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在桂林上学时,隔三差五就想喝一碗白粥,可是学校饭堂和周边的店家都鲜有供应,而且舍友也不爱喝粥,所以每次放假回防城港我都要出门找各式各样的粥铺,“炫耀”给舍友看。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店名: 好粥到

地址: 防城区育才路33号


我们一行三人在防城的大街小巷里兜兜转转,才总算找到这家粥铺。


自建楼商用,整个粥店有两层。木纹的桌椅几乎是防城港大部分饮食店的“标配”。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红鱼粥 +泥丁粥+玉米饼= 48元


这家店是小编的朋友推荐我们过来的(这个时候吃货朋友的用处就能发挥到极致)。可能小编还不够格做个防城港吃货,居然不知道红鱼粥是什么,今天也算来开开眼了。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红鱼粥 ¥18


这次探店有幸吃到了红鱼粥,在此之前我连红鱼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刚进店我就注意到,店里用来盛粥的碗是紫砂碗。色彩是个奇妙的东西,同一碗粥用紫砂碗装好像就会显得没那么素了。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虾米、猪肉、红鱼片,生米下锅,熬出一碗红鱼粥。整碗粥里的红鱼片其实不算多,因为红鱼经过简单的盐渍,味道浓郁,所以粥里不能放太多,煮出来已经碎得差不多了。老板娘特意拿来了完整的红鱼,我们还了解到,店里用的红鱼不含防腐剂,都放在冰柜里冷藏保存。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店里每桌都放了一个透明小罐,装着佐餐小菜——腐乳。这在港口的粥店,很少见。腐乳是个百搭的食物,无论是什么粥,混着腐乳就会出现不同的味道。夹起半块腐乳,放在温热的粥面上,很快就闻到了一股发酵的酒香。用筷子沾一点腐乳放到舌尖,咸香细腻的独特风味立即充满口腔。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看似只是一样平淡的佐料,在贫苦的五六十年代,腐乳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最珍贵的食物。当时,生活艰难,腐乳几分钱一块,全家人的伙食就是一碟青菜、一块腐乳、几碗绵绵白粥。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泥丁粥 ¥18


比起和红鱼粥“素未谋面”的关系,我和泥丁粥算是老相识了。没吃过泥丁的人可能看见它的外表会产生排斥感,像一条虫子,难以下咽。好奇人类是怎么发现这东西可以吃。


前段时间小编有个外地朋友来防城港玩,我就带她尝试了泥丁汤,她的第一反应是汤很鲜美,很好喝,不知道她如果看见泥丁的本来面目会怎么想哈哈哈!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每天早上五点多,店里的帮工就会把所有的材料都清洗整理干净,包括泥丁。老板娘说,每天要准备两次材料才够一天的供应。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处理好的泥丁是“表里不一”的,不认识泥丁的人第一眼绝对不会把它跟上面那些滑溜溜光秃秃的怪物联想在一起。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一碗18元的泥丁粥,是三个人的分量,一勺子下去收获满满。猪腰、猪肝、泥丁,让人一看就觉得,这碗粥的鲜美快要溢出了屏幕。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玉米饼 ¥12


听老板娘说,玉米饼是独家秘制,很受顾客的欢迎,回头率200%。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一张饼轻轻薄薄,一碟有两层。圆饼的经典切法,将这份玉米饼分成大大小小相差甚微的十几个“小三角”。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金黄的玉米在饼上随意洒落,让这份玉米饼表面凹凸有致。上桌的那一刻,你会惊讶于它扑鼻而来的甜香。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玉米饼在画面里占据了主位,亮眼的黄色让人不自主就会将视线落在它那儿。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我们到店里的时间正好是中午用餐的时间,所以一楼已经坐满了顾客。我们在二楼拍摄的过程中,络绎不绝的人很快又把二楼所有的桌子占据。


小编还注意到,我们的邻桌是特意过来吃午饭的一家人,大大小小有七八个人,点了很多小菜,把粥店当成中午的正餐我还是第一次见,但这也是这家店的魅力的侧面体现。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就算开车卡进巷子里,我也要吃到这碗红鱼粥


这顿酒足饭饱也总算是对得起我们三个人开着小车在防城狭窄的街道里窜来窜去,还差点迷路(中途还因为“缺德地图”的导航,卡在了巷子口,进不去出不来)。下次去喝粥还是骑电动车吧,毕竟在防城街,得电动车者得天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