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奪取西川之後把都城放在荊州是不是比放在成都更好?

一德格天1


定都選擇,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定都在哪裡,能反映出一個政治集團的戰略思考。

比如西周,西周以天下平等主義戰勝了商朝的商人優先主義之後,天下歸心。經過周公制定了禮儀之後,西周遷都洛陽,為的是使天下諸侯來朝貢周天子之時,距離基本相差無幾。

比如西漢,劉邦也想定都洛陽。但是經過婁敬和張良的分析之後,劉邦立刻遷都長安。因為當時劉邦與異姓王共治天下,謀臣們分析皇帝與異姓王早晚還要開戰,因此,沃野千里、東控中原的關中地區,就成了控制天下的要衝。而洛陽則是平原,無險可守,不利於未來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因此,劉邦聽從建議,遷都長安。

比如後世的大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為的是防控最主要的敵人:北方蒙古人。天子在最前線鎮守國門,擺出了一副自信而充滿戰鬥精神的姿態。

歷史的事實說明,一個政治集團最重要、最優先的政治目標,是定都時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其他的如地理、人口、經濟等,應該在政治目標之下做綜合權衡。

從這個角度出發,劉備集團奪取西川之後,其政治目標是什麼呢?考慮定都時應該把什麼因素放在優先位置呢?

劉備集團的政治目標:興復漢室;因此,定都荊州優於定都成都。

劉備集團在諸葛亮的戰略規劃之下,戰略目標就是興復漢室,實現戰略目標的手段是,地跨荊州益州,之後擇機兩路出擊。

以上述目標和手段來看,定都荊州是最優的。

為何這麼說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定都荊州是靠近敵人(曹操集團)的,這樣就使整個劉備集團擺出了一副戰鬥姿態、進攻姿態;而定都成都則是遠離敵人,流露出的則是偏安心態。

在婁敬和張良勸劉邦定都關中時,還有一點考慮,就是靠近當時的“外敵”:匈奴和西羌;這樣也使外敵不敢妄動。

劉備集團即使取得了荊州和益州,但離興復漢室統一天下差遠了,下一步最重要的任務依然是:戰鬥。

定都荊州,就是擺出了繼續戰鬥的姿勢,向整個集團的人表明了革命還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政治態度。

其次,主力從荊州進攻曹操更加便捷高效。

後來的史實證明,諸葛亮從漢中翻越秦嶺進攻關中的戰略是低效的。

從漢中出擊,容易一點的道路是向西、經過祁山、天水,然後進擊關中。但是這條路線要繞路6-7百里,太遠,效率低下。

直接穿過秦嶺呢。秦嶺南北直線寬度,大於100公里,道路太崎嶇,如下圖,雖然有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等四條道路,但山路崎嶇難行,大軍難於展開,敵人防守容易。

諸葛亮的五次進攻,雖然變換進軍路線,但礙於道路崎嶇和後勤艱難,再加上敵人固守的態勢,每次均無功而返。

而如果從荊州向北進攻就不同了。

荊州到襄陽、襄陽到許都,這一路多是平原,有山的話也是低矮丘陵之類,進軍容易多了。公元219年七月,關羽進攻襄陽樊城,擒于禁斬龐德,結果曹操嚇得要遷都,就是這個原因,因為一旦曹操丟失襄陽,許都就很危險了。

而且,連接荊州益州的長江,是便於益州物資向外輸送的高效方式。古代水運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一次可運送數十上百噸物資,比陸地上依靠人力推車、牛馬拉車的效率高太多了。

