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在农村有种潮流叫“的确良”,为何现在不流行了?

玲子育儿


“的确良”是七八十年代少男少女的必备时尚潮流,是那个年代精致生活的标配品。

记得我在八十年代末期当裁缝学徒的时候,跟随师傅上门帮主顾家做衣服,当年农村人家岁数大点用的都是自家纺自家染的棉布,我们老家叫“老布”,也有叫“土布”的,而给年轻人和小孩用的面料就是“的确良”比较多,后来还有“涤卡”。

“的确良”其实就是涤纶面料,它是一种从石油,煤炭中提炼合成的纤维原料。我们现在用的学名就是“聚酯纤维”。现在我们很多这种涤纶成分的面料因为工艺的改进,性能有很大的改进。但当年的“的确良”的确不会凉,透气性非常差。不过当年之所以能流行起来。主要还是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的原因,本来大家都清一色的穿着粗布粗衣,而且还经常穿着补丁的服装,突然有一种耐磨,平整光滑的面料出现,更关键是那个什么都需要凭票的年代,唯独“的确良”很容易买到,自然就在那个年代出现一种流行了。

不过“的确良”面料的出现,确实改变了国人心目中衣服仅仅是防寒保暖,遮羞蔽体的观念,当年很多年轻人就用“的确良”展现自己的青春年少。记得我当年学徒,师傅第一年给我的奖励就是一段“的确良”的布料,后来我自己做了一件当年最流行的军便装。因为我们那个年代兄弟多,像作为老小的我基本都是穿哥哥们穿不下的旧衣服,很多还都是有补丁的衣服。当年能有一件属于自己的“的确良”军便装,穿上确实神气了很久。

现代年轻人对“的确良”的确不知道是什么玩意了。之所以“的确良”如今不再受欢迎已经“凉”了,主要还是科技的进步。新型面料出来太多,像棉、麻、丝绸、毛呢等各种品类的原料层出不穷,这些面料无论在透气性和功能性等很多方面都优于“的确良”,以至于让曾经辉煌一时的“的确良”风光不再。

“的确良”面料退出历史舞台,也说明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高科技新型面料的不断涌现,服装面料承载着更多的个性和时尚以及其他功能,人们的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多。“的确良”这三个字已经成为70后80后一代人怀念的名称而已。

我是裁缝方师傅,希望我的分享能给您带来帮助!如果您是70后80后,是否也同我一样有“的确良”的怀念情结,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裁缝方师傅


的确良,的卡,凡尔丁,毛毕几。是当年多少人觉得是由奢侈而一成为流行的布料,人们舍弃天然原料裁制的衣物(棉织,丝质,麻料,毛纺)而追求它,有件的确良穿身,那简直不啻于仙人的霓裳羽衣,帝王的金缕玉衣。

有个真实的故事,我邻村有个人在解放前去了台湾。80年代初,大陆和台湾关系缓和。有人从台湾来大陆寻亲。这人从台湾回来,见到乡亲们穿的都是棉质衣服,回去就说。我们家乡的人现在很富裕,人人穿的都是全棉织品的衣料。而那时候台湾的确很富裕。工业纺织业也很发达,化纤纺织做成的衣料都比较便宜。而棉麻却成了奢侈品。而当时大陆。我们农村的人绝大多数穿着都是自产自销的棉布衣料。在这个台胞眼里。满大街走的乡里乡亲个个衣着光鲜。

如今随着工业化工的发展,纺织品丰富多样,衣料千万种走上市场,眼花缭乱,人们走过饥饿的年代,由结实耐用追求到舒适美观,又开始返璞归真。棉毛丝麻又成为人们的新宠。的确良的确凉了。但它仍然是我们七八十年代的最美好的记忆。


梦里飞度


七八十年代,在农村有种潮流叫“的确良”,为何现在不流行了?



“的确良”这个名字取得够直接的,一点都不委婉含蓄,就是这么优秀。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能穿上一件的确良做的衣服,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那个时候的确良不是所有人都高攀得起的,一般只在结婚嫁娶时,能买上一件的确良的衣服裤子,结完婚后就放在柜子里也舍不得穿,只在逢年过节、走亲戚时,才舍得拿出来穿一次。

七八十年代的工业不发达,特别是制造业,我记得那时候还有供销社,类似于现在的超市。再说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的确良也不是谁都可以买的,第一要有布票,第二要有钱,即使你有钱没有布票,你也买不到。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买什么都需要票,买粮食要粮票,买布要布票,那个时候,我记得最多的还是花布,很畅销,我姐她们都是买布回来自己做衣服穿。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什么曾经很潮流的的确良为什么不流行的呢?

