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地位朝不保夕?盛極而衰的英國有無資格繼續作為五常之一?

靜夜史


五大常任理事國不是選舉產生的,而是依靠實力,英國的整體實力雖然在五常當中倒數,但是2018年英國GDP位居世界第五名,僅此一項就領先世界98%的國家。



英國的衰弱是相對大英帝國而言的,大英帝國領土面積3400萬平方公里,統治了全世界1/4的人口,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大國和“日不落帝國”,但是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消耗,英國實力不斷下降。

如今英國領土面積只有24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只剩下6600萬人,與大英帝國相差懸殊,但是大英帝國解體為英國留下了足夠的遺產,可以保持英國的五常地位。


以英國為核心的英聯邦一共包含53個主權國家,英國女王是英聯邦的名義元首,英聯邦包括哪些國家呢?其中重量級國家主要有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孟加拉、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英國女王也是16個國家的元首。

大英帝國雖然瓦解了,但是影響力仍在,尤其是在非洲地區,英國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甚至超過美國。

英國海軍擁有120多艘水面艦艇,而且作為常任理事國,英國擁有核武器和洲際彈道導彈,雖然近年來英國的軍事實力有所退步,但是想要重整軍隊並不難,英國隨時可以組建一直強大的軍隊,可以碾壓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

英國最先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法國在歐洲並肩作戰,法國軍隊投降之後,英國軍隊單獨面對德國和意大利軍隊,雖然西歐戰事短暫平息,但是英國在北非戰場抗擊意大利軍隊,由於英國軍隊屢戰屢勝,德國不得不把隆美爾派到北非戰場支援意大利。

英國軍隊在東南亞與日軍作戰,雖然屢戰屢敗,但是仍然是一支抵抗力量。

美國發動諾曼底登陸,英國也派出數十萬軍隊參戰,並最終擊敗德國,對於二戰的貢獻,英國排在美國和蘇聯之後,因此理所當然的成為常任理事國,連抵抗六週就投降的法國都能入常,何況是英國。



聯合國的結構已經確定,只要英國沒有徹底分崩離析,位子就能夠保住,何況美國是不會坐視英國衰弱不管,至少有英國這個盟友,美國在聯合國投票當中能夠多得到一票。


視野新觀


只會投“反對票”的五常,對世界的影響力非常有限!守著祖上一點蔭功,英國的“五常”地位是不會被動搖的;但是國力日衰,英國能夠對國際事務發揮的作用確實是一天不如一天。

“一票否決”,只能阻止聯合國的行動,並不能主導世界局勢的走向。成為“執筆者”(penholder),才是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影響世界局勢的主要手段。執筆者負責起草完成聯合國的決議文件,因此可以利用自己“執筆”的機會完全決定決議的具體內容。執筆者實際上就成了聯合國的發言人。

聯合國沒有正式的選舉“執筆者”程序,大多由安理會成員駐聯合國代表自己推薦出任,因此,實際上靠的是國家實力、駐聯合國代表的影響力。當前聯合國文件起草過程中,美、英、法三國代表搶奪了大部分“執筆”的機會。

英國的影響力日漸式微

近年來,隨著國力衰落,英國駐聯合國使團的資源配置越來越差,常常缺乏清晰的政治目的性,遊說能力越來越弱。2017年,英國法官在歷史上第一次丟失了國際法庭大法官席位,這是英國在聯合國影響力的標準表現!

隨著英國國力的日漸衰落,英國還有這個能力繼續搶奪“執筆”機會,主導世界政治走向嗎?

退歐之後,英國又會是哪一個利益團體的代表?

要主導世界,首先必須有自己的“團隊”,在世界政治舞臺代表著一個群體的利益,這樣才能在自己團隊的支持下在聯合國發揮影響力。目前,英國和法國一起代表著歐盟的利益、和美國一起代表著西方國家的勢力、也作為英聯邦的盟主代表著前大英帝國殖民地所在國的利益。隨著脫歐,英國不再是歐盟一員;如果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真的在脫歐之後實現“脫英”,那剩下的“南不列顛島國”還有資格繼續領導英聯邦嗎?沒有自己的利益團體,英國只能成為美國的一個小跟屁蟲,

美國說什麼英國幹什麼,這樣的英國還會有什麼影響了呢?