因此,從荊州出擊曹操,道路便捷,補給方便,比從漢中出擊好多了。

第三,定都荊州更加容易鞏固與孫權的聯盟。

劉備丟失荊州,與他用人不當有關。關羽作為一個驕矜自負、剛愎自用的人,非常不善於處理對外和對內關係。這是關羽丟失荊州的重要原因。

孫權想與關羽結親,結果使者被關羽一頓臭罵。關羽手下的糜芳、傅士仁因軍資供應出了點問題,竟然揚言回去治他們的罪,這話可以想但是不該說出來。這導致糜芳傅士仁因畏懼而輕易被孫權誘降。呂蒙佔據荊州後,關羽派使者探聽消息,結果不管理消息的擴散範圍,導致軍心浮動,軍隊都開小差走了。

如果劉備稱漢中王時立即回師荊州,那麼荊州很可能不會丟失。孫權也很可能不會圖謀荊州。

這樣到劉備稱帝時定都荊州,在處理與東吳的事情上會更加成熟穩重,也更有震懾力。

結束語

從政治姿態和軍事鬥爭兩方面看,定都荊州都要比定都成都好很多。但有利也有弊,從經濟能力、安全性等方面看,成都又好於荊州。

但是,作為創業的劉備集團來說,不進則退,想長期偏安是不可能的,必須進取。因此,綜合考慮的話,荊州是定都的最優選擇。這可能也是後來劉備拼命要奪回荊州的主要原因。

可惜,劉備集團取西川之後,在奪取漢中和鞏固荊州兩方面都沒做好。

攻下成都後,在取漢中時耽誤了,讓曹操佔了先手;結果劉備集團喪失了先取漢中、隨後有限佔據雍州、涼州的大好機會。此時孫權又下手奪取荊州了;在曹操佔據漢中並進逼巴西郡的態勢下,益州危險;劉備不得已,把長沙和桂陽兩郡割讓給孫權,立即回師益州,與曹操奪漢中。

兩年後劉備奪回了漢中,但雍州、涼州已經歸曹操了。荊州關羽出擊曹操,又被孫權抄了後路,導致荊州丟失關羽身死。

在劉備奪荊州失敗之後,蜀漢就只有益州一地了。這個局面已經註定蜀漢難有大作為了。

---凌煙閣論史---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贊評轉+關注!


凌煙閣論史


要說都城,益州的成都肯定是比當時的荊州更合適的。得出這個結論的原因並不是荊州本身不適合做都城,而是因為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劉備在其實力鼎盛階段也僅僅是佔據了荊州七郡中位置靠南部的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以及南郡的南部地區。而這種局面維持的時間也不長,在劉備與曹操漢中鏖戰之前,劉備為緩和與孫權的緊張關係,將湘水以東的長沙郡和桂陽郡割讓給了孫權以換取後者承認其對長沙郡、零陵郡、南郡的控制權。可以看出來,劉備從沒有真正完整地控制過全部荊州。無論剛開始的四個半郡還是後來的三個郡所能夠提供的糧食資源其實都難以支撐作為首都的人口存在。

再者,雖然荊州地處“九省通衢”交通便利,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且又是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但若在此定都將會使得劉備集團同時處於來自北方曹魏和東邊孫吳的直接威脅之下。這對於建設一個穩定的行政中心是非常不利的。相比之下,處於秦嶺和大巴山以及巴東巫山等山脈拱衛的成都平原則要安全得多。“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要進入益州就很困難,更何況是要大規模用兵?

三國各州分佈圖

最後,就是荊州和益州之間的地理位置距離以及民族分佈的問題。益州雖然是蜀漢政權的大本營以及主要的糧食、兵員提供地,但當時的益州分佈著大量尚未完全漢化的少數民族部落。荊州距離益州相對路程較遠且關山阻隔,並不利於較好地統治這些少數民族。如果發生類似後來南中孟獲叛亂這樣的事情,想及時平叛就顯得有點鞭長莫及了。

