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行情該如何處理?

極端行情該如何處理?


2020年,絕對是整個世界金融歷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年,而今年的三月份,更是值得被銘記的一個月,最近全球資本市場連續暴跌,美股熔斷跌停都有4次,昨日美股竟然還出現了漲停熔斷(我跟巴菲特老爺子又漲見識了),第一次大家還興高采烈宣稱見證歷史,後來熔斷多了就麻木了,看來未來美股只有來個單日二次熔斷才能刺激吃瓜群眾的神經。眾所周知資本市場最怕出現黑天鵝事件,比黑天鵝事件更可怕的是,不是出現了一隻,而是一群,一個方隊的黑天鵝,近期國內的商品期貨也是跌的波瀾壯闊,相信很多資深的期貨投資者也大呼這行情根本看不懂!任誰也沒有在有生之年看到一個月之內看到這麼多次的漲跌停板吧。

其實在平常的交易中我們也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哪段哪段行情看不懂,即使看懂了也做不對。那這裡面有一個點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注意到:對於行情人們總是習慣先理解,然後再操作。也就是說人們總是會試圖去弄明白什麼,然後再決定怎麼做。這個思路乍一看的確符合情理,可期貨市場永遠就不能用“情理”去琢磨,畢竟“情理”本身就是偏向主觀的。

最近也看了很多人的交易,他們很不適應這種突然波動率放大的行情,因為他幾乎沒有一個漸變的過程,尤其是歐元。而在這種行情裡面,很多人還是保持同樣的倉位,一個方向做反了就會做成重大的虧損,因為他們還是用以前的思維去做現在的市場。先不論市場是否適合你,只是說資金管理方面就已經不及格了。

當風控出現問題,極端行情一出來,以前做的多優秀都好,結局就只是破產。當然對於個人交易者來說,有錢可以繼續。但是我認為做這行,即使不是做基金經理,也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基金經理一樣要求自己。起碼最基本的風控起碼不要出現重大的失誤。

這樣解釋下來是不是意味著題目中的問題就沒有辦法回答了?也並非如此,只不過我們需要對“看懂行情”重新定義。我們可以將“看懂行情”理解為符合自己交易系統且和交易員本身經驗相匹配的行情,將“看不懂的行情”理解為交易員本身經驗與交易系統相背離的部分。接受了這個概念我們再正式進入到“遭遇看不懂的行情該怎麼辦”這個話題。

原則上來講是不允許在無其他理由情況下隨意開倉,當然,沒有系統給出的信號也不能僅僅因為浮虧就平掉手中的單子。因為在沒有系統信號的情況下所有的交易都相當於船隻在沒有燈塔的海洋中航行一樣,你只能依靠多年“出海”的直覺來掌舵,它所面臨的風險是極大的。

但如果你真的要搏一搏的話也並非不可以,如果你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手,經歷過市場中種種極端行情和枯燥乏味的震盪,已經鍛煉出來了所謂的“盤感”,那你可以進行嘗試,但有一點必須堅決執行:止損。在入場前一定要清楚這一次入場自己的預期和可以承擔的風險,如果到達了風險的臨界值就要果斷砍倉。當然,如果你的直覺十有八九是錯的,那還是老老實實按照交易系統操作吧。

說了這麼多,面對這種行情到底該如何操作呢?其實很簡單,針對主觀策略我在這裡提供幾項常用的操作方法以供大家在遭遇“看不懂行情”時作為參考

減倉。比如系統提示應該出場了,但有大把浮贏且經驗告訴你後續還會有行情出現。

平倉。比如還未到系統止損位,但價格反向變化速率和反向大單數明顯增多。對沖。比如做多螺紋,然後表現蹊蹺,空點黑色系最弱的品種。

降低週期。用小級別的時間框架來操作。通常來說,更低週期的信號更敏感,也更靈活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