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若虚仅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就能“孤篇压全唐”?这首诗特别在哪里?

古堡王子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一生仅有的两首作品之一,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

清末学者王闿运评价其“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对《春江花月夜》也推崇有加,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这首252字的诗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得到古今大师如此一致的美誉?

从无人欣赏到旷世杰作

张若虚因写诗的数量特别少,因此在唐宋时期并不著名,各家诗评很少关注此《春江花月夜》一诗,自然也无人承认它是旷世杰作了。

张若虚

自明代以后的唐诗开始收录这首诗,明代钟惺在《唐诗归》中评价道:“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春江花月夜》在明代以前并没有人真正地重视它,很长一段时间内,它被归入初唐四杰一类,后随四杰地位的提高,才得到人们的重视。这首诗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感时伤逝的哲理诗,抒儿女离情别绪的爱情诗。

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对此诗给以极热情的和高度的评价。他说:“如果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张若虚便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月夜。……”

闻一多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在描述“江”上,连续运用“春江”、“江流”、“江畔”、“江月”、“江水”、“江潭”、“江树”,这些繁华似锦的景物,把春江烘托得象仙境一般。

《春江花月夜》中最好的一句

诗人立于江畔,仰望明月,不禁产生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问。

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人生呢,就个体而言,生命何其短促!然而就人类整体而言,则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因而能与明月共存。所以虽然不知“江月何年初照人”,但从“初照”以后,照过一代人,又照一代人。诗人对比明月的永恒,对人生的匆匆换代不无感慨,然而想到人类生生不已,自己也被明月照耀,又油然而生欣慰感。

这种设问方式做诗在张若虚之前就有了,伟大的诗人屈原曾有过《天问》,表现了人类对自然宇宙的不息探索,一千多年后的张若虚也发出了对宇宙的疑问,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诗人所特有的宇宙意识。以这种方式做诗也常被后世诗人所仿效,唐代李白的《把酒问月》和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最好的例证。

《把酒问月》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当然,《春江花月夜》中句句都好,都值得细品,只是我认为没了这个“伟大的疑问”,整首诗会缺一些思辨的色彩。

《春江花月夜》引发的思考

在我们品味过这些美好的意象之后,会有进一步的思索,“他显示的是少年时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种轻烟般的惆怅和哀怨。”“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初醒的‘自我意识’: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对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感伤、惆怅和留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对后人创作影响,亦是深远的。曹雪芹在他的巨作《红楼梦》中,表现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悲叹自己的遭遇和孤寂的身世、最能够倾泻她肺腑中的悲凄痛苦、莫过于是那几首:《葬花诗》、《桃花行》……诸篇。更在《风雨夕闷作风雨词》一章里言黛王“拟春江花月夜”之格,写了“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凄楚缠绵,催人泪下,可见《春江花月夜》对后人影响之大。

诗中的顶峰,伟大的诗!


一往文学


自己也很喜欢这首诗。

记得1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自己很是喜欢,断断续续看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诗词背诵。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也是在一次偶然间被我发现的,虽然作者“名气不大,著述甚少”,可这首诗还是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很快就将它诵背熟练。


这首诗从题目《春江花月夜》可以看出,诗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人间美景,由这五种景色依次在景、情、理中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作者而发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思妇游子的离别愁绪。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是一幅“江潮连海,月潮共生”的美景。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和潮水活泼的生命,月光照耀着春江,波浪一泻千里,画面如此壮观!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是一幅月光下朦胧的美景图。江水曲曲折折绕过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着,月色似霜,使得周围的景物模糊不可辨,一种朦胧的美!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这是一幅明月高悬的图景。明月高悬,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即使细小的纤尘也是一清二楚。

接着,作者发出了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此时,作者由景入思,开始探索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妙!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承接了上句“望相似”。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此时,整个诗篇由大自然美景转入人生图景。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两句写了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用物寓情,形象地牵出了两地的离别愁绪。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四句写的是思妇对游子的怀念。作者没有直说,却用景物来烘托。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最后这八句写的是游子。作者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却以月贯通全篇,描写了月在一夜之间的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全过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作者很巧妙地叙述了月下景物的变化、对人生及宇宙的思考、思妇与游子的离别愁绪。作者这一高深的叙述技巧让这篇诗作“以孤篇压倒全唐”,也被闻一多评价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作为一名古诗词爱好者,并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评价,只是大概诉说了一下这首诗的大致意思。还望大家多多赐教!