諸葛亮南征路線圖

當然,不適合做首都並不意味著不重要。劉備完全可以將首都設在成都的同時將荊州作為漢中王或者皇帝平時的行轅所在。縱觀歷史,有理想和作為的君王都不會長期偏安一隅。天子親自守邊可以使得朝臣以及軍民對荊州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增加,無論行政資源投入還是軍事部署都會比由關羽這樣的大將駐守更好。況且,以劉備的心胸、視野以及謀略,肯定不會出現關羽那樣全盤皆輸敗亡的結果。後世明清兩代的君王或許也是充分汲取了蜀漢、宋朝等偏安一隅最終亡國的教訓才最終選擇了北京這座華北平原的邊城作為首都。


子夜羌笛


劉備對於西川也就是益州和荊州的戰略地位,其實在劉備“三國茅廬”後,諸葛亮已經說明了。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闡明瞭,劉備要奪取天下,復興漢室江山,必須得先奪取荊州,以此為基礎之後再去奪益州,最後以益州為根據地,以圖天下。

諸葛亮也說明了原因,無外乎是荊州地勢非守之地,因為: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

如果以此為都城,則簡要面臨更多的戰爭,西川的戰略物資因為地勢的原因要運出來則相對較難。

吳國到此時歷經孫堅、孫策、孫權兩代三任主君,依靠的是“國險而民附”,長江的天險成了東吳的屏障。

而劉備在公元208年遇到諸葛亮之時,還在流離失所沒有根據地,與曹魏孫吳比較,勢力是最為弱小的,如果以荊州之地為都城,則為

“天子守國門”,無明代的長城為防禦,無異於把自己放在鍋上烤,自尋死路。

因此,諸葛亮給劉備的建議是,大可以學劉備的先祖,大漢朝的締造者漢高祖劉邦,畢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為什麼要以益州為根據地,諸葛亮也說明了,因為: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而且這裡是“民殷國富”。佔據益州之後,只需要“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即可,然後安排一個上將守住荊州。

劉備自己利用益州的資源,出“秦川”支援荊州,而不用自己去荊州“天子守國門”,否則很有可能“君王死社稷”。

東漢初年,“白帝”

公孫述曾割據益州稱帝,其謀士李熊也曾說明成都的重要性。

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實所生,無谷而飽。女工之業,覆衣天下。名材竹幹,器構之饒,不可勝用,又有魚、鹽、銅、銀之利。-《後漢書》

在還是戰國之時,秦國李冰已經修建了都江堰,以至於益州“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

因而,無論從戰略地位、地理位置、資源等各方面比較,對於“一窮二白”事業剛有起色的劉備而言,成都是最好的選擇。


我是南嶺說史,以上是我的拙見,歡迎指正批評。


南嶺說史


不好,絕對不好!

1.荊州是四戰之地,不宜作為都城。

都城必須要有戰略後方,才能在出現危險的時候有迴旋餘地,荊州不具備。

2.各方諸侯都想以荊州為跳板統一全國。

劉備佔領荊州後可以向東攻取東吳,像北攻取曹操;曹操佔領荊州可以向西攻取劉備,向東攻取東吳;東吳佔領荊州,可以向北牽制曹操,向西牽制劉備。這種地方誰敢定都。


大語文走四方


想要看荊州和成都哪個更好,我們先對比一下這兩個地方。

先看一下成都:

說到成都的話,成都平原是個好地方,但是隻適合地方割據,不適合作為大一統的大本營。漢中地區平原面積狹小,只適合做戰略跳板,而主要的後勤補給全要靠從成都平原輸送。成都輸送到漢中,必須要翻過蜀道,後勤壓力極大。漢中北伐關中,必須要翻過秦嶺,這個後勤壓力也是超級大。這麼困難重重的後勤壓力,註定了蜀漢很難撼動北方統一的曹魏。狹小的漢中平原夾在蜀道和秦嶺之間,導致蜀漢後勤補給壓力非常大。

再來看一看荊州:

如果定都荊州,荊州沃野千里,人口充足,能自給自足。其次,成都平原的資源和人員,可以順江而下,輕易輸送到荊州,後勤壓力輕鬆多了。再次,荊州北伐襄陽之後,可以直接威脅宛洛,進軍中原,對曹魏的中原區域構成極大的戰略威脅,沃野千里的荊州,控制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自身的經濟基礎非常雄厚。如果再加上四川平原源源不斷順江而下的後勤補給,足夠可以震懾住孫權的狼子野心,水陸並進北伐襄陽,後勤補給壓力也小很多。一旦拿下襄陽,直逼宛洛對曹魏形成極大的戰略威懾力。

報地圖上看,荊州的地理位置似乎更好

但是!!