梅絲露


五常的地位,是歷史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五常都是反抗侵略的英雄。其中,中國的抗日戰爭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把日軍死死的拖在大陸,有力的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德軍入侵法國,很短時間,政府就投降了,是戴高樂帶領著抗擊德軍。德國對英國的轟炸持續時間也很長。

日本襲擊珍珠港,美國開始反擊,是最晚參加反擊的。但是美國國力強盛,逼迫日本投降,功不可沒。

德軍橫掃歐洲,但是,入侵蘇聯時,被殲滅了大量有生力量,轉而進攻德國,最先佔領德國首都柏林。

而美國一直援助西歐,抵抗德軍,美英法聯合反攻德軍。

蘇聯攻佔柏林以後,東出中國大興安嶺,消滅日寇精銳關東軍。

可見,聯合國的五常,都是真刀真槍衝殺出來的,決非浪得虛名。即使英國逐漸衰退,但其歷史功勳不可埋沒,五常地位不容輕易剝奪。

相反,日本是二戰的侵略者,而且至今為止,沒有認罪悔過,參加五常?有資格嗎?這是要把二戰翻案嗎?

印度,二戰期間,沒有戰功,甘地居然要中國人不抵抗,拿兩億人給日本軍殺,殺不完,日本就會改惡從善了!這樣的奇談怪論,全世界只有印度才說得出量!審判日軍戰犯,其中的印度法官居然為戰犯說情,辯解,這樣的法官代表印度,印度的立場可想而知!所以,印度爭取入常,根本沒戲!

其他要求入常的,同樣要考察二戰中的立場,戰功,拿事實說話,拿戰功來申請入常!


青山不掩


二戰以來,沒有任何國家公開質疑過英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的地位,所以題目所言是有問題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英國還是強國,而且是超越了全球90%以上國家的強國。

聯合國五常當然不是隨便一個國家可以當的,但作為10%的少數強國而言,英國的資格是毫無疑問的。

很多人可能只是認為英國不是日不落帝國了,所以各方面實力下降,就缺乏當常任理事國的資格。如果從經濟和軍事兩個角度來看,英國的資格是板上釘釘的。

這其實就是一個如何看待事實的問題,所以木叔就用幾個事實來談談英國。

先從經濟上講:

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因為經濟是基礎,太差是不能有影響力的。

如今俄羅斯經濟雖然GDP全球十名開外,但是聯合國成立之後的大多數時間,還是前三的經濟體呢!

英國只是在二戰後需要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救助幾年,之後迅速發展。

2018年英國GDP全球第五,依然維持了經濟大國的地位。而人均GDP更是突破4萬美元,比法國、日本、韓國等都多,和德國差不多。

從這個角度講,英國發展這麼多年,依然是一個西方世界不可小覷的強大經濟體。

從軍事上講:

英國是全球軍事出口最多的前三家之一,僅次於美俄。甚至個別年份的數據還要高出俄羅斯,可見英國國防工業的強大。

英國也是除了美俄之外,全球核武庫最多的國家。

雖然和美俄相差一個數量級,但和其他國家相比,英國在這點上還是有底氣的。

英國是海洋國家,所以對海軍最重視。雖然和日不落帝國時代相比,英國海軍不能稱霸全球,但依然是如今世界最厲害的海上軍事力量之一。

不僅實戰經驗豐富,而且擁有2艘航空母艦,11艘核潛艇、驅逐艦護衛艦加起來也有幾十艘。這樣的條件比美國人當然遜色,但成為五常是沒問題的。


木春山談天下


英國的五常地位其實是很牢固的,至少在短期內不會因為國力的衰退而被擠掉。

1.首先 英國的衰退是相對的,實際上時至今天英國仍舊是世界強國之一。



俗話說得好:“爛船也有三斤釘”、“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國的衰落只是相對的,我們別看英國早已不再具備當年日不落帝國的雄風,但時至今天,英國還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仍舊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2018年,英國的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五,僅次於美中日德。與此同時,英國時至今天還擁有極高的國民素養、出眾的教育科研水平和完善的金融和工業體系。英國這樣的綜合國力,還是足以秒殺全球95%以上的國家。



再說,儘管如今的皇家海軍早已風光不再,但仍舊是一支擁有航母、驅護艦隊和核潛艇組成的核常兼備的強大海軍。雖然規模上比不上中美俄,但其驅逐艦和核潛艇的質量還是相當優異,其新入役的伊麗莎白女王號,雖然問題多多,但其設計理念十分先進,不比我國的國產航母差。因此,英國海軍還是世界上不可小覷的海上力量。



2.其次,聯合國的架構和規則,本來就是由五常所制定的,不會隨意被撼動。

如今聯合國五常的國際地位和權力,可是寫進了《聯合國憲章》之中的。而且,五常在聯合國中都具有一票否決權,僅這項特權就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比的。 而五常的這些權力,可都是自二戰後就已經形成的一種政治產物,十分的牢固。

