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區同胞回國治療:既要念及同胞之情,又須使其擔公民之責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作出了巨大犧牲,國內疫情才得以控制。這裡有國內民眾的努力,也有身在海外華人華僑的貢獻。比如說捐口罩,捐錢捐物等等。他們也是一隻抗疫力量。

但是,疫情爆發以來,也有一些人的情緒和論調讓廣大國人難以接受,甚至是反感他們的錯誤論調。他們的言辭不但割捨同胞之情,還有非議政府之責的嫌疑。比如說,歐美疫情爆發,很多海外公民想回到祖國躲避疫情帶來的風險,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人性的基本表現。

例如,隨著英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不斷增加,英國,淪為海外第三大疫情國。圍繞1.5萬名英國小留學生,是否應該政府包機接回。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也有已經從國外回來的同胞,他們抱怨一些事情,這也是人性最本性的表現,只要不違法中國的法律法規,讓他們發洩正常的人之為人的情緒吧也不會出什麼么蛾子的。

少數網友或少數普通民眾有一些譏諷行為可以理解,因為這是人的認識層面與思考角度不同的結果,但是這些東西斷然不能接受和縱容。因為,關愛同胞既是我們的與生俱來的感情,也是國家保護海外公民的義務。

常見的方法有撤僑。撤僑是指一個國家的政府通過外交手段,把僑居在其他國家的本國公民撤回本國政府的行政區域的外交行為。如中國在2011年的利比亞撤僑等多次撤僑行動,目的就是將國民從國外或另外的戰區或疫區接回本國,以保護同胞的生命健康。

針對此次疫情,黨中央和中央政府是關心愛護自己的國民的。個人認為只要符合撤僑的條件,我相信我國是會採取撤僑行動的。但是,如果政府評估認為還沒有達到必須撤僑的時候,貿然行動可能會影響外交關係。

至於費用的問題,則是另外一個問題,兩者不能混同。回到此次疫情,如果從國外疫區回來的人,國家移民局已經作出了規定,隔離費和醫療費等費用原則上由本人承擔,但是又對於特殊情況的人也是可以申請減免。

有些從國外回來的人可能會認為,同樣是中國公民,為什麼他們就不能享受免費治療呢?這裡本質上不是一個國民普惠性的問題,而是抗疫與治病的問題。從權利義務的角度分析,如果是從國外得病,那你是回來治病的,如果沒有正常繳納中國醫保,那當然自負。

因為你們到國外賺錢,沒有給中國的醫保機構繳納半毛錢費,憑什麼要免費於你們?你們的醫保費都給別的國家了,應該找你繳費的對象。回過頭來說,如果在疫情期間,國人在國內感染病毒的,國家是有義務免費治療的。理由有二: 一是這個得病是公共衛生事件,國家有義務治療;二是如果不免費醫治,要麼失去生命,要麼會成為病毒的傳播者,這不利於防疫。

所以,針對海外國民是否能順利以撤僑的方式回到中國,那是中國政府綜合評估要做的,暫時沒有撤僑並不是政府不關心。另外,如果不是因公派遣人員,又沒有繳納任何社保費,你回來治病,不是抗疫。我們只能說請您自費。

請大家明白一個問題。這不是一個普惠醫療的問題,而是一個國民權利義務對等的問題。公民履行了社保繳費的義務,公民就有權利享受中國免費醫療。

黃星永:湘潭大學非洲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執業律師,湖南同湘律師事務所副主任、中非法律實務團隊負責人;

學歷背景:中南(工業)英語本科、湘潭大學法理學碩士、國際法(非洲法方向)博士;

工作語言:中文、英語;

研究領域:疑難勞動爭議(國內)、涉外勞動爭議、國際投資等;

執業領域:涉非法律事務、非洲國家勞動法、涉外勞工法律風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