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总被同一个孩子欺负,家长要怎么办?

板栗花开


自家孩子总是被另一个孩子欺负,说明已经不是开玩笑疯架的性质,就应该着手解决。以免自家孩子留下心灵创伤和性格扭曲。

要先礼后兵。先报告老师,让老师协调教育,如果对方欺负程度减轻但没有终止,继续请老师教育,直到对方不再进行言行欺侮为止。如果老师不管或者管不住,可以向学校校长反应,校长会责令班主任管好。

如果老师和学校教育了对方,对方不改正或者甚至更嚣张,家长可以直接找这个学生问清情况,警告他不准有下次。我女儿读书年龄小,后来又转学到县城。那时班上有个教育局领导的侄孙老是用书的棱角(那种硬质塑料的)打她的头,打得很痛。多次告诉老师无效!我抽空去直接警告了那小子,我当时气场十足,从此以后不但是那小子、班上其他人也再不敢欺侮我女儿。我还被老师批评了一顿,我赶着上班,我没有说话直接走了。老师一直没有抽我女儿(学习成绩不错得)回答过问题,幸好第二年换了老师。

如果在校风学风不好的学校读书,打架成风,学生自己要善于自卫反击。因为告诉老师也只能制止在老师眼睛下的打架闹事,即使没有离开学校也有被打的,走出校门更有被打的。打架的未成年人由于钻了法律空子,没有受到派出所的拘留等处分,只能受到学校处分,气焰嚣张。为了避免自己挨打,也只有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自己周围也要拉拢一批“人才”。虽然自己不是为了打架,但是至少构筑了一道防卫城墙,可以避免挨打。但是这是有风险的,因为这些“人才”难免会做出格之事,卷入违反校规的事情甚至违法犯罪事情就不好了。

仔细想想这第三种办法也是无奈之举,校风太差的学校还是转学吧。如果告诉老师和学校无效情况下,还是第二种办法通过家长、家长朋友等扼制住对方为好。


边河静静流1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白武士”。

这个比喻来自我的反霸凌小说《我们为什么被霸凌》一书中的《白武士》。

在《白武士》这个故事中,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在学校里遭到了一位老师的霸凌,老师出于误解或其他莫名其妙的原因,一直在歧视和打压这个女孩,甚至利用自己的权威,让大家相信这个女孩子是恶劣的官二代而且狗仗人势,欺负老师。愤愤不平的学生们从此孤立了女孩,女孩在学校里成了人人欺负的对象。

女孩的家长得知了此事,没有怪罪孩子,而是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说法,并且帮她分析,做了很多努力试图化解困局。

当困局一直无法化解,甚至家长的干预也加深了孩子在同学中的难堪时,家长就一直鼓励和陪伴孩子,让她知道,这不是你的错,那些欺凌你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最后,家长在恰当的机会里,帮助女孩塑造自己,让她从黑暗中走出来。积极努力向上,在一台晚会上,女孩大放异彩,而女孩的妈妈主动上台,澄清真相,并呼吁学校应该消灭歧视和对个别学生的打压。

故事很感人。很多为人父母者说看哭了。

我在《我们为什么被霸凌》一书中再三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原生家庭是最初的伤害之源,原生家庭也可以是一个孩子救赎的最大力量之源,关键就在于父母能否无条件地接纳、爱、抱持孩子的痛苦和黑暗时刻。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至暗时刻,尤其在青春期。

在大人看起来只是“被欺负”,但很可能那是持续的、痛苦的、没完没了的霸凌。这时候一定要家长介入,了解清楚真相。找老师沟通,找欺凌他的学生沟通,甚至找对方家长沟通,至少切断这样的伤害,让欺负不要再继续。

很多时候,孩子只要得到家长的支持,那些欺凌马上就不敢继续了。

家长要 一直坚定地在自己孩子的身后。


陈岚的女拳


孩子在学校总被同一个孩子欺负,家长要怎么办?看到你提的这个问题,我就想到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个小女孩,她长得很文静,有点病殃殃的样子。她和弟弟、妹妹都在村子里的同一个学校不同的年级读书。而另一个男孩子长得高大,比小女孩高出了一个头,他有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姐姐也在那个学校读书。

这个男孩子是班里出了名的调皮大王,他经常欺负同学们。有一天,因为抢文具的事情,他要打这个小女孩。但这个女孩子并不怕事,但她知道这个男同学要打她的话,一定会吃眼前亏呀。她看到男同学握着拳头正要打她了,这小女孩反应很快,她马上捡起地上的坏的凳子脚自卫,也是想吓唬吓唬这个男同学。

哪知道这男同学一下子碰了上来,女孩失手把男同学打得头上流血。男同学赶紧痛苦地捂着头,小女孩也被吓住了……从那以后,那位被称为调皮大王的男同学再也不敢欺负这位柔弱的女同学了。男同学长大了,他的头上还有一个疤痕,每当他和这位女同学相遇,都显得很不好意思,但还是会点头打个招呼。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个小女孩就是我自己。我讲这件事的目的,不是让你去打人,但至少能让你悟到些什么。你说是吗?

