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强迫家长监督辅导学生,是利大还是弊大?学校和家庭有无必要明确教育分工?

驭水客


首先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不应该是老师强迫家长辅导学生,而是家长本来就应该配合学校完成整个教育流程,当然这也包括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监督。

其次,学校和家庭作为两个教育主体,有必要明确教育分工。

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方合力。但是现在的社会情况是,家庭教育被模糊以及边缘化,学校被认为是教育的全权负责者。

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里一直是“瘸腿”的。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互联网对孩子的影响与塑造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学校,这就需要家庭在课外对儿童承担更多教育责任。

那么家庭教育怎么做?

1、与学校协作,帮助孩子完成学业。

尽量不要把这个职责让位于各种教育机构,如果你对你的孩子不负责任,那么就不要指望陌生人对你的孩子负责任。

2、为学校教育“补缺”。

学校教育的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家长可以在课外多设计一些创造性活动,对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

(图源网络)


3、对孩子的信息流进行甄别。关心孩子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

(图源网络)


祝大家都能有光明的未来!

我是一级追球手,专业输出K12以及高等教育干货,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级追球手


家校共育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但是,学校和家长所承担的责任又是完全不同的,做为家长应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的是去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如果家长过多的去监督和辅导孩子的学习,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依赖和反感,导致孩子学习的被动。



亚男老师教你讲绘本


强迫一词可能有些过了,负责任的老师是会提出一些严格的要求,但是你不执行我想应该不会罚你扫地吧?现在的教育现状就是大家都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有些个家长会说“我把小孩交给你了,你就有教好他的责任”。单靠学校的教育还是不够的。在学校几个老师对付几十个学生,精力有限,若是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放到老师头上是不大现实的。回家确实得再要家长配合将知识点回回炉,巩固巩固。这是双赢的结果,学生学得扎实,老师的教学成绩也能得到提高。话又说回来,小孩的读书生涯只有一次,而老师是一届届的带孩子,你期望考清华北大,老师考虑的只是班级的成绩,大家想要的结果不一样,家庭监管和教育再不上点心,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天马行空的潇洒哥


“强迫”一词非常能说明问题,是不是强迫所有的家长监督?教师为什么要强迫?强迫的最大受益者是谁?想通了这三个问题我想也就没有“强迫”这一说法。


heioneday


疫情期间,假期漫长,平日作业辅导已经让母慈子孝变成鸡飞狗跳,更何况如今之境况,亲子关系恶化的更不在少数。强迫家长监督学生有一定益处,但这要建立在学生与家长的现实状况,更何况自学能力与自律能力是学生终生必备关键能力,所谓终身学习是也。所以做为教师可以让家长有效陪伴而不仅仅是督促。特别是对逆反期的孩子,这种要求会适得其反,效果也会南辕北辙,慢慢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行走,不怕他摔着,逐渐培养孩子的自律、自学能力方是根本。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才是最终目标。




术道教育


明确一点,教师不会强迫你的,只是提醒,家长需要配合老师做什么。没有老师会强迫你家长怎哦做,我们又不是执法部门。

教育,这件事,在中国,学校教育已经踩到了油门底部,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和各方面素质,我们的学校教育用尽了所有的能力和方法,尽管略有争议,但成效显著,看一看40年来我们教育的发展就知道了,那为什么一样的老师一样的教材一样的时间一样的作业一样的学习时间,孩子的成绩有着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家庭教育不同。所谓的静待花开,不是你看着花就开,你松土了吗?你浇水了吗?你施肥了吗?你给他阳光了吗?啥都不做,你希望孩子自然生长呀。那他除了长成你这个样,还能长成啥样?老祖宗说“种豆得豆”是对的!


思齐老师


你的孩子是老师众多学生中的一个,而独生子女却是你独有的一个。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成长,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谁更重要?为什么会有老师强迫家长监督辅导学生的说法?家校怎样明确教育分工?

