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之亂因吳王而起,劉濞為何自反,是景帝用晁錯削藩之錯?

劉邦建立漢朝後,大肆給劉氏宗親封地封王,其中有一塊富庶膏胰之地吳地。當時封的吳王便是劉濞,吳地依江近海,物產豐盈,加之劉濞又重視開源,如開銅礦鑄錢,煮海水製鹽,國力日益強盛。劉濞早便注意積蓄力量。當時文帝劉恆在位已十多年,劉濞從未入京朝覲過,但為了敷衍朝廷,派自己的兒子劉賢前往長安朝覲。

七國之亂因吳王而起,劉濞為何自反,是景帝用晁錯削藩之錯?

01

文帝太子劉啟與劉賢本是堂兄弟,見面後言談很是投機。無事時又愛下圍棋,兄弟對奕,亦頗為融濁。但日子稍久,便不拘小節,兄弟間在棋盤對壘中,就出現了不相讓的情況。一次,太子劉啟誤走一著,被劉賢用一子堵死,太子啟看就要輸掉,想要悔棋重走,劉賢年紀尚小,怎懂得對皇太子應該謙讓,堅持不許悔棋。劉啟身為皇太子,平時總是聽到奉承的聲音,怎能受此委曲,便將棋盤拿起向劉賢擲去,恰巧擲中劉賢頭部要害處,劉賢當場即倒地死去。

文帝聽到這種情況,很是不安,便命令將劉賢厚殮,讓從者扶柩回吳。

吳王濞本已蠢蠢欲動,自稱“東王”,實際上是想與心目中的“西王”平起平坐,“西王”當然指的是長安朝廷。如今自己的兒子被皇太子打死,更是悲憤交加。當他知道皇帝已命將靈柩發送回吳時,便派人中途攔阻,要將靈柩運回長安。文帝聞知此種情況,只好命令就地埋葬。

七國之亂因吳王而起,劉濞為何自反,是景帝用晁錯削藩之錯?

2

文帝想和吳王當面解釋,以便釋怨,遂召吳王入都,吳王稱病拒絕應召。文帝派人前去探病,使者回報說,吳王沒有病。文帝很是生氣,凡有吳地來使,即被拘禁,搞得很緊張。後者有一吳國使者,求託大臣代為疏通,使者得見文帝。使者勸文帝覺得有道理,就命令賜予吳王茶几與柺杖,意思是要他飲茶散步,樂享天年,可以不用入京朝覲。於是緊張局勢得以緩和。

公元前156年,文帝病重,彌留時,囑咐太子劉啟說:“將來如果有什麼亂子,可以令周亞夫帶兵,他是個可以倚靠的人。”說完這番話便與世長辭,享年四十六歲。文帝一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作為,但他平時異常節儉,也很關心百姓,凡遇災荒,則親自過問賑災事宜。一次,宮中要添建一處露臺,預計需費百金,文帝說:“百金乃是中等人家十家的家產總和,還是不要造了罷。”這項工程就作罷論。在他的帶動下,後宮后妃也都很節儉,衣不曳地,帳無文繡,金銀器皿一概不用。所以後人稱漢文帝是一個能守成的皇帝。

七國之亂因吳王而起,劉濞為何自反,是景帝用晁錯削藩之錯?

03

文帝既死,太子啟即位,是為景帝。景帝登位後,重用晁錯,遷官御史大夫。

晁錯(公元前200前154年),潁川人。治刑名之學,從伏生習尚書。後為太子啟家令。所謂家令,乃是太子屬官,專管刑獄,錢糧,太子飲食等事。

作為景帝“智囊”的晁錯,紅極一時,連丞相申屠嘉也為之側目。晁錯平時多有建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削藩。當時各藩以齊、楚、吳為最大,齊有七十多座城,楚有四十多座城,吳有五十多座城,所謂“分天下半”。其中以吳最為富庶。他們“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經濟上搞得很活躍。所以晁錯把目光對準了吳地。他以為削吳吳必反,不削遲早也會反;削,反得快,為害小,不削,反得慢,但為害大;所以說遲削不如早削。他的建議符合景帝的想法,於是朝廷便著手削藩。

七國之亂因吳王而起,劉濞為何自反,是景帝用晁錯削藩之錯?

朝廷削藩的主要目標是吳,當時,適逢楚王戊入朝,晁錯抓住機會先拿楚開刀,他吹毛求疵地歷數楚王之罪,請景帝處以死罪。劉戊系景帝堂弟,景帝不忍加誅,削東海郡劃歸中央,令楚王回國。此後,晁錯又以同樣手法,削趙常山郡,削膠西六縣。楚、趙、膠西被削後,敢怒而不敢言。晁錯見三國沒有什麼舉動,就認為可以放手削藩,於是就策劃削吳。

七國之亂因吳王而起,劉濞為何自反,是景帝用晁錯削藩之錯?

04

吳王劉濞聽說朝廷已議及削吳,心想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發制人。於是派中大夫應高出訪膠西,與膠西劉印協議共同舉事。吳王又派人到趙,趙王也答應共同行動。先後有七國共同舉事,它們分別是吳、楚、趙、膠東、膠西、苗川、濟南七地的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公開反叛漢室,這就是歷史上的七國之亂。

七國中以吳出兵最多,約二十萬人,吳王又要求閩、越、東越三國出兵相助,閩、越三國猶豫不決,只有東越發兵一萬前來相助。吳王渡過淮河,與楚王軍隊匯合,遂打出“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口號,向梁進軍。