文海捞梦话育儿:已出版文集《走过花开的石林》;一孩之妈,专注育儿话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欢迎转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谢谢大家!


文海话育儿


这时候我一定会让孩子爸爸隆重出场的!此时,父亲的价值就是:在孩子受到欺负而且是同一个孩子欺负时,果断站出来,给孩子撑腰,给对方点“颜色”看看!

我会让孩子带着他爸爸进学校,找到那个总欺负他的孩子,指给爸爸看。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孩子爸爸啦!爸爸也许压根就不必真的动手,毕竟,咱是大人,肯定不能把人家孩子打了,这个有失公允,而且会陷入恶性循环;但爸爸出面给那个孩子来些语言震慑,这是少不了的!

我相信,那一刻,我的孩子会感受到父亲的高大;我也相信,我老公一米八的个子、伟岸的男子气会给那个孩子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警示一定要到位,然后我们会观察后效。


小公主变形计


这个问题很难系统地回答,但是可以举些例子来说明一部分的情况。笔者有个侄子,读书时一直都是努力学习的孩子,每个学年都被老师指定为班长。可是小学一二年级时,同班有一个小胖子,每次见面一定要把他摔到在地才肯走开。侄子向他的大伯即笔者请教怎么改变这种情况。我教他一个自卫的动作,只要小胖子动手来开原来的拌倒玩笑,侄子就反身挡住胖子的脚,手一推就躺倒在地上。小孩的脾气,又进一步学自由搏击的招数,往胖肚子上一坐,胖子马上拱手忍输,还改口叫 班长:以后我当你的朋友,有不听你管理的我帮你搞掂他。以后整个班的纪律亦有甚大的改善。教育孩子,也不一定要学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也不能以为的溺爱,总是一量才施教更有效。


赞威尔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作为家长首先不要着急,要先深入的去了解这件事情。如果孩子的年龄比较小的话,可能欺负你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喜欢你的孩子,

三到五岁左右的孩子因为语言表达能力不完善或者语言能力较弱,会用行为来代替语言,或许是因为想和你的孩子玩或者做朋友,又不会用语言来表达所以都是运用行为来体现。这种情况是确实存在的。所以作为家长一定不要着急,先调查了解清楚再做决定。


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是明显的恶意攻击行为的话,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参考。

第一:教会孩子利用正确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比如在对方攻击自己的时候推开或者躲开,并且大声的呵斥对方,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我并不喜欢。如果不奏效就要即使报告老师寻求帮助。有的家长会教育孩子还击,那真的是下下策。因为以暴制暴是不正确的,哪怕以后到了社会上也一样。

第二:与孩子的老师交流。告诉老师孩子的情况,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并经常与老师沟通。不要担心老师会反感或者有意见,适当的沟通反而会被老师所认可,认为你是对孩子负责的,认为你是看重孩子的教育的。


第三:与对方孩子父母沟通。孩子出现这种攻击行为,并且是常态化的,父母一定要足够重视的。这很有可能是家庭教育的方式出现了问题,所以一定要与对方的父母心平气和的沟通,争取共同把问题解决,说不定双方家长和孩子以后都会成为好朋友。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指导,共同讨论。


李梦龙


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有一天我上三年级的女儿回来告诉我,她班上一个同学总是欺负她,好像是连续几天给她起外号,上课时在后面捣乱,我先问她具体情况,有没有什么原因。再就是问她有没有告老师,她说老师批评了但是没用。我问了那个同学的名字,在微信家长群里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让家长了解一下情况,让他们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后来问女儿就没有再发生这种情况。当然如果还是不管用,那家长应该到学校和老师进行反映,实在不行找学校调一下班级也可以,毕竟孩子的学习是第一位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学会怎么正确处理问题。


心随鱼动2


去找这位同学谈一谈。告诉他你如何如何厉害!并且严厉的警告他如果再有一次,你也绝不放过他。同时回去也要告诉自己的孩子,如果那位同学再欺负他的话,一定要狠狠的还击,不能再忍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