子,不会被蛇蝎螫、被猛兽吃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这就是“以身观身”。


以人的生命而言,《老子》上经第十章讲过“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后来练太极拳的人,大家也用过这两句话标榜,不过,要真正练到“专气”,那是一股先天的元气,是浑然一体的。


人的元气不是有形之气,可是现在练拳的人,拼命把空气吸进来,好像轮胎灌气一样,那是大错特错。


所以有些人太极拳练得不阴不阳,云里雾里的,练得毫无道理。


南怀瑾先生:纯厚自然的赤子,不会被蛇蝎螫、被猛兽吃


真正的“专气致柔”,是先天之气充满了,最后达到了忘身,只有一股气团。


那个气团柔软到极点,真正的筋骨软了,像软面团一样。


实际上,筋骨模上去仍是硬得很。


有些练拳的人,故意装得软软的,好像要睡觉那个样子,就叫做“醉八仙”或“罗汉塔”,像是喝醉了酒一样,但那根本不是元气。


老子所说的“专气致柔”,柔到什么程度呢?


天下最柔的人体,就是刚刚生下来的婴儿,古书上叫做

“赤子”


为什么叫“赤子”呢?


刚出生的婴儿,全身是红彤彤的赤色,所以叫赤子。


赤子全身都是血色,使人感到不敢抱,练过拳的人更不敢抱,因为赤子像是一堆豆腐一样,生怕会碰破他。


南怀瑾先生:纯厚自然的赤子,不会被蛇蝎螫、被猛兽吃


“含德之厚”,讲道德修养做工夫,就像是做到赤子这个境界。


佛家说入定的人,是不能叫他的,也不准碰他,更不能拉他,古代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


真正的入定,并不是打坐时闭起眼睛睡觉,而是像赤子一样,如果拉他的手,可以把他的手拉出很长,他自己并不觉得奇怪,骨节的柔软会到这个程度。


但是把他的手放了,又会慢慢地缩回去。不过出定以后,他的手一定酸痛,而且还要再修炼才能恢复。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一般婴儿的心理,是没有是非观念,没有善恶观念,没有好坏观念,没有香臭观念。


不论坏人好人来逗他时,他一样都笑,因为婴儿没有后天的分别意识。


南怀瑾先生:纯厚自然的赤子,不会被蛇蝎螫、被猛兽吃


对于赤子,据老子说“蜂虿虺蛇不螫”,这些毒蛇猛兽,像蝎子、蜜蜂、四脚蛇、毒蛇等等,爬到婴儿身边也不会咬,只有极少的例外。


如果婴儿动一下,有些小动物,受惊吓才反攻,虽然婴儿的动是无心的,小动物因害怕就螫人反攻。


像蜜蜂飞到我们脸上,停着不动,你不打它,也不赶它,它也不会螫人;蜜蜂之所以螫人,是因为人先有怕它的心理作用。


我曾经在山中走路时试验过,对蝴蝶说:“来!来!”它就飞到我手上站着,还跟着走了半天路,然后对它说:“走吧!走吧!飞走吧!”它就飞走了。


那就是感应,生物跟人一样,具备了慈悲、爱心,没有侵害心。


其实也无所谓爱心,而是一个自然的生命,与人无争,与其他生物没有利害关系。


南怀瑾先生:纯厚自然的赤子,不会被蛇蝎螫、被猛兽吃


当小孩子身上停了蜜蜂,便叫孩子不要动,人不动它就没有关系。


蜜蜂停在人身上是在做工,希望找到一点汗汁,它只要沾一点汗就飞走了,因为蜜蜂把百花的蜜采来了以后,没有一滴人的汗渗进去,蜜就冻不拢来。


像我们做豆腐一样,不放一点石膏下去,煮好的豆汁就冻不拢来。


如果蜜蜂来了,你不去打它,它也不会螫你,所以对于婴儿,老子说蛇蝎不会螫他。


其实,吃人的猛兽,对于在它面前的婴儿,也不一定会去吃的。


古书上也有记载,婴儿丢在旷野,许多猛兽或者豺狼、老虎,乃至于万兽之王的狮子,有将这婴儿抱回去喂奶养大的事例。


可是一个婴儿的尸体丢在那里,猛兽就会吃掉他。


“攫鸟不搏”,空中飞的老鹰,会捉跑得快的兔子,并不来抓婴儿。


南怀瑾先生:纯厚自然的赤子,不会被蛇蝎螫、被猛兽吃


像西北高原那种红嘴老鹰,专门吃肉的,尤其在西康一带的高原上,你手提一块肉,如果不用两个碗盖起来,说不定从天上冲下一只大鸟,呼一声就把肉给叼走了。


但是鸟绝不抓活人,也许脑袋被它抓一下抓破了。


他说唯有婴儿,“攫鸟不搏”。


——南怀瑾先生《老子他说》


南怀瑾先生:纯厚自然的赤子,不会被蛇蝎螫、被猛兽吃

本文摘自《微信号——守正学堂》,旨在传播中医经方传统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