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水滸傳》梁山大聚義時,一百單八將進行大排名,所有好漢按照石碣上的順序,依次入座。武藝高強、屢立戰功的病尉遲孫立排在第三十九,沒能進入三十六天罡系列。不僅如此,在梁山大分工時,武藝明顯不如孫立的鎮三山黃信,卻被任命為十六小驃騎兼遠探出哨頭領領班,孫立連這個以武功排名的職位都沒撈著。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從孫立的排名、職位兩個方面衡量,確實都偏低了。因而,病尉遲的排名任職問題現在似乎成了《水滸傳》一大熱點,引發了十分激烈的討論。但是,無論怎樣辨析、解讀,立粉和立黑都不能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為我們太糾結文本表面的故事,沒有從施耐庵的曲筆深意中去討論孫立的排名任職問題。

其實,孫立排名職位低,並非宋江故意排擠打壓,也不是孫立武功戰績不夠,而是另有其他原因。假如我們透過文本看真相,孫立排在地煞第三名,被幾乎沒有什麼用處的朱武、黃信力壓,原來是施耐庵藏著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歷史真實。瞭解了其中的緣故,不僅不會為孫立叫屈,反倒會為施耐庵擊節叫好。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孫立原本鐵定三十六天罡人物

施耐庵以《大宋宣和遺事》做藍本創作《水滸傳》,這一點是公認的定論。這部筆記體野史中,有一份梁山三十六人名單,這份名單大概就是梁山三十六天罡的藍本人物。鑑於篇幅,此處不羅列這份名單,只簡要講一講其中與梁山三十六天罡的不同之處。

這份名單中,有鐵天王晁蓋、病尉遲孫立、摸著雲杜遷,還有一個綽號叫“火船工”的張岑,這幾位,最後都沒有出現在三十六天罡之中。其中,晁蓋被摒出一百單八將之列,孫立、杜遷則從三十六人名單中劃去,打入地煞系列。諸如李海、李進義、穆橫、張岑、阮進、關必勝等等,人名也與梁山好漢有差異。除此之外,解珍、解寶、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都不在這份名單之中,張橫的一丈青綽號給了扈三娘,自己被改做“船火兒”。

在這部筆記體野史中,病尉遲孫立赫然名列三十六人名單。而且,他還有一段非常傳奇的故事。這段故事說的是,孫立與楊志、李進義、林沖(一做林銶)、王雄、花榮、張青、徐寧、李應、穆橫、關必勝都是朝廷指使,他們結為兄弟,一同去押運花石綱。返程時,不知何故,孫立一個人掉了隊。於是,青面獸楊志便在潁州(今安徽阜陽境內)等候孫立,其他十人回京交差。

楊志在潁州等了很久,不見孫立趕來,又遭遇大雪天氣,進退不得。楊志花光了盤纏,不得已拿出一口寶刀變賣。由此,便引發了楊志因賣刀起糾紛,當街殺了一個二少後生。因為殺人,楊志被判充軍僺州(今豫北境內)。押解途中,孫立趕到。孫立一見楊志做了囚徒,便趕緊回汴京,聚齊十一個兄弟趕往僺州途中,殺瞭解差,救出楊志,一同去了太行山落草。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後來,晁蓋劫了生辰綱,上了梁山,便邀請太行山的十二個兄弟入夥。孫立等人接到邀請後,立即來到梁山,加盟了鐵天王晁蓋的隊伍。過了一段時間,晁蓋去世,宋江才因殺了閻婆惜,從鄆城縣上山入夥。宋江在逃跑途中,躲進了玄女廟,得到了一卷天書。憑藉這卷天書,大家推舉宋江做了寨主。

從這段故事中看,孫立不僅是三十六天罡的原型人物,而且,也是梁山的元老之一,比宋江的資格還老。因而,在這份名單中,孫立排名第二十。

其實,施耐庵寫梁山三十六天罡,主要參照的是另外一份名單,即南宋畫家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畫贊》。這份名單比較接近《水滸傳》三十六天罡,其中,只有入雲龍公孫勝、豹子頭林沖不在名單之列,其他大部分梁山三十六天罡都在龔開的畫贊名單裡榜上有名,只是極少數好漢的綽號、名字有點差別而已。