安妮家的小兔子


张若虚是初唐诗人,其作品留存至今只有两首,《春江花月夜》便是其中一首,在唐朝诗歌人才辈出的年代,上有“初唐四杰”,中有“李杜”,晚有“韩愈、白居易”,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这首诗何德何能被后人冠以“孤篇压全唐”,我先简要的说一下这首诗的特点。


一是章法变化多端,大量的排比、对偶和流水对,上下衔接,整个节奏的把握相当到位,难度之大位居唐诗之首。二是格律优美,词藻华丽。该诗明快而不拖沓,华丽而不艳丽,色彩清新而不入俗,对后来的唐诗风格起了指导作用。三是春、江、花、月、夜,尤其对月的描写,无论唐朝还是其它年代无出其左右,而且上升到了对宇宙、人生认知的高度,其深刻的哲理内涵冠绝唐诗之首。

下面奉上《春江花月夜》全篇,我们分段进行赏析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起篇春江、潮、海、明月交错叠加,神奇而又美妙,仿佛缓缓展开了一副画卷,开启了整篇的序幕,同时最后落脚江月,点出主题。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部分我认为是全篇的核心思想部分,作者由缓缓升起的明月,开始深刻感悟人生哲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边是什么人最先看到的月亮,“江月何年初照人”江上的月亮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这个连我们现代人都无法弄清楚的道理,却出于一千多年的古人之口,何其雄哉?我已哽咽无语,只有深深的膜拜。然而作者话锋一转,“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一代代无穷无尽,而江月年年总是相像,不知道江月在等待何人,只是看到长江的滚滚流水,虽然人在月亮面前生命短暂,但是人一代又一代,与月亮相依相守,生命不息,代代相传,表达了对人生积极进取的态度,由宇宙感叹人生,道出天与人的和谐相处,该部分月的叠加、人的叠加以及江的叠加,清俊雄伟,丝丝入扣,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场景转换,作者开始转向白云,落到扁舟和明月楼台,开始带出妇人的相思之愁,回到了人的细微情感。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明月楼台的妇人徘徊惆怅,连镜台都懒的用明月映在帘和砧上,卷帘不去、手拂不开,远行的人儿只能思念,多想像这月光一样和他一路跟随,即使鸿雁高飞、鱼儿潜跃也不能相见。我们可能不了解古人的相思之苦,古代的男人离家,不是去服兵役就是为生计奔波,可能一别就是两世相隔,怎能不愁,这里句句都说到了人的内心,同时以“雁”“鱼”不能相见,更加烘托了相思之愁,无不让人感同身受,潸然泪下。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里又将思绪转到远方的游子,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江水奔流不息,仿佛要把这春天带走,明月已经快要落下,不知多少人在家,而我只能独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落月摇情满江树”,人间的离情随着落月在树上摇曳、弥漫,在这充满情魂的意境里全篇结束……余音绕耳,令人回味悠长。


这首《春江花月夜》,反复的读,反复的悟,前期看到的是景,中间看到的是情,而最后看到的是宇宙苍生。

张若虚的这首诗他会不会想到,一千多年过去,无人再能把这一轮江月渲染的如此凄美动人,春江花月夜不愧是不朽之杰作,“孤篇压全唐”名不虚传!

落花流水而江月依旧!

这就是我对春江花月夜的浅薄认知,请指正!


平民对对话诗词


《春江花月夜》被喻为“孤篇压全唐”,又被闻一多喻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我认为,这绝对不是什么吹捧之大话,如果我们认真朗读品味这首空前绝后的极品之诗,或许就有如此之感叹,人生得一此诗足矣!

有人可能会问,这首诗到底特别在哪里,为什么竟获如此高的评价和如此多的追捧?

首先,《春江花月夜》音乐感特强,读起来很爽。

在中国古代,唐诗宋词不是拿来读的,而是拿来唱的,只不过我们现代很多人不会唱了而已。既然唐诗是拿来唱的,那就必须讲音乐感了。而这首诗的首要特点就是押韵,让千年以后的今天我们读来,仍然朗朗上口。

《春江花月夜》押韵的字有“生和明”,“霰和见”,“愁和楼”,“台和来”,“家和斜”这个“斜”古字读“xia”;“路和树”等等。

有人可能会反驳了,几乎所有的唐诗都讲究押韵,《春江花月夜》这点押韵算什么特别呢?