景帝接報,連忙召集大臣會商,晁錯主張景帝親征。景帝問:“朕如親征,何人留守?”晁錯竟自薦為留守。

05

景帝想起先帝曾有“天下有變,可用周亞夫為將

”遺言,遂命周率兵討逆,並封周為太尉。周領命出發。景帝又將已辭官家居的竇嬰請出,要他帶兵救齊,竇嬰固辭。原來竇嬰為了反對立景帝胞弟劉武為嗣君,得罪了竇太后。竇太后最喜少子劉武,一心想要他在景帝百年後繼承大統,而竇嬰卻認為父子相傳乃天經地義,萬不能以弟繼兄,因而竇太后對這個孃家姪兒很是不滿。

竇嬰也很知趣,便上奏辭官。後來竇太后還將他的門籍除去,使得他不能入宮朝覲。所謂“門籍”,就是懸在宮門口長約二尺長的竹牒,上面記載有資格入宮者的姓名年紀等項。入宮的官員先要通報自己的姓名年齡,經核對門籍後,方可入宮。

景帝見竇嬰不肯接受任務,分明是尚記前嫌,便曉以大義,勸他以國事為重,嬰方首肯。於是景帝拜竇嬰為大將軍,賜黃金千斤。竇嬰即任,命突布、酈寄兩人為副手,又在都中設臨時軍轅,將千斤黃金置轅中,令諸將根據軍餉需要自取,諸將深為這種“化私為公”的行為所打動,無一人中飽私囊。

06

在竇嬰行將出發赴滎陽時,有吳原相袁益求見。袁盎說,七國叛亂,吳為首惡,但吳之所以叛亂,是由晁錯促成的。他有妙計可以退兵,請竇嬰轉奏景帝,要求景帝親自聽他的建議。

七國之亂因吳王而起,劉濞為何自反,是景帝用晁錯削藩之錯?

景帝聞奏,即召見袁盎問計,袁盎說“七國叛亂,主要是彼此都是高祖子弟,分土稱王,理有應當。晃錯意欲禍國,提出削藩,實際上是想動搖劉家天下。吳王心中不服,所以舉兵西來,請求誅錯。如果能將晁錯斬首,並赦免起兵各國,就可以避免戰亂。”

景帝一方面對晁錯主張皇帝親征不知天高地厚,竟然自薦為留守,頗有看法,另一方面覺得袁盎的話很有道理。於是派袁盎秘密到吳王處議和。

七國之亂因吳王而起,劉濞為何自反,是景帝用晁錯削藩之錯?

景帝已決心誅殺晁錯,秘密命令丞相陶青等大臣彈劾晁錯,說他心懷叵測,大逆不道,罪應處死。奏章一上,文帝馬上批准。於是派人乘車去御史府假作召晁錯入朝議事,晁就登車出發。車子跑得很快,晁已驚疑,後見所走路線並非入朝大道,連忙叫停車。此時,執事人員已下車高呼晁錯聽召。晁錯忙下車下跪聽召。當執事人員讀至罪應處斬”時,晁錯人頭已經落地。

袁盎來到吳軍駐地,要求面見吳王。吳王聽說晁錯已被處死,心中甚喜,但又以為朝廷軟弱可欺,不肯退兵。於是派兵圍住袁盎駐處,要袁盎投降,袁不予置理。一天夜裡,袁盎正想就寢,忽有一人進帳說:“吳王已決定殺你,你趕快逃走。”袁盎見來人面熟,但已忘姓名,便問:“你是誰?來人說:“我做過你的從史,曾與你的女侍有私情,你沒有處置我,我特來報答。”袁盎說:“看守很多,如何逃脫?”來人說:“我已備酒,待將他們灌醉後,君可趁機逃脫。”袁盎依計而行,待看守大醉後,便趁機逃回,景帝亦未對他加罪。

07

周亞夫率軍前進,首先是佔據滎陽。滎陽是戰略要地,劉邦與項羽爭霸時,曾在此相持。如今周亞夫搶先據有滎陽,已佔有利形勢。吳楚卻聚集大軍強攻梁國。梁王多次告急,周亞夫均置之不理,梁王只好死守。一日,吳王忽然得報,周亞夫已派兵繞道至吳軍後方,斷絕糧道。糧食被劫,糧道不通,吳、楚兩王都很吃驚。於是由吳王決斷,放棄攻梁,直接進軍與周亞夫交戰。

吳楚軍隊開到下邑,與周亞夫對峙。周亞夫仍舊採取只守不攻,以逸待勞的辦法。吳軍數次挑戰,均置之不理。吳楚兩王甚為急躁,決定夜襲。當夜吳軍在東南鼓譟前進,周亞夫知是聲東擊西之計,便在西北方面埋伏大軍,等待吳軍進入埋伏圈。果然,吳楚兩王率軍從西北前來襲擊,怎料中了埋伏,損兵折將,只得退回。

七國之亂因吳王而起,劉濞為何自反,是景帝用晁錯削藩之錯?

08

吳王見糧草已斷,軍無鬥志,強攻不成,料難持久便帶領數千衛士,丟下大軍不管,回吳地去了。軍中既無主又缺糧,數十萬軍隊,就此潰散。楚王見吳王逃走,自己已被包圍,遂拔劍自刎。

吳王逃到東越時,東越王已得周亞夫通知,要他殺掉劉濞以贖出兵相助之罪,東越王哪敢不從,便以勞軍為名請吳王相會。吳王不知是計,便前來赴約,當即被伏兵殺死。歷時三個多月的吳王謀反大案,就此了結。

09

從上述情況我們可以看出,漢景帝的削藩是多麼的不易。諸侯國對於朝廷始終是一個巨大的隱患。我們不知道劉邦當初設計這項制度的時候,是否已經充分吸取了前朝的經驗教訓,對於封建王朝來說,集權與分封啟示是一對矛盾,處理不當就會影響到統治。您對文章中的人物事件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