這份名單同樣有病尉遲孫立,而且,排名第九,相當於《水滸傳》小李廣花榮的位置。假若施耐庵完全按照這份名單排名,孫立就是梁山領銜八驃騎的武功高手了。這樣的排名,大概立粉們便沒有話說了,孫立的問題也就不會成為熱點了。從《水滸傳》中的孫立看,他似乎具備這樣的實力。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估計,施耐庵當初排名時,大概也考慮將孫立安排在這個位置上,畢竟兩份名單中都有這麼一號人物。所以,當花榮佔據這個位置後,施耐庵給孫立增加了一門武藝,此人的箭法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一定是通過權衡之後,公孫勝被寫成了道術高強之人,是梁山替天行道的總監軍;林沖又要肩負逼上梁山、弒殺寨主改變梁山命運的重任,這兩人就得進天罡系列了。於是,在解決掉晁蓋問題後,就把孫立擠進地煞行列了。

按說,兩份名單中都有孫立的名字,病尉遲又是有故事的人物,上梁山時間也很早,無論如何也是鐵定的三十六天罡之一啊。即便是施耐庵要把公孫勝、林沖調入天罡系列,把誰擠下去不可以?而且,無論擠掉誰,在寫這個人物時,少給點筆墨就搞定了。

施耐庵不僅偏偏擠掉了孫立,還沒少給他寫故事,還把他的武功寫得很高強。《水滸傳》中,孫立不僅槍法了得,鞭法也幾乎與呼延灼相當,箭法還很不錯。這豈不是在氣人嘛,這麼厲害的人,你施老先生為何把他打入地煞系列,還要被兩個幾乎沒用的人壓制著呢?!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孫立的戰績夠不夠天罡資格

以上講的是孫立的歷史藍本,此人原本就是各路大神早就認定的三十六天罡,以《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畫贊》論,施耐庵是沒有理由將這個人排擠出天罡系列的。

擠出來便也罷了,給點補償,不再重點寫他就是了。杜遷被打入地煞,《水滸傳》中便沒有了他更精彩的故事,但施耐庵以第一任梁山寨主這等高額代價,回報了杜遷。同樣,晁蓋也在施耐庵的筆下成佛了,托塔天王其實就是北方多聞天王,佛教四大護法之一。孫立的遭遇就慘了,不僅排位、職務都很低,而且,還有被當做八驃騎用,給梁山立了不少功勞。打仗有他的份,論功排名卻輪不著他。

孫立在施耐庵的筆下,原本是登州兵馬提轄,出場時,此人就顯得很不一般。施耐庵寫道:

孫提轄下了馬,入門來,端的好條大漢,淡黃麵皮,落腮鬍須,八尺以上身材……。射得硬弓,騎得劣馬,使一管長鎗,腕上懸一條虎眼竹節鋼鞭,海邊人見了,望風而降。

有的好漢上山之前寫得很威猛,上山之後然並卵。孫立不一樣,出場時氣場很足,上梁山後也是英雄了得,屢立戰功。這一點,與他的直接上司鎮三山黃信形成了鮮明的反襯。

孫立十分的講義氣,完全符合梁山義字當先的人品個性,可謂“又紅又專”的梁山造反好漢。為救弟媳顧大嫂的兄弟解珍解寶,捨棄提轄不當了,聯合登雲山草寇劫了大獄,直接奔梁山而去。這等人物,不比魯智深、武松差多少。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孫立尚未到達梁山大寨,就在石勇的酒店裡瞭解到了宋江兩次攻打祝家莊不利的情況。聽完石勇的介紹之後,孫立哈哈大笑,說祝家莊的教師爺鐵棒欒廷玉是他的師兄,兩人無論武藝、個性都是知根知底。於是,孫立獻了一計,自報奮勇去祝家莊臥底,與梁山裡應外合打下祝家莊。

吳用採納了孫立的建議,因而,非常順利的打破了這個朝廷堡寨。孫立尚未進入聚義廳,便立下了很大的功勞。這件功勞之大,恐怕梁山其他武將中沒有幾個人能及。

攻打祝家莊是梁山主動出擊的第一仗,也是宋江確立梁山實際領導者的開山之作。從這一仗開始,梁山在宋江的率領下,將戰事步步升級,下一仗打的就是與朝廷高俅有非常密切關聯的高唐州。然後,將高俅派來的呼延灼殺得片甲不留。打青州則是直接把戰火燒到了宋徽宗的臥榻之側,慕容貴妃的哥哥青州知府慕容垂死於秦明的狼牙棒下。

是以,祝家莊之戰是宋江及梁山好漢反官府、反朝廷、反宋徽宗的奠基之戰,也是梁山步步走向強大的重要起點。因而,孫立的功勞不僅限於打下一座祝家莊,其臥底的意義對於梁山而言非常深遠。

