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著4%-5%的理財不要,多數人為何偏偏中意2%-3%的定存?

成喜英


大眾投資理財的本心,當然還是追逐收益最大化。

但是同樣的,收益率越高,風險也就越大。因此大部分進行現金理財的人,還是存著寧可少點收益,也要保證本金安全。

4%-5%收益的理財收益

根據數據檢測網站根據銀行理財收益率的檢測情況,近期全國理財平均收益率維持在4%以上,保本理財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在3.9%,非保本理財平均收益率在4.2%以上。

雖然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收益率已經連續下跌15個月,但是其相比銀行定存仍然有較大的吸引力。

但是同樣的,隨著資管新規逐漸落地,存量保本理財產品大限也在逐漸臨近。也就意味著市場上的非保本理財產品越來越多,保本型理財產品數量卻在降低。

伴隨而來的是,理財產品的風險越來越高,對於厭惡風險的人群,即使收益率在4%-5%,也只是預期收益,並非實際收益率,肯定選擇的就越來越少。

2%-3%的銀行定存產品

其實2%-3%的利率區間,主要是指的銀行1年期以內的定存產品。其實一旦選擇2年、3年、甚至5年,銀行存款利率一般都能達到3%以上了。

定期存款最大的特點就是保本保息,存款到期後,銀行必須無條件為儲戶按照存入時約定的存款利率剛性兌付本金和利息。銀行只要不出現風險,儲戶存在同一家銀行的所有存款100%安全。同時銀行存款又有著存款保險保駕護航,無論何種資產規模的銀行,只要是儲蓄存款,就必須為儲戶購買存款保險,保證50萬以內存款100%賠付。

對於普通大眾來說,相同期限的定存產品,利率較理財產品不具優勢,但是安全性毋庸置疑。再者說,如果選擇中小型銀行3年期以上的定期儲蓄存款,利率都能達到4%以上。最主要的是保本保息啊!

總結

綜合上述分析,4%-5%的理財雖然高於2%-3%的定存,但是由於其並不能保證保本保收益,且收益率也僅僅是預期的,對於追逐安全的人群來說,並非首選。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速,以及銀行負債端壓力的增大,相信未來存款利率還能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


財富公元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人們之所以放著4%到5%的理財不去購買,而是選擇銀行定期存款 ,我想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種:

一、對理財產品缺乏認識。很多人,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對理財產品認識不足,在內心深處總認為理財產品風險很大。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正規的銀行的理財產品應該說還是比較靠譜的。雖說現在大部分的理財產品也是不保本,但風險基本上非常小。

二、看中了銀行定期存款的穩定性。銀行存款之所以區別於理財產品,就是銀行存款是能夠保證你的本金安全和利息的安全,但理財產品就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證。雖然說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還是比較穩妥,但也不排除某些投資失利的情況,導致本金和收益都無法保障。所以說很多看重穩穩妥的人還是選擇銀行定存。

三、小額的錢款用於定存和用於理財收益差別不大。以定期存款利率3%和理財收益5%為例:如果是100元,那隻差兩元;如果是1000元則差20元;如果是1萬元,相差兩百元。所以說,很多人感覺差別不大,就選擇了銀行定期存款。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回答問題不易,也希望路過的小夥伴動動小手幫我點贊,我祝您笑口常開、心想事成、多多發財。想學習理財知識的朋友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謝謝!


小峰談理財


我在剛做銀行客戶經理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下面這種情況:向客戶推薦定期存款,他嫌存款利率低,非要買理財;向客戶推薦理財,他又嫌理財的風險高,非要存定期。這就是典型的不知道什麼樣的客戶需要什麼樣的產品。

可是到後期我慢慢的就發現了一些規律,知道什麼樣的客戶需要理財,什麼樣的客戶需要定期存款。下面我就來簡單分享一下,我做客戶經理時的一些心得。通過我對客戶的分析來講述為什麼有人不買高收益理財而買低利率存款。


