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教你如何寫作

作為知名的財經作家吳曉波,也許你已經度過他的“大敗局”,或中國各階段的企業家年史,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何掌握創作企業史或者進行財經創作,這兩本小冊子《藍獅子寫作課:如何進行企業史創作》、《藍獅子寫作課:如何進行財經創作》或許能夠讓你耳目一新。但即便你並沒有這個領域的創作計劃,對於其他領域的創作,也是有共通之處的,或許你可以把它當做是一個專業作家的建議。


吳曉波教你如何寫作

創作企業史的前提

1.哪些企業史值得寫?

哪些企業史是值得我們寫的?寫任何的一個企業史都要帶著這些問題去回答。寫什麼公司的企業史呢?有很多答案,有人說是要知名的,這是一種;有人說是要在水下不被人知道的,但是它很好,值得寫,這也是一種;還有一種是這個公司非常有錢;另外一種,是這個公司是值得尊敬的。

另外,你寫什麼公司史要有一個標準——這個公司是很值得學習的。有人認為一個公司失敗,失敗得很悲壯,這也值得一寫的,可是問題是為什麼你覺得它是悲壯的呢?這些問題我們都可以想一想。

什麼是最好的公司?在世界的產業鏈中排名靠前的企業,這是一種標準,但是這種標準是不是對的呢?我的看法是不一定。中國人在追求百年企業,但是有幾個企業是可以做到百年企業呢?一個是要看體制怎麼樣,第二個是領頭人、接班人怎麼樣。從最好的公司上來講,是企業的規模、銷售額,持久的能力。標準很多,但是做得到的很少。


2.寫作企業史的基本價值觀

所有企業存在的根本都是為了滿足社會需求。世界不是平的,是由規則和利益組成的。我們就把這些利益找出來,所有的當事人都是利益中人,為什麼我們需要以旁觀者的姿態觀察,那是因為一旦你介入了這個利益,就沒有旁觀者的立場了。但所有的公司的主觀目的都不是為了死亡。

接下來的一個價值觀是,競爭是公司前進的動力。最後一個價值觀,世界是由問題組成的,而公司的存在是為社會解決某方面的問題。要解決社會問題,公司首先要解決自己的問題。


3.寫作企業史的前提

這兒有一個前提,公司史寫作必須有基礎,你站得越高,寫得就越從容。我認為應該有四個方面的前提:

第一,你要懂工業。

第二,要懂一點財務和經濟。

第三個方面的前提其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至少你要有創業的經歷,你懂得公司生存的不容易,容易跟企業人達成溝通。

第四就是我們要學習一點管理知識,能夠體會管理是非常妙的東西。


4.立意、結構、取捨、進退,缺一不可

有四個方面需要我們去鑽研、把握:第一是立意。寫一個題材,立意立在哪裡,決定了它有多大的空間。第二是結構。決定一個作品的成敗的關鍵點就是結構。一個合理的結構,就像一個人的整體器官的勻稱,像造房子一樣,要有內在的很恰當的勻稱性、均衡性。第三是取捨的問題,這涉及到了素材和佔有資料的運用問題。最後,是進退的問題。這是指對於記者的角色,進入企業跟遠離企業之間的姿態

總的想法是讓我們在極其熱誠的投入到企業的方方面面,佔有資料之後,建立一個不是為了這個企業而寫這個企業,不是為了自己的工作而寫這個企業,而是為了這本書有更多的人去閱讀,有明確的讀者導向,要使讀者更好的接受,這個意識要牢牢的建立。成功就是被承認,別人比你多賣一萬本,這就是成功,這就是市場佔有率。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相當多的人是下筆很快,下筆以後才發現問題很多,寫了三天以後感覺出了問題,於是後面的問題就更多。我覺得我們在準備動筆的時候要三思而後行,要把立意、結構、取捨和進退的問題,都想得很透徹,先慢後面就快,先難後面就易。不要還沒有想的時候就已經動了,這就很容易出差錯。


如何創作企業史

1.如何選題

寫書面臨很大的困擾是在什麼地方呢?總結來說,就是該寫什麼書、什麼書才是市場需要的。

秦朔曾談到過寫作與市場呼應度的問題。我們不可能去討好市場,這個呼應度指的是我們的創作能夠跟市場的需求相統一。這也是時機的問題。但有一個普遍規律性的東西可以思考:你寫作的公共價值是什麼?