答案很简单,早就已经有比的确良还好的布料出来了,就像现在的手机换代一样,新款出来了,谁还去买老款,一样的道理。

我出生在70年代的尾巴,对七八十年代的事还是了解一些的,那个时候流行中山服,后来又流行喇叭裤,花衬衣,这些都是七八十年代的潮流标志,所以现在我们经常看见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穿的花花绿绿的,因为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就流行这些东西,这就是代沟。



曾经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的确良,早已经被现代的纺织业拍在沙滩上了,的确良就是一些中老年人的回忆。

山里优果


七十年代,的确良是做衬衣的新式布料,它是化纤混纺产品,易洗易干,不会有皱纹,特别是男式衬衣衣领平整挺立,如果再配上领带,非常漂亮,一改过去棉布衬衣皱巴巴的形象。那时候,的确良产量有限,别说农村,城市里也属于紧俏商品,很难买到。记得我第一次购买的确良布料,就是托朋友在另一座城市用全国粮票在黑市换的工业购买券,才买回来的。那年月,有一套的确良的衣裤,也算是很前卫时尚的。后来又生产出的确卡其布料,用于做冬季的衣裤,也是很受欢迎的。以前部队的军装都是棉布缝制的,后来也改成的确良的了,可见当年是多么受欢迎。

的确良是化纤和棉纱的混纺产品,化纤含量太高,也就带来了很多弊病,主要是不贴身不透气,所以后来有人戏称的确良是的确热,还有易燃,抽烟的人特别容易烫出小洞洞,个别人皮肤过敏等等。所以多年以后,多少人还是觉得纯棉面料好,特别是贴身内衣,几乎完全回归了纯棉制品。


顺其自然天命不可违9


我是60后,我生长在广西桂林下面的一个县城里,在我十来岁的时候,那时候物质很贫乏,很多东西都是凭票供应,那时我外婆在广东铁路工作,因为我家比姨家困难,外婆就邮寄了的确良布料给我们,妈妈是裁缝,帮我做了一件紫色花的确良上衣,周围的人羡慕死啦,当时我的心里那个美呀,现在还记忆犹新。因为历史的原因,有一次我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求学,有一个女老师看见我穿着的确良,打扮和气质与当地的学生不同,对我很有好感,当时学校的条件很差,都是睡连铺,许多的学生头上都有虱子,她让我与她同吃同住,让我很是感动,虽然仅仅在那度过了两个月,但却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从那里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才有了后面的工作,这辈子都忘不了那段时光,祝这位好心女老师一生平安!


郭莲323


七八十年代的的确良衬衫和黄毛皮鞋可是我们童年时两个最最甜蜜的记忆。现在的的确良依然流行,只不过已经全然改头换面,以全新的面孔示人了。




一,那时候的的确良衬衫是新婚男女的标配,家里面配不起的,会向邻居借。

那时候谁家小青年有件的确良衬衫穿,那就是有钱人!

记得我们家是经济户,在外工作的父亲你是人们眼中的有钱人。当时候家里的自行车和父亲的的确凉白衬衣,还有那双黄毛皮鞋,几乎是村里年轻人们的公共租赁品,有时候新郎借,有时候伴郎借,还有的时候是出去相亲的时候借,或者重要场合走亲戚的时候也要借,借得次数多了,几乎自己都没有机会穿了。

二,那时候的的确良非常的受到人们的欢迎,是因为的确良面料有着棉布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主要是因为相比起传统的棉布来,的确凉面料平整不易皱又耐磨,不易掉色,看起来总是新的。从前的时候人们以棉布为主,不耐磨,破破烂烂的补丁就给人们画上了穷的像,可是的确良把这一切都改变了,一件衣服穿上好几年依然是新的。另外就是物以稀为贵,刚刚时行起来,一切都那么美好和新奇,虽然的确凉不透气儿,但新的东西就是美好的,总会流行一段儿时间。

三,的确良的成份其实就是化学纤维,有时候掺一些棉纱进去,就是混纺了。

无论是七八十年代还是现在,这种混纺材料都是大量存在的。只不过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新型面料克服了以往纯棉布和的确良这些东西的缺点,而综合了这些材料的优点,生产出来透气性强,上身感觉又特别舒服的新型混纺面料。

现在人们物质生活及其丰富,不再看重表面光鲜,而更讲究返璞归真,喜欢蚕丝,纯棉,竹纤维等等这些天然的材料了。但这些天然的材料依然存在不耐磨,容易脱色的毛病。如果加上化学纤维,成为混纺材料,这些缺点就能克服了,还能兼有了透气舒适的新优点。

四,事物总在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中逐步提升。我们的衣物面料也是如此。现在的面料越来越多样化,但却离不开天然的和化学的两种本源。

虽然看起来的确凉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其实这种化学面料一直都存在,只不过与时俱进,总是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任由大家选择罢了。

的确凉起源于广东地区的“的确靓”,流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但却会长期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只不过它也会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

的确良衬衫你也穿过吗?你现在喜欢穿不易皱的混纺?还是易皱舒服的纯棉麻或者天然的蚕丝呢?下边这样的牛气你也有过吗?