所以,近年來新興的印度、日本、德國和巴西這幾個入常積極國,都曾一再向由五常為核心組成的聯合國體系發起衝擊。然而,到這時候五常的態度就會保持高度一致,反對這些國家的提議,將這些國家“拒之門外”。而只要以五常為主導的聯合國架構一天不發生顛覆性的轉變,那麼五常的席位和特權自然也就無法撼動。



基於這點,那麼即便今後英國真的因為“硬脫歐”而解體,聯合王國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都相繼獨立,英國也還是不太可能會因此而被擠出五常。到那時,原來英國在聯合國中的五常席位,只會順理成章的由英國的主體王國——英格蘭王國繼承。而這一點,我們大可以參考當初的蘇聯解體。

1991年12月,曾經與美國爭霸的紅色帝國蘇聯轟然解體。此後,蘇聯在聯合國中的五常席位就被其主體國家俄羅斯所繼承。於是便形成了如今由中、美、英、法、俄五大國組成的五常了。



這些歷史要讀


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國的地位還是非常牢固的,作為五常之一德英國的常任理事國地位更是無可爭議,但真正出現問題的是聯合國的機制正在受到質疑,而並非常任理事國的身份受到質疑。



目前集中對安理會表達異議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其一,質疑聯合國安理會或者聯合國是否合理存在。其二,一些新興國家表達出了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意圖,實際上這是對現有的國際秩序的調整意圖。



英國自二戰以後,綜合國力下降明顯,在全球經濟、政治和軍事等體現綜合國力的因素上下降明顯,但相對而言英國綜合國力目前還處於世界第二梯隊,實力仍然屬於相對中上的位置。



因此聯合國要繼續高效的存在下去,必須正視新興國家參與世界秩序的意圖,若不能正視這個意圖,唯一的可能就是慢慢成為曾經的國聯,新興國家的利益不能顧及,話語權只是掌握在一些傳統大國手裡,最終結果就是讓聯合國壽終正寢。



值得注意的是,二戰後以德國、日本、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等國的綜合國力的上升,參與國際事務的想法也開始表露出來,是繼續選擇無視或者壓制,還是接納成為參與國際事務的一員呢?


涇水書生


五常地位朝不保夕。盛極而衰的英國,有無資格繼續作為五常之一。曾經的日不落大英帝國。幾乎侵略過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在大英帝國巔峰時期。控制疆域達到3000多萬平方公里。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但是時間走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牛牛的世界領導地位被他的表弟美國逐步取代。英國的國力也江河日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表弟美國的支持下。才把法西斯集團打翻在地。二戰後英國控制的大片殖民地又紛紛獨立。英國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現在蘇格蘭也和英國鬧離婚。雖然英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也是當今五常之一。許多人認為英國已經淪落為地區性強國了。沒有資格擔任五個常任理事國了。其實這是大錯特錯。

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英國,其綜合國力仍然不容小覷。無論是硬實力和軟實力都是當仁不讓的世界五強之一。作為硬實力象徵的英國軍隊。雖然其規模與巔峰時期已經是相形見絀了。但是放眼全世界。依然是一支世界性的強大軍隊。英國作為傳統的海洋強國。雖然海軍的規模日益縮小,但是在海軍的技術儲備和使用方面,依然有非常強悍的實力。英國還是個有核國家。核武器的投射能力和數量仍然不可小覷。何況背後還有山姆大爺為他背書站臺。

在軟實力方面,雖然英國的經濟成就不如中國印度表現的那樣耀眼。但是在歐洲依舊就是名列前茅。雖然英國曾經侵略的殖民地紛紛獨立。但是英國與他們保持著比較良好的關係。在國際政治中依然有非常大的影響力。英國在科學技術教育方面,英國依然有不小的優勢。所以說英國雖然現在衰落了,但是仍然有資格擔任五常任理事國。因為實力就擺在那裡。個人意見歡迎討論,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廣元飛龍


聯合國五常是在二戰後確立的,且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國家綜合實力一直都處於世界前列。中美的綜合國力自然不用講,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他們的五常地位無可動搖。而俄羅斯雖然經濟不景氣,但其軍事實力是當今世界上唯一能夠與美國相抗衡的國家,其地位毋庸置疑。法國雖然經濟上不比中美,軍事上不如俄羅斯,但起碼法國的GDP依然處於第五的位置,在其前列的是美中日德,能對法國常任理事國提出異議的也就那麼幾個國家,而日本德國都是戰敗國,根本沒資格質疑法國的五常地位。

