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國芯”:原材料缺貨 初創項目去“虛火”

疫情下的“中國芯”:原材料缺貨 初創項目去“虛火”

外匯天眼APP訊 : 在5G通訊、人工智能、物聯網、消費電子等終端需求的帶動下,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2019年國內半導體產業開始強勢復甦、奮起直追。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卻給這個產業帶來許多不確定性。

一方面,隨著疫情在海外蔓延,全球電子產品終端需求量驟減;另一方面,部分依賴進口的原材料出現不同程度緊缺,這不得不讓正跑在高速公路上的國內半導體產業暫時減速。尤其是位於此次疫情的重災區,同時又是中國存儲器及光通訊製造中心武漢的相關產業鏈和相關企業,都受到疫情的正面衝擊。

儘管目前國內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各大企業基本已實現復工復產,但海外疫情發展依舊不明朗,“中國芯”依然面臨考驗和挑戰。投資機構人士指出,疫情對過去從火熱到虛火的半導體項目估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企業也將在這次考驗中被大浪淘沙。此外,疫情將進一步讓國內半導體產業意識到全產業鏈國產替代的重要性,或將加快產業發展進程。

原材料緊缺 價格或將至少上漲10%

從半導體的製作工藝流程來看,大概分為產業鏈上游的芯片設計、中游的製造和下游的封測這三個環節,而這三個環節在疫情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從上游的設計來看,中國的芯片設計企業約有近2000家,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微企業。據瞭解,芯片設計企業的工種可粗略分為前端代碼設計、系統驗證與應用、後端佈局佈線和供應鏈管理。其中純粹的代碼階段和後端佈局佈線,設計師可以在計算機上通過遠程辦公完成。但在系統驗證與應用階段,則需要與設備進行配合,供應鏈管理也與製造封測廠相關,這兩個細分環節在疫情下就無法保證工作時間和效率。

而在製造環節,由於芯片生產對環境潔淨度要求極高,所有進入生產車間的人員都會接受嚴格的安全檢查,只要確定沒有病毒輸入工廠,汙染車間環境,生產製造環節便依然可以照常進行。據瞭解,即便在疫情最高峰的時期內,部分頭部芯片製造企業依然百分百投入生產,比如位於疫情中心區的武漢長江存儲,在整個疫情期間仍然正常運轉。

影響最大的是下游的封測廠。“半導體前道製造是一個高度自動化的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小,在疫情高峰期也在正常生產。相較而言,後道封測對人的需求更多一些,最嚴重的時候只有一半的封測產能開工。”架橋資本合夥人童亮亮告訴記者,儘管國內的封測廠正在陸續復工,產能也正在恢復,但是許多封測廠都在東南亞國家,那邊的復工復產情況仍不太理想,影響了整個產能回到正常水平。

據瞭解,儘管目前前道製造環節受影響最小,但如果疫情持續時間過長則會對原材料和設備的供應帶來一些壓力,成本也會隨之上升。“包括光刻膠、蝕刻液、溼電子化學品等半導體材料的主要供應商來自日韓。如果日韓的疫情不能短時間內解除,國內的耗材供應會受到影響,目前許多製造廠的耗材已經低於安全庫存了。”童亮亮告訴記者。

“現在國內的製造廠基本復工了,本來2月份是要採購的,但那時沒采購,現在一復工就缺貨,特別是高端芯片,即使能買到,也會漲價。”國中創投副總裁李程晟對記者表示,雖然部分廠現在還有一些存貨,但這兩個月的需求比以往更旺盛,需要提高採購量,價格或許會上漲10%-20%。

童亮亮還表示,即使日韓危機解除恢復正常生產,也有很多積壓訂單要處理導致交貨週期變長,可能由原來的3個月變為6個月,甚至12個月。這個對於國產半導體材料商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比如說光刻膠國產產品出貨現在主要集中於g線和i線,在庫存壓力下製造廠驗證導入更高端的KrF光刻膠的動力就更大一些。

終端需求量驟減 企業暫無擴產計劃

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半導體封測業的復工復產問題已經不是行業關注的重心,而復工後訂單減少、退單的問題更需要被重視。受疫情影響,全球終端市場上的需求出現驟減。此前包括IDC等研究機構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滑逾30%,如今疫情持續擴散,全球一線手機廠商Q1出貨下滑比例將會擴大。