村姑说村事


提起“的确良”三个字,思绪马上就回到七十年代末期了,那个时候刚刚结束供给制,衣服也不再是蓝、白、黑领导的主打色了,尤其是的确良的出现,更是让大家爱不释手,因为它又轻又薄、颜色鲜艳还不褪色,所以一上市就供不应求了,那真是有钱都买不到,尤其是颜色好看的布料更是难求,我记得我爸系里有一个老师家是上海的,他每年寒暑假都要回去探亲,那时候上海衣服的样式绝对是领导全国的好东西,然后大家就都拜托他从上海买衣服,他又是一个脸皮薄的人,所以就有求必应,结果有时候他甚至要给二三十人带衣服,回来时行李都超重了!当他大包小包的扛着一大堆衣服回来时让铁路警察当成二道贩子了!后来还是校领导派人去把他接回来的!把一个特别帅气的小伙子累的灰头土脸狼狈不堪!我还记得他给我爸带了一件的确良衬衫,给我妈带的是一件的确良的连衣裙,都非常合身。从那以后大家都不好意思让他带衣服了,但是他非常热心,我记得我爸想买一件大衣,但是一直没遇到可心的,他寒假回去探亲时看到上海有卖人字呢大衣的,他觉得非常适合我爸穿,就给我爸拍了一封电报,说了那件大衣的款式,问需不需要带回来,我爸给他回了一个电报告诉他买,他回来时背回来的,那大衣可沉了!那时候人和人之间的感情真的很纯真!好怀念那个纯真年代!


天河水29209501


说起“的确良”,这是一个时代的回忆,一个时代的潮流。在六七十年代,身穿”的确良“,回头率爆棚,它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身份的像征。记得我七岁过年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件”的确良“,我连穿了五天,不舍得脱下来,太好看了,同学都很羡慕我可以穿上”的确良“的衣服,那种自信的炫耀油然而生。随着时代的改变,”的确良“已经不再流行了,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来说说我的见解。

时代局限造就”的确良“的流行

在六七十年代,由于经济条件低下,物资匮乏,“的确良”的质量在那个年代非常好,耐磨,轻盈又时尚,一时开始兴起,包括结婚,过年或者送礼等,能拥有一件”的确良“是真心不错。在我们家,那时候家里特别穷,我家有四个兄妹,就是这样轮流穿,大哥穿不下给二姐穿 ,二姐穿不下给三姐穿 ,三姐穿不下再给我穿,那一件”的确良“经历了10年之久,也就是正迎合了那句老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看着爸妈的结婚照,穿的就是“的确良”的衣服,他们回忆是非常漂亮时尚,而今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是有点“土”。一个时代流行一款,现在是流行穿得越来越少,那时候"的确良“是非常正统的,从头到脚不露肉。

”的确良“谐音是”的确靓“,由于广东兴起的,因为粤语经常可以听到”靓仔,靓妹“等叫法,这种布料是用涤纶纺织物构成,而又加上不用粮票来购买,从而加大了它的流行,一时之间火遍全国。但”的确良”并不是“的确凉”,它真的不凉,在那个年代,大家只要能穿上新衣服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会管透不透气,凉不凉爽之说。

“的确良”为何现在不流行呢?

1、穿衣款式变化

随着现在社会潮流眼光的变化,不再是规规矩矩的穿着了,相反正是标新立异的时候。而”的确良“在现在的眼光来看已经是”土“的级别了,所以不流行也是很正常的。

2、衣服面料

以前的”的确良“是用涤纶纺织物组成的原料,而今新型的衣服面料已经发生大的变化,防皱,舒适式及透气度都是在考量范围内。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家的眼光也开始随着潮流走,不再是规矩穿着的年代,个性化的追求是大家的选择,不仅要质量好,还要美观时尚。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期待您下方留言补充。


农事农忙


我记得小时候在家里,衣服都是母亲自己买布料拿回来做的。我们那时候是80年代,已经改革开放在供销社里面可以买到布料。父母亲说,他们当年的时候根本买不到布料因为是凭票供应的而且农村也没有钱去买这些东西,很多衣服的原料都是麻布,而且不少人会自己织布。

在70年代到80年代,农村最流行也是最时尚的布料,就是的确良。一般只有过年的时候,小孩子才会得到一件新衣服。那时候母亲会用他陪嫁过来的缝纫机给我们做衣服。如果能够用的确良布料做的话,那就是相当有钱人家,日子过得很好才会有的。

那时候流行的确良,是因为当时的物质水平比较低,老百姓比较穷,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落后。现在不流行,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的衣服已经成为了老百姓日常消费的选择,反而的确良,不再受别人的欢迎和重视,因为很多更加舒适更加柔软,更加轻便的材质衣物已经出现。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当然的确良成为了历史,这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它鲜明的特征,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产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确良最时尚的产品,而现在他却被人们遗忘。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如果你喜欢我答案的话,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感谢您的阅读。


三农有理


七十年代,那是农村呀,城镇刚刚兴起的确良的,我从74年上中学开始的确良,到78年上大学就不穿了,但那时穿的也主要是化纤的。78年上大学,做了一套布料衣裤,就穿了一学期,连长个带抽水的就不能穿了。七十年代农村不富裕,真穿不起化纤的,穿的还都是纯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