至於英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高度發達,曾經的世界霸主。雖然現在沒落了,但中國有句老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先說歷史上英國兩次贏得世界大戰的勝利,也是為世界和平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國家之一。現在國運暫時衰落,但依然位於現今世界上強國之列。

英國是世界上第五大經濟體,歐盟內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德國。2018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2.03萬億英鎊(2.83萬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0750英鎊(37102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1.4%。

英國軍事實力雖然不比以往,但在全世界範圍來看,還是超過了絕大多數國家的。英國軍隊現役人數只有22萬餘人,在數量上遠不及其他大國,但是英國的軍費開支處於世界第四的水平,軍費高達500億美元。而且其軍事科技領先於大部分國家,英國軍事工業發達,武器裝備的水平也是居世界先進行列。並且不要忘了,英國也是為數不多的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英國能否繼續成為五常,答案是肯定的,不僅其自身實力依然不可小覷,而且就國際的局勢而言,英國如果卸任五常,且不說英國自己有著一票否決權,而且也要先問問美國答不答應。作為美國的政治小弟,美國也仍然需要這麼一個支持者。





談笑觀察室


聯合國五常哪個不是真槍實彈上去的,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英國若無資格,早就被其他國家拉下去了,還會到今天,在權力面前,可不講什麼仁義道德,什麼往日輝煌,拳頭硬才是硬道理!

英國不僅是五常之一,還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更有著英聯邦元首的稱號,七國集團成員國等等,作為一個世界頂尖的資本主義國家,現在的實力完全不可小覷。讓人感覺英國衰落,是因為之前的英國作為“日不落帝國”實在太強大了,無數的殖民地,無數的人口,世界超級大國,無人能敵。今天,雖然這些都沒有了,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留下的無數的財富,可以保證英國幾十,甚至上百年不衰,五常的地位不可撼動。

隨著印度,日本,巴西等過的崛起,不斷在國際社會中製造輿論,目的就是想讓聯合國改組,將常任理事國更換或者增加新的席位,但是,他們的實力並不夠,以及他們缺乏一次戰爭,常任理事國的路比他們想象的艱辛,最起碼的需要五個常任理事國全票通過才行,但是這三個國家,都有常任理事國反對,想成為新的理事國就要挑戰,而五個已經成為一體,就等於你一挑五才行。

換句話說,英國的實力並不比這些國家差,現在英國人口在7000萬左右,作為一個大國,這個人口算是可以的,不算是短板。經濟方面,英國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福利制度在全世界都是出於領先地位。

英國因為近些年沒有發生什麼戰爭,可能很多人對英國的軍事實力有誤解,最簡單的例子:英國是五大核大國之一,完全是獨立的存在,並在世界擁有將近10個軍事基地,每年還大量出口武器,曾一度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武器出口國,航空母艦更是在上個世紀就已經擁有。

以上種種無不體現英國依然強盛,或許在若干年以後,英國會徹底衰弱,新興國家越來越強,至於用和平的方式還是武力的方式謀取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不得而知。但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就是這樣,英國只要維持現在在的狀況,再坐幾十年的位子,應該不成問題。


歷史深度揭秘


英國至今仍然保持著較強的軍事實力,海軍擁有2艘航母,而且能夠從美國購買F35戰鬥機,可以極大程度上強化海軍實力,作為老牌海上強國,如今在海軍實力方面,能夠輕鬆戰勝英國的只有美國,其他最多也只是平手。

英國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領土遍佈世界各地,英國在一戰二戰中損失慘重,無力維持殖民統治,殖民地紛紛獨立,但是它們仍然與英國保持良好的外交關係

由52個主權國家(屬地)所組成的英聯邦,其中大多數成員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英聯邦現任元首是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雖然英聯邦元首不能干涉各國內政,但是也反應了英國的影響力。

在二戰結束時,儘管英法元氣大傷,但是由於其在歐洲、非洲和遠東的廣泛影響,仍然能夠作為五常之一。而目前,英國、法國的實力已經今非昔比:在印太(遠東)地區幾乎看不到英法的影子;歐洲地區在經濟上儼然是德國的天下,在政治安全領域則是美國的絕對主導權;而在原非洲殖民地國家,在美國、中國、日本的經濟滲入下,英法的影響力與半個多世紀之前相比早已大大下降。但是,失去國際影響力的英法,真的就沒有資格坐鎮安理會五常嗎?

雖然從經濟上,從英國最近脫歐的態勢上來看,英國似乎在走下坡路。但是英國利用其超脫歐洲的地位,轉圜於歐陸、美國之間,且利用前英殖民地,在整個世界有一定影響,依然對整體世界格局有話語權。基於此,英國自然有資格作為五常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