人无我有,这才叫特别嘛。说的也对,那我们再往下面看。

其次,《春江花月夜》结构设计极为巧妙,简直到了出神入化之地步。

春、江、花、月、夜,这五个意象犹如五个人物出场,到底谁才是主角呢?

月!月!月!

整首诗都是围绕着“月”来写的,诗由月而起,又由月而结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写了“月生”;然后一句“月照花林皆似霰”写了“月升”;转而“皎皎空中孤月轮”写了“月至中天”;所谓物盛则衰,月至中天了自然要西落,于是“江潭落月复西斜”,然后又 “斜月沉沉藏海雾”,都写到了明月西斜过程,最后一句结尾“落月摇情满江树”,写到了月落。

总结起来就是:月生——月升——月中——月斜——月落。

诗因月而生,诗因月落而收,多么完美的结构设计。

再次,《春江花月夜》丰富的内容超越唐代所有诗歌,成就了一代杰作。

熟悉唐诗,我们感受最鲜明的就是情景结合。几乎唐诗在表达情感方面,都是借景抒情,然而《春江花月夜》这道唐诗的好菜里,不仅有世间最美的景,世间最动人的情,还有世间最玄妙的哲理。

那么,在唐诗里最美的景,最动人的情,最玄妙的哲理又是什么呢?

有人用大数据的方法统计出,唐诗里关于季节出现概率最高的竟然不是秋天,而是春天。

春暖花开,自然春天景色是最美的了。

同样是大数据统计,唐诗里关于情感出现概率最高的不是喜,而是“悲”和“愁”。

悲愁之情,无非就是游子与思妇之间的相思之情。

所谓玄妙的哲理,无非两个:宇宙之理及人生道理。

请问,在所有的唐诗里面,哪一首诗将春天美景,游子思妇之情,宇宙之道及人生道理全部融合为一体?

唯有《春江花月夜》

诗中开笔就写“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直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都是写景。这个景由江上的月和月下的江两者融合,让人产生一种梦幻之感。

当梦幻感产生以后,就是对宇宙人生的追问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江畔上什么人开始看见月亮,江上的明月哪一年第一次照着人?这明显就是对人类本源的一种追问。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却是对生命短暂及宇宙永恒的一种对比及感叹了。

唐诗多是触景生情,张若虚一反常态,触景问理,然后再转而追情。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谁家的游子今夜浪迹天涯,有家不得归?谁有的思妇站在西楼之上,望月思念着远方的游子?

游子思妇,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尽管愁思满满,然而格调却如此和谐。

试问,世间还有什么情是比得上彼此相思的呢?

总之,整首诗中,由情入理生情,景理情三者融而为一,创造了一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空前优美动人意境,留下了千古难忘的回眸。这就是为什么张若虚仅凭《春江花月夜》一首诗,犹如练得了世间最厉害的招式,将整个唐朝诗坛江湖高手通通打趴,赢得了这句“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美誉!


月望看历史


《春江花月夜》,被捧上神坛,有“孤篇压全唐”的美誉,其优点如下:

1、韵律到位,阅读朗朗上口


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都自成一个小节,每个小节皆有韵律,每个韵律皆有韵脚。读之,朗朗上口,描写自然景观浑然天成,可见一斑。 全诗变化复杂,九个韵脚,随之平仄变化,有平韵,有仄韵。平仄韵反复穿插,整体声调整齐,如同歌曲般和谐而不呆板。

2、描写细节美


全诗好几个主题,每一组都变化位置,景色美得让人觉得自然之外,还觉得写得实在到位。全文部分情节,短短数句,便描写出了整个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这种描写方式,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3、推动了唐朝的诗风

这首诗除了本身的艺术性之外,还推动了唐朝诗风的转变,促进了唐朝新诗格律发展。《春江花月夜》全诗,成功运用新诗格律,用七言诗的四句一小节,为叙述长诗的技巧,给后代诗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典范。此诗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格律诗的兴盛,所以才被后来无数崇拜者,反复吟唱,成为脍炙人口的律诗了。