一、看年齡

一般超過50歲以上的人都會選擇定期存款。當然客戶不會告訴你自己的具體年齡,你只能通過客戶的外貌裝束來判斷。

年齡大的人一般都不太願意折騰,在他們的世界觀裡,自己已經過了需要賺錢養家的年齡,現在只需要將自己的資產保值即可。這些人基本上勞動了大半輩子,對於他們而言,賺錢很辛苦,所以並不想拿自己的錢做一丁點兒冒險。

相反,年齡較小的人則沒有這種顧慮,他們更願意接受一些新鮮的事物,適當釋放一些風險來獲取更高的收益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一個很難接受的事情。

年齡大存定期,年齡小買理財基本可以蒙對80%以上的客戶。

二、看收入

沒有人會告訴你收入,但是你可以通過一些其他渠道來判定客戶的收入。來自於農村的,穿著看起來像工薪階層的,手上長滿老繭的可以推薦定期存款。相反,來自於城市,衣著光鮮的,看起來像公司白領的,可以推薦理財。

通過這種維度,關鍵是來判定這個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以及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

農村的人一般接受程度較低,工薪階層幹體力活的人賺錢相對困難,往往不願意承擔太多風險。城市的人因為對銀行產品瞭解較多,公司白領工資收入較高,願意拿出小部分風險去獲得更高的收益。

收入越低的人,越不願意購買理財,收入越高的人,更願意嘗試理財。

三、看資金

理財資金五萬元起,現在很多銀行的理財已經降低了門檻,開始一萬元起。基本上對於老百姓來說,理財和存款在門檻上已經沒有了區別。

客戶來銀行存款,拿的錢可能不是他的所有資金,但對於大部分客戶來說那是他的大部分資金。擁有的資金越多,抵抗風險的能力也就越高,從而也會提高自己的風險承受意願。

拿著5萬元以下的資金來銀行的,可以推薦定期存款,拿20萬以上來銀行的,可以推薦理財。

資金越多越的人越願意買理財,資金越少的人越願意存定期。

總結:

通過年齡、收入、資金三個維度基本就可以判定這個人會買理財還是辦理存款。風險承受能力高的人,願意買理財風險承受能力低的人,願意存定期。而風險承受能力的高低是由客戶的見識、收入的高低、和資產的大小來決定的。


銀行研究僧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是銀行或者其它的理財顧問經常會給客戶說的話。事實卻是是這樣,比如銀行的理財產品多數有4%~5%的年化收益,但是定期存款只有2%~3%的收益。常理來說我們肯定會選擇收益高的理財產品的,但是為什麼多數人都會中意3%左右的定期存款呢?難道是他們不想賺更多嗎?

1,資金不夠大。

很多人之所以不選擇收益高的理財產品是因為資金不夠大,銀行確實有4%~5%的理財產品,但是是有門檻要求的。超過4%年化收益的理財產品門檻基本都在5萬以上,而有5%年化收益的理財產品門檻估計要在10萬以上甚至更多。現在的有大額存款的多數是老年人,年輕人都是一身債務哪有那麼多錢去買理財呢!門檻高拒絕了多數想買銀行理財的投資者。

2,方便度不夠高。

有這麼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必然是有時間限制的,比如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限制時間越長那麼其方便程度就會越低,對比網絡理財多數的年輕人自然會選擇網絡理財。網絡理財隨時可取,即便是活期存款也比銀行的高的多,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也並不比銀行查,而且時間也會相對比較短。對於年輕人來說,微信,支付寶的理財產品更有吸引力,所以就不會選擇銀行的理財產品了。

3,害怕。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銀行理財坑害了不少的老年儲戶。本來說好的是存款,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變成保險了。這樣的事情我想大家都聽說過甚至在我們的身邊就發生過,為了獲得那一點的高利息不少的老年人都被欺騙過。各大銀行都有自己的保險公司,業務員為了衝業績隱瞞事實欺騙了不少的儲戶。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原因,寧願少賺一點也不要冒那種血本無歸的風險。


投資觀


定存利率確實不高,官方定的是2.75%,兩年到五年都是。但是實際上,完全是不同的。

最高的已經超過4%了,和理財有一拼了。

如果利率差不多,那肯定定存保障比理財更高一些

《存款保險條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這一限額高於世界多數國家的保障水平,能為我國99.63%的存款人提供全額保護,可以說是很好的保障了。

與之相反的,理財由於資管新規的推出,保障大不如前!去年實施的資管新規對居民的最大影響就是打破理財產品剛性兌付,也就是說,理財產品今後不再“保本保息”。甚至貨幣基金都要打破剛性兌付了!