然而,在大排名時,孫立竟然還不如被他解救出來的,功勞、武藝都不及他的解珍解寶兄弟。這就大有蹊蹺了。

此後,孫立參與了攻打高唐州、抗擊呼延灼、聚義打青州、一打曾頭市、兩打大名府,凌州接應關勝等大小戰役,屢立戰功。就憑這些履歷,孫立完全具備進入天罡系列資格。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孫立為何沒有進入三十六人大名單

以戰績、履歷來衡量,尤其是那解珍解寶兄弟做參照,孫立沒進三十六天罡,確實不能令人信服。在讀者的眼中,孫立被打入地煞嗎,大致有這樣幾條主要原因:

孫立背叛欒廷玉,是不仁不義之舉,因而招致宋江嫉恨。這一點很有點道理,梁山好漢以義氣當先,當然是不能背叛出賣的。何況,宋江非常喜歡欒廷玉,說他是條好漢,假若欒廷玉沒死,宋江一定會說服他上山。那麼,此人肯定就得佔據天罡一個席位了。本來是給欒廷玉留的天罡席位,孫立攪局,自然也別想頂替師兄了。

其實,梁山好漢在上山前充滿了相互挖坑、出賣與背叛。最著名的就是吳用設計逼晁蓋上梁山,林沖滄州道出賣魯智深,吳用、李逵砍死四歲小衙內,坑害朱仝……簡直是不勝枚舉。因為,這些人都是妖魔,需要在梁山改造然後“還道”,出賣、背叛不足為奇。況且,孫立做臥底,是兩軍交戰,間諜、情報戰無所不用其極,有什麼好指責的?

關於欒廷玉,此處說一句題外的話。綠野老道讀過一個很早的版本,宋江當時說的話是“只可惜走了欒廷玉那個好漢”。正因為此,梅本《水滸傳》、《蕩寇志》等一些續書都讓欒廷玉重出江湖。想必,宋江在祝家莊說的這句話,也是存在版本問題的。

所以,宋江因為沒有得到欒廷玉而嫉恨孫立,在大排名時打壓他,這條原因恐怕不能成立。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孫提轄是登州系,不是宋江的嫡系,被分化瓦解。這是一條不太靠譜的理由,是脫離文本製造的“水滸陰謀論”的一部分。這條理由說的是孫立率領登州劫獄隊伍上梁山,並沒有先找宋江,破壞了宋江的規矩。很多好漢上梁山,當著晁蓋的面都說是投奔宋江的,孫立卻先去了梁山,一點都不給宋江面子。

而且,登州繫有孫立兄弟、顧大嫂、解珍、解寶,以及登雲山的鄒潤、鄒淵叔侄,實力還是比較強勁的。所以,宋江記仇且擔心,便把解氏兄弟留在天罡系列,把登州系頭子打壓到地煞之中。於是,這個派系被瓦解,宋江取一心腹大患,為順利招安搬掉了一塊絆腳石。

宋江這麼做不怕梁山好漢造反嗎?除了登州系,還有三山系、晁蓋系……如此明目張膽的搞分裂,宋江還能坐得穩寨主之位?梁山好漢豈不是都變成了無知、白痴,任由宋江玩如此拙劣的陰謀而仍然擁戴宋寨主?抹黑宋江不要緊,切不要太低估梁山好漢,連同一百零七人全部黑掉了。

孫立武藝不夠高強,達不到五虎八驃水準,進入地煞很正常。這一條理由是最受爭議的,孫立的武功到底有多高,是不是能夠達到五虎將八驃騎的水準,還真的不好下結論。從書中描寫的情況看,孫提轄有過兩次出場單挑的記錄,其中,一次是假打另一次也有疑似假打嫌疑。

在祝家莊做臥底時,為了把戲演足,孫立替祝家莊出馬迎戰梁山隊伍。宋江陣中,拼命三郎石秀出馬,挑戰孫立,兩個打了五十個回合,孫立就把石秀活捉了。這場廝殺之後,施耐庵在書中交代:“看官聽說,石秀的武藝不低似孫立,要賺祝家莊人,故意教孫立捉了,使他莊上人一發信他。”於是,有讀者得出結論,孫立的武功上限是石秀,而石秀僅僅排在十大步軍頭領的倒數第三位,肯定不如前面的魯智深、武松,比劉唐、雷橫、燕青、楊雄要差一點,是進不了八驃騎的。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這個結論很有說服力。但是,施耐庵說的是“不低似”,而不一定就是“高於”,孫立、石秀的武藝應當是同一水平線上的,真打一場,也是平局。那麼,在梁山一流高手、超一流高手中,誰又能打贏誰呢?就連林沖、呼延灼這樣的五虎將,以及花榮、徐寧、楊志這樣的“強彪”,都是平局大師,石秀、孫立戰平,一點都影響這兩人進入一流、甚至超一流,至少準超一流的武將行列。