劉備的荊州並不是全部的荊州,就這麼一點,荊州戰略要地幾乎全在孫權和曹操手裡,江陵根本就沒辦法守,你總不能守城吧,劉備的荊州只不過是1/3罷了。事實上,劉備所擁有的荊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相當一部分是在孫權手中,它並沒有佔據衛星地圖上的全部荊州。

綜上所述,雖然荊州的地理位置似乎更好,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劉備奪取西川后,把都城定在成都,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漯河小史哥


劉備當時沒有能力再佔據荊州後,將其作為首都。當時的劉備雖然獲得了荊州,但是他羽翼還未豐滿,根本沒有稱帝建都的資格,而且這時的荊州還是他和東吳妥協的產物,協議上荊州還是屬於從東吳方面暫借的。劉備還沒有和曹魏、東吳叫陣的資格。因為自己的根基未穩,所以劉備是一定不會選擇將荊州作為首都的。

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時間順序來看,當初劉備是先奪取荊州然後入川,在這之後才獲得的漢中。依靠荊州勢力,劉備慢慢發展壯大,後來由於劉璋集團內部分裂,劉備趁此時機與劉璋手下里應外合,最終才奪得了川地。之後由於曹操滅了馬超家滿門,馬超報仇心切,與劉備形成同盟,劉備借用馬超在西涼的地位,發兵討伐曹操,大敗曹操之後奪得了漢中。

這個時候劉備才羽翼豐滿,也是在這個時候,才有三國鼎立的局面。不過好景不長,沒過多久,荊州就在關羽手中丟失了。這個時候的劉備,雖然有了勢力,但是也沒有了荊州這個城地。當然,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劉備之所以沒有在荊州建都,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自古以來荊州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將首都建立在這裡,勢必要經常面臨戰亂,有時還要面對城破之災。

二是定都荊州,距離川地、漢中遙遠,非常不利於對川地還有漢中的控制。三是川地的地形易守難攻,相比荊州,這裡更適合作為定都地點。


賈大智


從伐魏的戰略角度考慮,定都江州(重慶)最合適。成都則是偏安政權的首選。至於定都荊州,在治理上不利於掌控巴蜀,荊州在地理位置上天然跟四川隔開了,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戰略上則必然要屯重兵於荊州。東吳為防蜀漢侵襲必然會屯重兵於邊境。這種情況下蜀漢、東吳互為牽制,難有作為。

古代社會以農為本,而農業條件上江州(重慶)無法與成都平原匹敵。成都平原的富庶與人口稠密、糧食充裕,適合作為整個蜀地的中心來對蜀地建立統治。歷代蜀國割據政權,基本上都存在北方和東方兩個方向的敵人,這就意味著國都的位置不能太靠北,也不能太靠東。肥沃的成都平原可以給成都提供大量物資,還有都江堰造福成都。另外,成都以西不遠是青藏高原,這裡沒有敵人,成都以東不遠還有南北走向的龍泉山,等於給成都的東線防禦打造了一道防火牆。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長江是四川盆地最重要的水系,支流非常多,比如長江在四川盆地匯流了岷江、嘉陵江、烏江等大河,四川盆地的很多城市都位於河邊。成都則位於岷江上游,從成都去蜀中其他大城市走水路是相對方便的。所以如果只是偏安一隅,割據巴蜀,成都為定都首選。

