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文|冀城晨光

天安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誌性建築,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億萬國人心中嚮往的地方。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小時候,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前會播一段升國旗片頭:飄揚的國旗,奔騰的黃河,蜿蜒的長城、高聳的紀念碑、雄偉的天安門、莊嚴的國徽……。這些精彩的畫面,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構成了我對國的初步印象,也萌生了對天安門的無比嚮往。


12月底,終於有機會來到天安門,完成了小時候的夙願。只有到了這裡,才能深刻體會到國不僅是一種無形廣袤,更是一種具象的存在,才能感受到國之氣象。


01

紅牆與烏鴉


冬天的京城,朔風凜冽,寒氣襲人。但這絲毫沒有排隊等候的人們,熱情就像人群北側的紅牆,燦豔如火。牆外幾棵落盡了葉子的高大楊樹,讓人們再次確認了寒冬時令,還有牆內繁華落盡的宮殿。忽然,幾隻烏鴉不失時機地從南飛來,此起彼伏地叫了幾聲,便沒入了宮牆。抬頭一看,楊樹上果然有幾個巢窠,看來它們是這裡的常客。事實上,它們已經在此繁衍生息幾百年。滿清把烏鴉視為神鳥,舊稱老鴰(gua,西北讀wa)。入主京城後,在紫禁城坤寧宮前設立“

索倫杆”祭祀,且餵養烏鴉,東邊的太廟跟西邊的社稷壇成了烏鴉的棲息地。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呱呱……”,淒厲的叫聲是昔日帝國的迴響,連同這紅牆提醒著人們,這裡曾叫紫禁城。


古老輝煌與現代文明只有一牆之隔,卻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在人群中移動小許,終於到了天安門區域。眼前豁然開朗,開闊的視野和宏偉的建築撲面而來,是一個新的世界,雄偉壯觀,氣象萬千。我終於來到了這座具有精美的傳統建築特色和特殊政治歷史地位的國門前,它巍然屹立在中軸線上,面南背北,輻輳四海,通達八方。天安門經歷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跌宕起伏,風雲變幻,見證著中華民族浴火重生,走向復興的歷史進程。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02

天安門


天安門位於北京城的傳統的中軸線上,威嚴莊重,氣勢宏大。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高達34.7米。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底座為2,000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座基座,其上築有高13米的紅色墩臺,城臺下部開有券門五闕,中間卷門最大,並位於中軸線上,兩邊四門左右排列。正中門洞上方懸掛著毛主席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墩臺之上為天安門城樓,重簷歇山式建築。長66米、寬37米。東西面闊九楹,南北進深五間,象徵皇帝九五之尊。正面開36扇菱花格式門窗。殿內以60根楠木紅柱承重,藻井梁枋繪金龍圖案,垂17盞宮燈,地面金磚鋪地。屋頂覆黃琉璃瓦,置鴟吻、仙人、走獸。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天安門創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 ,初名承天門。為一座黃瓦飛簷的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因建造時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門,故命名承天門。牌坊正中高懸“承天之門”匾額。寓意皇權順承天命。設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築匠師蒯祥,他18歲設計建造天安門,已雄立600年。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清順治八年(1651)重修,改名天安門。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古時以正門為應門。《詩·大雅·綿》:“乃立應門,應門將將。”毛傳:“王之正門曰應門。


《禮記·明堂位》:“九採之國,應門之外,北面東上。”孔穎達疏引 李巡 曰:“宮中南向大門,應門也。應是當也。以當朝正門,故謂之應門。”


唐長安宮城的正南門,亦稱承天門。每年元旦和冬至日,皇帝在此設朝接受各國使節朝見和進貢。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帝王頒發詔令的地方。比較有名的有“金鳳頒詔”和“金殿傳臚”。


金鳳頒詔


遇有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慶典活動都要啟用天安門,在此昭告天下。


金殿傳臚


殿試又稱御試、廷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國家考試。每三年一試,一般在春季三月舉行。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考中的被賜予進士。明 “殿試”在太和殿,清代在保和殿。殿試兩天後,皇帝召見新考中的進士。新科進士身著公服,頭戴三枝九葉冠,恭立天安門前聽候傳呼,然後與王公大臣一起進太和殿晉見皇帝,肅立恭聽唱名宣讀考取進士的姓名、名次。這就是“金殿傳臚”。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03

天安門前附屬建築


之一金水橋


天安門前面有五座並列三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橫亙於金水河上,系外金水橋,建於明永樂年間,重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外金水河是一條綢帶,金水橋就是鑲嵌其上的玉帶板,雕刻精美。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之二石獅


故宮的獅子象徵著權力與尊嚴,東邊立的為雄獅,前爪下有一隻幼獅,象徵皇權永存,千秋萬代。石獅子至今盯著御道,守護著國門。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之三華表


華表,又稱表木、桓表、神道柱、石望柱等。古代設在橋樑、宮殿、城垣或陵墓等前面作為標誌和裝飾用的巨大石柱。起源於遠古時代的誹謗木,古代帝王用以表示納諫或作路標的木柱。元代以前,華表主要為木製,上插十字形木板,頂上立白鶴。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明以後華表多為石制,天安門前聳立著兩個漢白玉華表,為典型的明代制式。該華表高為9.57米,其直徑為98釐米,重約20000公斤。下有須彌座,柱身雕刻蟠龍紋飾,上部是貫柱而出的雲板,承露盤上有石犼蹲立。與天安門同建於明永樂年間,迄今已有500多年曆史。為華表中的精品。華表是一種標誌性建築,已經成為中國的象徵之一。


金水橋與古樸的華表和雄偉的石獅構成天安門前巍峨壯麗的景色。


04

復興之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舉行盛大的開國大典。毛主席率領黨、政、軍和各民主黨派、群眾團體的負責人登上天安門城樓,一個偉大的聲音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開闢了中國歷史新紀元。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新中國成立以來,天安門成為國家的象徵,舉世矚目的大閱兵在這裡舉行,重要意義的儀式大典在這裡進行。《國語》雲:“故慎制祀,以為國典。”天安門與廣場中央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等建築一起構成了新中國新時代的國之大典。

天安門也由古代的皇城“應門”變成大國復興之門。


天安門:從皇城應門到中華復興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