孫立大戰呼延灼,三十回合戰平,大概就能說明,超一流戰將之間難分勝負,“不低似”這三個字不能降低孫立、石秀的武功水平。但是,呼延灼、孫立這兩人只打了三十個回合,按照施耐庵五十個回合的平局的上限,孫立定位在準一流戰將線上,恐怕比較合適。這樣,孫提轄至少可以擠掉穆弘,進入八驃騎。假若排在史進甚至朱仝前面,也是沒有問題的。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孫立大戰呼延灼,其中有仁義之心起了作用。因為梁山打的是車輪戰,孫立壓軸出場,見呼延灼打累了,便不用長槍,改用單鞭,以求公平對決。這一點,綠野老道也表示贊同。但需要了解的是,孫立綽號病尉遲,單鞭是其安身立命的絕殺武器。所以,孫立戰呼延灼應當是使出了生平絕學。

無論如何爭論,以武藝論孫立排名,還有一個無法解釋的大難題。即便是孫立進八驃有點困難,但領銜小彪將應當是妥妥的沒有問題吧,但為何又排在了黃信的後面呢?

種種理由都有道理,但細想起來,似乎又都沒有道理。其實,孫立的排名與上面講的三條原因並無太多的關係。施耐庵在設計這個人物時,大有講究,其排名更是充滿玄機。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孫立的後期表現很蹊蹺

在梁山大排名前,孫立參加了很多次戰役,幾乎場場沒落下。但是,自從與楊志、黃信去凌振監督與接應關勝之後,孫立卻莫名其妙的從梁山戰陣中消失了。需要注意的一點,楊志按照吳用的意思去接應關勝,所帶的兩員副將是孫立、黃信,孫立排名在前。

打完凌州,接下來就是宋江攻打曾頭市,這樣一場大戰役,孫立卻被留在了山寨。之後,打東平府、東昌府,孫立都沒有隨隊前往。這是什麼情況呢?是不是宋江提前安排了排座次,在即將揭曉排名時,預先打壓孫立呢?

這個疑問,還得去孫立藍本人物中找答案。

龔開《宋江三十六人畫贊》中,三十六人每人有一首四言贊詩,孫立的這首是這樣說的:“尉遲壯士,以病自名,端能去病,國功可成。

這首贊詩很清楚的講到,孫立的“病尉遲”其實就是有病,這個“病”不是“並”的意思。綠野老道查閱了一些資料,沒有查到“病”與“並”通假。所謂通假字原本就是字不夠用,以及寫(刊)了錯別字而得來的一個古漢語專用名詞。施耐庵寫《水滸傳》,漢字已基本夠用,似乎不需要使用這個概念。不過,“病”若做以動用法,可以解讀為“使尉遲病”,大概就可以解讀為“賽尉遲”了。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但是,施耐庵所採用的龔開詩句,把“病”就直接解讀為“病”了,沒有通假與以動的用法。孫立出場時,施耐庵是這樣寫的:端的好條大漢,淡黃麵皮,落腮鬍須。這就是有病。尉遲敬德面如鍋底,絕非淡黃麵皮,山寨版的病尉遲,豈可賽過正宗原版的大老黑。

與孫立同樣淡黃麵皮的楊雄,卻是貨真價實的有病,他的名字應當反著讀“楊偉(讀諧音)”。楊雄在薊州的表現足以說明,此人真的沒有一點雄性激素,內外都是個大老蔫。所以,施耐庵給他配了個拼命三郎做兄弟,以補其陽剛之氣。

按照龔開贊詩來看,孫立因為有病,便失去了為國建功的機會。這層意思,在《水滸傳》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上文講到,孫立沒有參加梁山最後三場戰鬥,就是龔開詩中講到的情況。尤其是曾頭市一戰,孫立的缺陣,意味著他沒能參與梁山的抗金之戰。

《水滸傳》中寫了兩次對曾頭市作戰,雖然打的對象沒變,但對象的性質卻發生了根本變化。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曾頭市是一個金國人設立在北宋境內的榷場,也就是邊境貿易市場。晁蓋攻打曾頭市的時候,這個榷場管事的是“曾長者”,說明它就是一個金國人私人經營的自由集市。宋江出兵前,書中寫得十分仔細,據時遷的情報講,此時的曾頭市“中寨是第五子曾升,與父親曾弄守把。”原來的曾長者,現在有姓有名了,而且,還叫了一個漢人的名字。這就說明,曾長者做官了。果然,後文便直接把曾弄叫做“曾長官”。