一個是推出存款保險,一個是打破剛性兌付,一進一退之間,對保守投資人而言,肯定選定存啊!

定存尤其對老年人很有吸引力,比如我爸,動不動就存定期,利率和理財差不多,而我呢,基本上就是理財,因為流動性會更好。

一個是追求安全性,一個是追求流動性,各有各的客戶群體。


趙冰峰財經


世界上最難改變的就是一個人的思想,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定期存款三年期利率為2.75%,而不去買銀行4.2%的定期理財呢?關鍵還是思想,這部分人都是50-70歲之間,他們的思想就是存款最安全,理財都是假的,騙人的。因為他們那個年代根本沒有理財這兩個字,都是存款儲蓄。都六七十歲的人了,你讓他改變的思想,有多難呢?再說了,他們拿一本存摺,就存定期,他根本不理會理財產品,都不懂什麼叫貨幣基金,你和他解釋他也不聽。

任何產品都有一定的人群,所以我們就不要再去糾結那麼多為什麼了。總有一些人喜歡這種理財產品,那是一個時代的印證。就好比,現在很多老人就用老人機,你說智能手機不比老人機好用嗎?關鍵老人不會用,也不必要用,就拿來打電話就可以了。

再者,銀行喜歡你定期存款,因為定期存款,銀行收益最大化,特別是一些老人,銀行大堂經理就喜歡推薦定期存款,不推薦理財產品的。


雪之道理財


定期存款與理財有區別,不能說理財一定就好於銀行定期存款,也不能說銀行定期存款一定好於理財,這是一個各執所需、意見不同的兩種產品。

銀行定期存款的安全係數高,就算是銀行破產、倒閉,還有著50萬元以下的賠付儲蓄保險。但是,理財沒有。從風險性上講,銀行定期存款的風險性要低於理財,並且理財產品如果出現風險,並不會進行賠付。

因為風險不同,很多投資者中意2%-3%的銀行定期存款,而不中意4%-5%的理財。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認知不同。很多投資者的投資理財意識還停留在2000年以前,或者說是金融理財產品不豐富的時代,所以進而專注進行銀行定期存款理財。這也是一部分原因。

但是,從現在理財產品以及等級劃分來看,產品很是豐富,並且也十分快捷,有的產品動一動手機就能實現理財。並且,銀行理財產品,銀行也做出了風險等級的劃分,通常標識為:低風險、中低風險、中等風險、中高風險與高風險。低風險、中低風險,雖然風險係數高於銀行定期存款,但對本金的風險很低,甚至說沒有什麼風險。怎麼講?低風險、中低風險主要投資渠道為貨幣類投資,像銀行儲蓄、大額存單、保險理財、貨幣基金、國債、逆回購等,風險很低。

也有可能是因為對理財產品的認知不夠,所以造成更多的投資者中意2%-3%的銀行定期存款而不是4%-5%年化利率的理財。

金老師認為,單一選擇較高年化收益率的理財或者選擇銀行定期存款,並不合理。銀行定期存款的優點在於安全係數高,缺點則是年化利率低。而理財產品的優點在於年化利率高於銀行定期存款,缺點則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將兩者進行搭配,一部分資金進行銀行定期存款,而另外一部分資金進行理財投資,這樣既能夠提高年化收益率,也能降低風險係數。


厚金說


很多老百姓都喜歡將閒錢存在銀行吃利息,而不是選擇買理財產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而定存的收益是固定的:

根據2018年央行出臺的資管新規規定,任何理財產品都不得承諾保本保息,也就是說,購買理財產品你就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可能收益很高,但也有可能會損失本金,而銀行的定期存款雖然利率不高,但起碼本金很安全,而且還有一定的利息收入,所以很多人都寧願做定存也不買理財產品!