我个人认为:老师没有强迫家长监督辅导学生。如果你觉得有,那么这种强迫也是利大于弊。

孩子自由散漫,无心学习,不听课,不写作业,学习成绩落后。老师发现了问题,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让孩子喜欢学习。但很多孩子的坏毛病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可能一天两天就改好了。老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班几十个人,而老师又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要按课程表上课,不能随意占用术科额外辅导学生,要按时放学,不能让学生滞留学校进行辅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发校讯通,发微信,打电话,善意提醒家长今天的作业是什么,请家长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是强迫吗?是家校教育分工不明确吗?

小孩不懂事,老师可以理解。家长不懂事,会让老师心寒。

老师因为某个孩子表现不好,单独留下来辅导,放学时延迟了五分钟、十分钟。家长在校门口等急了,对门卫骂骂咧咧:“你们老师是不是有病?放学不给孩子出来!"

有个新老师早上监考语文的时候,因为有位同学没到答题时间,提前动笔做。老师提醒,她没注意到。老师用手轻轻敲了一下她的脑袋。她早上正常考了语文、英语,下午考了数学,没有跟班主任反映有什么不适。而晚上回到家,家长了解到老师敲了孩子,就打电话去市教育局要老师下岗。第二天要带人去学校打老师。

老师不按时放学,老师轻轻敲孩子头,固然有错。但有没有更好的言行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尊师重教,不是用嘴巴说的。当老师提醒家长关注孩子学习都认为是强迫时,当老师在放学后还关注孩子学习都认为是家校教育分工不明确,那么你认为老师该怎样做?

善待老师,从监督辅导孩子学习做起。老师都不放弃孩子,家长又有什么理由可以放弃自己的孩子呢?就因为自己觉得帮老师辅导孩子,又没领老师工资,觉得吃亏了吗?


小语随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爱因斯坦辍学母亲自己亲自教 ,被老师强迫监督自己孩子,说明家长已经颠倒了主次 ,家长和每科老师在一起一天平均不到20分钟,除去节假日和当天不排课,剩下的几何和父母一起,如果家长不监督,最后肯定后悔。


老白话数学


首先,我认为学校和家庭是有明确的教育分工的。

学校和家长都是教育主体,各有各的责任。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更加专业、更加系统化,不仅向孩子传递知识,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其实都和家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更加侧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人格的形成。

其次,老师不应强迫监督辅导学生。

作为老师,在家长会或者家长微信群里强调家长要监督辅导学生,其实并不是要”强迫“家长监督辅导学生,毕竟小学功课还好说,初中、高中课程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已经有点不能胜任,所以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老师们的意思只是建议家长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希望和家长能够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们大可不必对老师心怀抱怨,毕竟老师和广大家长的心愿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孩子健康的成长。

当然,如果老师就是硬性强迫家长监督辅导孩子,那我想这样的老师工作就有点太教条了,是十分不可取的。

再次,家长和老师要相互理解。

教师不易,一个人要管百十号孩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学生交流谈心……这是一个一对多的过程,其繁杂累人程度不从事教育行业是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所以教师期望当学生离开学校,回到家里的时候,能够在家长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作业,巩固教学成果,这是可以理解的。

家长不易,要工作、要做家务,好不容易停下来还得带娃辅导作业,孩子听话还好说,否则难免一场鸡飞狗跳,严重的可能还会影响到亲子关系,所以想想家长也是够难的,因此,老师要理解家长,超出家长辅导能力的任务就不要布置了。

最后,我想说家长爱孩子是天性所在 ,教师爱学生是天职使然,家长和教师无论怎么做,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好,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争论谁对谁错,没有必要彼此抱怨,我们需要的是彼此理解,相互宽容,各尽其职,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我是竹畔青芜,高中一线教师,热爱教育,十分乐意和您分享教育教学理念,欢迎评论、转发并关注我的头条号。


竹畔青芜


作为家庭重要的成员,孩子的教育成长绝对离不开家长的辅导,但那仅只是品德素质教育。我个人认为,知识教育必须以教师为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工作,每一个家长的学历与背景也不一样,知识这方面的内容并不适合家长的教导,搞不好还可能会导致破坏家庭的主要因素。所谓学术有专攻,专业的东西肯定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干。干不好,怕辛苦,那是因为他没有达到当教师的水平,没有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作为教师,你可以领高薪工资,也必须领高薪待遇,但没有水平就得立刻滚蛋。因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高科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