那麼,曾弄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官呢?簡要交代,曾弄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提轄官,是專門管理榷場的。而且,曾弄這個漢人姓名,還有與北宋官府之間的關聯含義——這是另一重歷史隱喻,因不太涉及本文主題,擱下不表。從曾頭市與凌州、青州之間的關係看,施耐庵在此挪借了南宋與金國相互建立榷場,重開邊境貿易的歷史。二次攻打曾頭市,也隱喻了宋金海上之盟以及金國與北宋的戰爭。

因而,晁蓋、宋江兩次對曾頭市作戰意義大不一樣,梁山第二次攻打這個金國人的榷場,就是為招安之後參與抗金的提前預演,是前哨戰。書中有很多相關的細節,表達了施耐庵這一寓意,而且,史料中也有記載,“招安巨寇”楊志在小種經略相公种師中手下英勇抗金,得到李綱的高度讚揚。

孫立沒有參加這場戰鬥,意味著孫立因“病”失去了在抗金時為國建功的機會。在抗金之後,梁山攻打東平府、東昌府,大有可能是隱寫梁山好漢再度反抗朝廷的故事。這兩場戰鬥,孫立也都缺席了。

這大概是孫立被施耐庵安排進天罡的一大原因,沒能做到善始善終。以《大宋宣和遺事》、《捕盜偶成》等史料來看,梁山好漢在招安後“三十六人同拜爵”,孫立早早的退出,拜爵之時總不能少一人吧。於是,不如提前補齊三十六天罡,以免後文不好照應史料的記載。

但是,這也不是決定性因素,孫立進地煞,還有更深層次的隱喻。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孫立進地煞的終極解碼

綠野老道認為,《水滸傳》是一部隱藏著北宋歷史與大明秘史的大書,絕非文本表面上那樣,只講梁山的故事。施耐庵的創作用意,是以梁山故事為線索,在其中隱含了歷史真實嗎,這也就是金聖嘆所說的施公“曲筆深意”。關於孫立,施耐庵在這個形象中所賦予的含義隱藏得非常深。

上文講到,施耐庵似乎有依據《宋江三十六人畫贊》的藍本,將孫立列為八驃騎第一的打算。所以,才將他的武藝定格在既能用槍,也能用鞭,還能射箭的全能型戰將之上。但是,由於故事人物寓意的需要,施耐庵採納了龔開贊詩的定位,在排座次前,讓孫立兩次在重大戰役中隱身。

在創作過程中,施耐庵不斷調整故事和人物所隱含的含義,恰巧,孫立這個名字與大明王朝的一段秘史巧合了。

《水滸傳》開篇故事講到,朱武、洪太尉隱喻的是朱洪武,也就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那麼,誤走妖魔這件事,既隱喻了北宋王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同時,也隱藏著大明王朝的一件大事。按照孫立事情的解讀,這件事情就是朱元璋在皇太子朱標死後,沒有從兒子輩的親王中選拔接班人,而是將孫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

施耐庵認為,這是朱洪武放出的妖魔。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在誤走妖魔故事之前,施耐庵以趙匡胤掃滅五代狼煙,開創太平盛世為全書立意。然而,誤走妖魔後,北宋王朝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天下不再太平。而朱洪武放走妖魔,則導致了靖難之役,連續四年的皇權爭奪,“二龍相戲”,天下不得安寧,百姓受苦受難。所以,施耐庵在寫到宋仁宗朝時,有一處轉折,說的是“三登”之世,“那時百姓受了些快樂,誰道樂極悲生……”。

剛剛打敗元朝,百姓受了些快樂,但朱元璋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的決策,導致戰亂,也是一種令老百姓樂極生悲的“妖魔”行為。

既然施耐庵認為是朱洪武放出了妖魔,肯定會在《水滸傳》的人物、情節上有所照應,讓後世讀者能夠了解這一段歷史。其中,孫立進地煞,就是其中的一處重大隱寫。

朱武是一個不文不武之人,《水滸傳》中,此人根本就不善智謀,不通陣法。但是,因為他隱射的是朱洪武,所以,在地界做了一把手,對應地魁星,是魁首的意思。黃信有朱標的隱喻,他手中的喪門劍代表這他一脈不僅失去了皇位,而且不知所蹤,無家可歸。

那麼,朱洪武、朱標之後,當然是“孫立”了。


原本是天罡人物 卻被打入地煞行列 孫立排名偏低究竟是何緣故


孫立假若進了天罡,就無法隱喻這段大名秘史,排在爺爺父親前面,是大逆不道的行為。由此,孫立不僅不能進天罡,也不能排在朱武、黃信的前面——“孫立”本來就是隱射朱允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