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愛自己,覺知外境


拾得拾得|  觀自在,愛自己,覺知外境

外境是我們內在的鏡子,照見我們需要修煉的功課。

我從事心理諮詢10多年,每一位來到我身邊的人,不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是我的一面鏡子。

當他們來諮詢時,他們的內在狀態、深層的渴望,如同一面鏡子,讓我看到內在真實的自己。例如:不自信、在意他人的看法、討好的模式、把自己給丟了……這些功課,有一部分我是突破、穿越了,於是,我會與來訪者分享我的真實經歷,讓他們看到、感受到原來是有出路的。而有一部分,是我還沒有修好的,於是,我會特別感謝這些來訪者,用他們的故事來提醒我、需要面對的功課。我會真實的告訴他們,我也遇到這樣的困擾,同時,我會勇敢面對。我如此說、也如此做。當我勇敢面對這些功課、不再逃避時,來訪者亦會被榜樣所帶動,逐漸發生變化。

因此,我很感恩每一位來到我身邊的來訪者!

在心理諮詢的工作中,我給自己的身份是:陪伴者。陪伴每一位有緣人,在他們的人生遇到困擾、迷茫的時候,我來到他們身邊,用心聆聽、帶著愛與慈悲,彼此觀照內在,探尋出路。當來訪者找到了生命的方向、並能邁步向前時,我則完成了這一段路的陪伴,同時,過程中,我也助人自助,獲得成長。

因此,外境是我們成長的助緣!

這些年,藉助外境這一面鏡子,我看到自己的成長:現在,每一位來到我身邊的孩子,我都能看到、感受到他們內在的本質。因此,不管他們此刻是怎樣的,我都能帶著愛、欣賞的眼光看孩子。所以,很多父母會說:“在黃老師眼中,每個孩子都那麼好。”同時,我也看到自己仍需修煉的功課:有時,我會對一些父母存在評判,覺得為何孩子都這樣了,父母還不願意覺醒。這是我深層需要繼續修煉的功課:我與媽媽的關係。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面對和修煉的功課,觀照自己內在的功課、並勇敢修煉,對方(身邊人)也會隨能量而改變彼此的關係。

邀請你,把手放在心中心,對它說:我允許我的情緒起伏波動、允許我還有沒修好的功課、允許我的不完美、允許我還會做錯事、允許所有呈現、允許我真實的存在——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