这首诗不管从结构上,还是美学上,流传上都是无人能比的名篇,所以值得推崇出来。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能够以“孤篇压全唐”之名流传至今,完全是个意外。现在读到《春江花月夜》的人恐怕无一不会被其华丽澎湃的气势所震慑,进而会认为这样的诗句理应自创作以来就享有盛名,然而事实上却是,《春江花月夜》自唐朝之后便淹没在茫茫的唐诗之海中,直到明朝正德年间“后七子”的领袖人物李攀龙编撰《古今诗删》时才首次选收了这首诗,《春江花月夜》这才真正流向民间。

李攀龙之后,胡应麟的《诗薮》、王夫之的《唐诗评选》等诗集均将《春江花月夜》选入,这首诗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明清两朝诗评大家们的集体赞颂下,《春江花月夜》的名头越来越响,于是成为书法与乐曲界的宠儿。唐寅、董其昌等书法大家均有相应书法传世,琵琶、筝、琴等也都有了以《春江花月夜》的新曲,于是《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的文化定型也就定了型。

要怪只能怪唐诗太多,《春江花月夜》作为乐府,在以绝句、律诗为主的唐诗中实在不算出挑,如果不是应了明清两代诗家的审美,很可能就真的泯灭下去了。明清民国之间,古文被白话文取代,中国人对诗词的鉴赏基本定型,可想而知,那些还没有被“正名”的好诗,就这样被淹没在唐诗之海中,再也不会名扬天下了。


隐语


说起这首诗,便是这句极高评语,闻一多先生誉为“孤篇压倒全唐”,也一样出名了,然放眼整个盛唐,这句评语显然过高,但这首诗优秀得还是无人可及。

特别在哪里?

我没有那个学识去评判,依我所学,浅斟拙见。
1 以“月”为主写相思,篇幅之长,意境之美,文采华章,难也!

纵观唐诗篇幅长且有名的,

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然叙事诗,言之有物,而《春江》抒情兼说理,抽象虚化,实属不易。

李白《蜀道难》《将进酒》抒情诗,大气豪放,却没有唯美的意境。

再看唐诗以月写情怀且有名的,

李白《静夜思》,张九龄《望月怀远》,杜甫《月夜》等等,绝句或律诗,情怀有余,篇幅不及。

《春江》全诗共36句,每句七字,四句一组,四句一换韵,共九韵,高低音节相间,层出翻新,优美得无与伦比。

以“月”直接入诗的有14句,剩下22句,是月下清辉中的江,花,人,几乎句句有月,却角度不同,时空转换,景致迷人,宛如淡雅水墨画。

篇长,句整,音雅,境美,乃形式上之巧妙!

2 相思之题材传统,于传统中感悟自然生命之理,寓新奇,愈深刻。

唐诗中写相思且有名的诗有很多,

温庭筠《杨柳枝》“入骨相思知不知”,

王维《相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李白《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等等等等,缠绵悱恻得眼花缭乱,

然《春江》可贵之处,由景生情且入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自然永恒,个体渺微,生命无穷延续,说理已形而上,在唐代文人的世界观中,绝无仅有,难得可贵。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春江,月夜,花,气象万千,声光色影,斑斓炫目,游子,离妇,两地相思,哀婉缠绵,明月,江水,澄澈明净,永恒亘古,景中有情,情中融理,理由景生,乃内容上之精深。3 张若虚,生平如其名。

“若虚”二字,深藏不露,虚怀若谷,谦虚内敛,容纳万千。

初唐诗人,生活在李杜白还没存在的时代,资料更是少之又少,《旧唐书·贺知章传》中稍带,一生仅存诗两首,一首《春江》,一首《代答闺梦还》,一首出名得众人皆知,千古传诵,一首冷清得连诗名都陌生。

两个极端集于一人,不得不说,张若虚侥幸至极,神奇得可以。

“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此名不虚传!