二、理財產品的名聲不好,很多人都反感:

買過理財產品的人都知道,很多理財產品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如果你長期持有某隻理財產品,到頭來換來的不僅沒有高收益,而且本金還出現虧損,這種心理落差是很難受的,尤其是那些之前一直做定存的老年人來說,更是如此,再加上,理財產品有很多騙局,騙人的套路花樣百出,所以,很多人都對理財產品沒有好感,聽說理財產品就直搖頭!

另外,從風險偏好來說,購買理財產品的人一般都屬於穩健型的投資風格,而如果要談穩健的話,理財產品肯定沒有定存穩健,所以,二者比較而言,追求穩健的投資者更偏向於做銀行定存!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震驚!!!!銀行來了一群“傻子客戶”,放著高收益的理財不要,卻選擇了低收益的定存。

01 知曉率

雖然我們一直在談理財,在談收益的問題。可是事實上國內真的還有一大批人都不會理財,不瞭解理財。去了銀行只會去存定期,好不容易有人找他們買理財產品居然還是保險業務員,上當之後更加不會去存理財了。


特別是農村百姓,只知道埋頭掙錢,對於錢生錢那就是存銀行定期了。根本都不知道還有理財,那就不可能去做4%到5%的理財啦!

02 風險承受

上面不知曉有4%到5%理財的人就有一部分了,而還有一部分知曉有收益高一點的理財產品,但是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們這個是不保本的理財,他們就不敢買了。

雖然理財虧損的可能性很小,但是銀行的工作人員也不能承諾這就是保本的理財,因為這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而我們很多人的錢都是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即使不能多拿多少利息,也不能本金都不保障啊!風險承受能力很差,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即使知曉有4%到5%的理財產品也不會去申購,而是把錢放在定期裡面拿肯定會有的收益。

03 資金額度

還有一部分人,知曉有收益高的理財產品也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但是資金額度卻不夠進行申購。因為銀行的理財很多都是5萬起投,10萬起投的,一下子拿不出來這麼多錢。

那就還是老老實實的存在銀行定期拿固定的利息好了。

綜上:這群人真的傻嗎?不是,只是他們的錢掙來不易,不能承擔一點風險。上面三種情況就讓好多人都選擇了定期而不是理財產品。


掙錢不易,將本求利。我是@易將學財,感謝閱讀!!!

易將學財


這是一道選擇題,而不是一道判斷題。定期存款更穩定可靠,理財不要獲益更高,如何選擇是沒有對與錯之分。另外,目前4%以上利率的定期存款也有很多。

風險認知與儲蓄思維

銀行理財產品一般劃分為PR1級到PR5級,分別是謹慎級、穩健級、平衡級、進取級、激進級。5個等級風險程度依次升高,銀行一般只會發售PR1-PR3級的理財,即風險比較低的產品。

雖然中低風險理財產品還是很安穩的,但是不承諾保本的,這就讓很多客戶不放心。而且風險越大預期收益率越高,風險越低預期收益率越低。如果按照風險等級劃分,定期存款屬於R1等級,是風險是最低的。

另外,中國的儲蓄水平是全世界前列的,所以我們國家2008年以後經濟會快速的崛起,這個和我們的儲蓄思維也有很大的關係。

部分銀行定期存款利息與理財產品持平

我國的存款利率最後一次調整是2015年10月24日,但是各銀行的實際利率可在央行基準利率上進行自主浮動,目前大部分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可以達到2%,三年期可以達到3%—3.5%,五年期可以達到3.5%—3.8%。

另外,銀行為了吸引固定長期並且大額的存款,往往對定期存款利率有很大優惠,2015年專門推出了一種存款產品——銀行大額存單,優惠利率比基準利率高出40%—55%,利率能達到3.85%—4.2625%。這個利率並沒有比理財產品低多少。目前大多數一年期的定期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也就在4%左右。

信息受阻,金額受限

很多理財產品都是有銀行或其專業理財的子公司不定期發行的,信息難以做到大面積普及,而且理財產品都是有限額的,一些好的理財產品非常搶手,很難買到。

另外,理財產品門檻條件很多多,比如起步10萬、20萬、50萬,甚至上百萬。很多人是沒有足夠的積蓄去購買的。

所以在投資信息受阻、資金又很有限的情況下,銀行儲蓄就是首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