劉備從漢中伐魏,要翻越秦嶺,糧草運輸艱難,作戰難以持久。劉備另一個選擇,從荊州向北攻擊河南。當年,諸葛亮的《隆中對》有這樣一段話:“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話已經說明了劉備的兩條戰略進攻路線,一條從荊州向北進攻、一條從漢中向北進攻。

所謂戰略能力就是你的目標和能力的平衡。你有一個目標,如果你做的事,你對資源的匹配方式和這個目標一致,這就是戰略能力好。否則,就是戰略能力不好。而江州(重慶)是四川東邊的出口,從三峽出來就是荊州。定都江州(重慶),才可以有效地協調東出荊州和從漢中北上這兩條線。

這個協調,有兩層意思。

①實際的戰術上的影響:如果當年劉備定都江州(重慶),那麼對關羽在荊州的軍事行動,就會有更大的影響和支持,關羽就未必會丟掉荊州;即使丟了,也有可能及時奪回來,因為距離大本營近。

②心理上的影響: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被迫退守四川,當時面臨成都和重慶兩個選擇。那應該定都在哪裡呢?表面看當時成都的安全環境要明顯優於重慶,城市基礎設施也更好,但是,蔣介石還是決定遷都重慶,哪怕因此要承受更多的敵機轟炸,也在所不惜。為啥?把重心放在重慶,就是在保持戰鬥態勢,向外界表明決不放棄,一有機會,就要衝出來和敵人血戰到底。而定都成都,意味著靠著秦嶺屏障過小日子,不打算出來殺伐征戰了,就等於向世人表明,不打算再打了,想要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了。

劉備定都成都之後,整個蜀漢政權的矛盾結構就變了。主要矛盾再也不是蜀漢和曹魏的矛盾,而是外來戶劉備集團和本地益州集團之間的矛盾。後來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看起來是對外作戰,其實很大程度上的意圖也是在轉移處理內部矛盾。


蕭立誌


劉備初期定都成都 ,是戰略防禦的表現。

劉備建立蜀國,如果一直堅持防守方針,把荊州作為戰略緩衝地帶。還是可以成功的。那麼,統一的話,恐怕要經過戰國那麼長的時間。

但是,很顯然,劉備他們是沉不住氣的,後期基本都是戰略進攻。結果,荊州丟了。也正是因為進攻,需要徵兵,需要糧草,估計蜀國對百姓的賦稅,肯定不比魏,吳兩國少。

既然是戰略進攻的話,那麼選荊州定都還是可以的。其實,在“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下,士兵作戰就會缺少勇氣,這也是項羽“破釜沉舟”的原因。



大漠飄大雪


都城肯定放成都比較好。主要有幾點

1:地理位置,荊州靠前,處在三國交匯處,到時候曹操或者孫權不管不問的打,直接很容易被打掉,而且荊州位置也不是那種容易守的。而成都在大後方,而且難進,李白說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打進來的話費時費力。

2:資源配置,荊州雖然物資豐富,可是一直處於前沿陣地,你爭我奪的,資源容易被搶空;成都就不一樣,天府之國,本來就是後方,戰爭更少,存貨多。

3:都城定成都,還可以鞏固後方。如果在荊州,還得重兵防著後方的蠻夷(當時這麼叫的),前方戰事一緊,難保後面的不趁火打劫。


我是小肥


荊州雖然地理位置優越,但對於劉備而言,成都顯然是更好的選擇。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荊州是劉備借來的,名不正則言不順,假如立都荊州,這就是擺明車架要和東吳幹仗,這個結果老曹最喜歡了。

第二,荊州乃四戰之地,而劉備當時並沒有完全控制荊州,防線不完整,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直搗黃龍。

第三,成都地理位置優越,進可攻退可守,土地肥沃,人口和農業資源豐富,定都於此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雖然自公元前的689年開始,先後有34位帝王在荊州建都,但成都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