对张若虚的好奇,无疑使《春江》更加神秘。4 不足,此诗更像一首抒情的歌。

是唐诗中最像流行歌的,语意浅显流畅,音律婉转悠扬,空灵邈远,像小提琴上演奏的小夜曲或者梦幻曲,乐府诗中的顶峰。


相对于诗的短小精悍与意味深远,《春江》有所不足。

无论如何赞誉,任凭时光流转,历史变迁,只要有诗的存在,就有《春江》艺术魁力的传承和不可动摇的地位,就有人们不可救要的喜欢。


一绿浮芳


“春江花月夜”是隋代乐府诗的固定题目。唐初诗人张若虚以乐府旧题写了一首长诗《春江花月夜》,被后人赞为孤品压全唐。

乐府诗的旧题谁都可以拿来写,张若虚写的这首内容也不过是思妇游子的情怀。之所以被赞为孤篇横绝全在意境、格调。

我总感觉这一首诗读起来要配着华丽的古筝曲,而且是要有节奏感的那种,比如《渔舟唱晚》。开阔处如写月下春江之壮丽;轮指间如叹人生悲欢之激荡;最后情景交融的怅然感又渐渐归于平静,留下韵味无穷。

人生苦短、生死别离,这是永恒的主题,这首诗里对生死别离的思考叹而不悲,哀而不伤,写得分寸感很好又不落斧凿痕迹。一点匠气没有,好像浑然天成。

作者的文彩华丽而摇曳多姿,但一点也不浮华奢靡,充满了让人能共同感悟的亲近,十分触及人心。《春江花月夜》有种美而清新的意境,就是大唐格调的最好体现,高华而充满生机。时过千年好像还能从这首诗里感悟大唐。


沅汰


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非唐朝莫属,优秀的诗人层出不穷,他们创作出无数诗篇。与“李白斗酒诗百篇”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张若虚,《全唐诗》中只有他的两首诗,其一为《春江花月夜》,被捧上神坛,有“孤篇压全唐”的美誉。

为何张若虚凭一首长诗就能技压群雄,名垂千古?有书君认为原因主要有四。

01结构美

这首诗结构整齐而错杂变化。

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可以看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三韵,比如第二组的“甸”、“霰”(xian)、“见”。

每一组的韵脚都不一样,把九个小组单拎出来,像九首绝句。

合在一起,又高度统一,毫不突兀,浑然天成。此诗的整齐,可见一斑。

而诗的复杂变化,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

开头第一、三组用平韵,第二、四组用仄韵,随后第五、六、七、八组都用平韵,最后第九组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和谐而不呆板。

并且,纵观全诗,“春”、“江”、“月”、“人”几个主题词贯穿其中,且在每一组中变化位置,再次凸显整齐中的变化。

02景色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水曲曲折折,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迂回流淌。

月光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月华如霜,所以白色的花飘落也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凉凉月色融合在一起,已看不分明。

短短四句,就写出了月下沙洲的美丽,而这样的写景佳句在诗中有好几处,共同描绘出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

03韵律美

四句三韵,本就朗朗上口,极有音韵美。而诗人往复使用“江”、“月”、“人”三字,形成一种重叠的音节美。

譬如:“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四句二十八字,“人”、“江”都出现了三次,且每次不同句。

这里“人”的叠用,“江”的叠用,以及两个“月”的叠用,产生有一种音节美、韵律美,断而复续,给人一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04推动诗风转变

除开这首诗本身的艺术性,它还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唐朝诗风的转变,促进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发展。

《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隋炀帝写了两首诗,都是肉麻露骨的宫体诗。宫体诗从梁陈到隋唐百余年间,主宰文坛,极尽词藻写艳情之事,文风浮糜,完全是荒淫生活中无聊的点缀。

为此,“初唐四杰”竭力打破宫体诗束缚,主张古诗向律诗发展。但受时势所限,未能推广开来。

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成功运用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给之后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可以这样说,他之后的格律诗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过他,并且将格律诗推广开来。

因此,这首诗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格律诗的兴盛,才有后来无数脍炙人口的律诗。

这首诗本身的结构美、景色美、韵律美等艺术性,以及在律诗发展中的作用,都让它区别于一般律诗。

这也让张若虚仅凭这一首诗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为什么人云亦云?难道闻一多的诗评是圣旨?难道闻一多比李攀龙,比杨慎懂诗?什么叫孤篇压全唐?历史上稍有责任感的诗词评论家都不会说出这句废话。不可否认张若虚写得好,词藻华美,但华而不实,啰里啰嗦,称不上仙品。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大气磅礴,雄冠千古,春江能比得上?这句就可写死他了。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境界之开阔深邃,情感之真挚细腻,春江能比得上?看一下历史上的评价吧。\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