國內某封測廠相關 人士對記者表示:“現在好多消費電子芯片需求量下調了,市場需求相對沒那麼大,這樣倒是減緩了封測廠、芯片廠的供貨壓力,但這就等於全產業鏈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萎縮。”該人士表示,原本芯片企業在年後都會開足馬力搞生產的,也有許多訂單需要交付,忙得不可開交,但現在即使全員復工意義也不大,不需要這麼大的封測產能,這是他們目前比較擔心的問題。

據瞭解,此次國內疫情的重災區武漢,是中國光通訊產業最為核心的地區,全球最大的光纖供應商都在武漢,國內第三大通訊設備商也在武漢,武漢半導體產業相關企業的市場份額佔到整個市場的20%-30%。而在這些大企業周邊,還有許多產業鏈上下游的初創公司,李程晟告訴記者,武漢的光芯片、光模塊的創業公司此次受到的影響挺大,他們即使復工了,也無法馬上恢復到原來的業務水平,“他們平時需要和客戶打交道,需要交付產品,反覆驗證和進行技術探討,現在還不能頻繁出差,因此這些工作很難開展。”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間,武漢兩大芯片廠長江存儲、武漢新芯從未中斷生產,經營情況正常。長江存儲最早在1月底就回應了外界的關切:停工停產不在其計劃之內。但是,產能方面,兩家公司都表示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其中武漢新芯表示,已經適當下調了Q1產能。

初創項目估值 或將下調兩三成

一直以來,中國半導體產業以進口替代為發展核心,但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加強自主研發、解決“卡脖子”的關鍵環節,成了中國當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主旋律。隨著政府長線投資加入,社會資金的跑步進場,芯片產業呈現前所未有的熱度,創業者不斷湧現,企業估值也水漲船高。

但面對疫情,單薄的初創企業不得不面臨生存危機。“如今初創企業面臨的困難主要有:第一,因疫情不能開工,但工資必須照發,要應對剛性成本;第二,商務這塊拖延了好幾個月,之前接的訂單也拖延了很久,現在雖然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但仍然不能頻繁出差,影響了企業至少四五個月的收入;第三,企業的融資也會受到很大影響。”李程晟表示。

對於投資機構,對被投企業進行投後管理是疫情下的工作重點。“我們幫被投企業對接了銀行,現在國家對他們的貸款是比較積極的;此外,更重要的是要時刻提醒企業,要保證賬上有6-12個月的現金儲備,以備不時之需;最後,無論任何時候都要開源節流,目前要儘快把商務這塊做起來。”李程晟說。

毫無疑問,社會資本的參與可以助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但是,對於這個門檻極高的行業,投資的鑑別能力顯得非常重要,而這種投資能力在此次疫情中便很容易暴露出來。“這兩年半導體行業很熱,有些機構缺乏產業經驗和相關投資經驗,很可能會把錢投進了沒有產品力的公司裡,這類企業是難以應對突發危機的。”童亮亮表示,這次事件後,會讓投資界意識到半導體產業並不是那麼好投,完全沒有經驗的機構可能會撤,整個市場也會思考項目是否值這麼高的價格。

童亮亮表示,因為國內半導體產業薄弱,成熟期的項目較少,機構的投資大部分在AB輪。處在這個階段的企業一般有一些銷售或者少許盈利,抗風險能力偏低。因此,在投資的時候,除了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經營能力之外,機構也很看重其風控能力。“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開源節流,永遠保證賬上有足夠的現金儲備,不要激進地投入研發到非主線的產品或者開拓非核心的客戶。在經濟上行階段,很多人會忽略這個問題,疫情會把有防範意識的企業篩選出來。”

從項目估值來看,受訪人士均認為,疫情會對過往虛高的項目估值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預計估值會下移20%-30%,但是好的項目依然會很堅挺,甚至更高,如果有虛火,就會影響很大,甚至下調50%。”李程晟認為,如果是純粹的進口替代,沒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估值還不低的話,估計接下來將很難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