所謂的公共價值部分是,你要創作的選題、對象和人物,究竟有沒有公共閱讀的價值。最簡單的判斷在於它在行業之外的影響力有多大?我們往往是判斷他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多大,其實從圖書出版的角度講這個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在行業外的影響力有多大。

公共價值部分,是需要作出判斷的。做這個判斷的過程,就是“選題”的過程。選題,就是要“選擇有公共價值”的人或事物去進行創作。這就是財經創作尋找選題要遵循的規則。


2.如何蒐集寫作資料

自從有了互聯網,財經圖書寫作已經變成超級魚龍混雜的一個市場。當資料越來越多的時候,稀缺變成一個問題了,也就是說再整理和獨家性變成一個問題了。我們的財經創作是去採訪,把自己關到房間裡寫出來的。所以,財經寫作首先就要學會蒐集寫作資料。

那麼,如何蒐集寫作資料呢?

第一,剪報。剪報的時候往往是企業發生新聞的時候,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剪報。你要建立自己的檔案庫,這是日常的工作,就要做得非常細。


第二,學會利用網站資源的利用並適當提煉。當你利用Google的材料時,最好是“吃進去再吐出來”,就是一定要學會提煉。這個社會是一個檔案社會,當我們做圖書出版的時候,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已經變成公共事件。


第三,要去圖書館、檔案館找資料。圖書館裡面有很多的資料,還有一些是在學院裡的資料,不一定是出版的東西,比如說論文,都可以拿來利用。


第四,資料創新。你要學會拿來做對比。

3.如何分解寫作的過程

寫書有不同的方式。你用什麼狀態來寫書?

很多人寫一本書,會一天寫一千字,一寫寫三個月、半年。我是不贊同這樣的行為的,這是個疲勞的狀態。作者個人寫一本書是花一年到兩年的時間,但在這這一年到兩年的時間裡面,大量時間做工作筆記。前面講的資料收集、歸檔都屬於寫作的一部分。工作要分階段做,在寫作時該幹嘛幹嘛,然後把寫作切到各個時間段面去。通過階段性筆記的方式來保留你的工作。

寫專欄對圖書寫作是非常好的鍛鍊,讓你保持長期寫作的能力。寫作其實就是長期的選題發現,絕對不要進行疲勞戰,同時保持體力很重要。你如果要成為一個好的財經作家的話,要經常鍛鍊身體,保持體力。

寫作中要把握文本節奏。一本好書,無論是虛構的還是非虛構的,能夠被朗誦是一個很關鍵的條件。寫書我不太建議說用長句寫作,要用短句、短章節寫作,保持文本節奏感,寫了一半以後,去朗誦它。如果你的文字是能有節奏地被朗誦出來的話,就是好文字;如果你自己念都不清楚的話,那就不是好文字。如果你要做暢銷書的話,朗誦對文本是很重要的。


4.如何切入寫作主題

當我們寫某一個主題的時候,往往是一個概念。一本書不能窮盡所有的話題,我們在寫作中,特別是那些知名度很大的,已經被寫過的人或企業,你一把打掉的話,難度很大,而且得不償失。這就相當於我們面臨一個選題的時候,從哪一刀給切進去的問題,這是一個技巧性的東西。

創作對象的內在分析很關鍵。第一件事是:你先用500字把這個事講清楚。500字足夠講清楚這到底是一件什麼事,為什麼普通讀者要花錢買你這本書。任何一個話題都有很多種解讀的方式,一定要找到那個點。先不要寫,先想清楚,到底這個是什麼東西。為什麼他放在書攤上的時候,人會停下來買。就像在機場,那麼多書,為什麼會停下來買你這本書。這其中一定有一個點打動他,那麼這個點到底是什麼呢?這個是很困難的事情,需要做內在的分析。


5.如何確定寫作範式

在寫作的時候,你要形成自己的文本特點。寫作不是討好,不是討好某一份工作、某一個人。一旦到我要討好某個人的時候,前面一定是條死路,寫作最大的特點是形成自己的風格。

最好的專欄作家是什麼樣的?是那個讀者看內容就知道是誰寫的,寫書也是一樣的。但是全天下那麼多人都在打同樣的套路,都是用刀用箭,為什麼就你能成功?所以你一定要形成一種偏執性風格,這個非常關鍵。很多經濟學家、企業家為什麼沒有辦法寫出好書來?他最大的坎就在這個地方,不注重文本寫作本身,他們覺得寫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觀點,那寫出來的作品就一定不能夠成為暢銷書。

作者要有自己寫作的符號化風格,這個非常關鍵。你找到這個範式,然後怎麼學習這個範式?最簡單的辦法是你把這書解構開來。


6.書的內在核心是什麼

從書本身來講,它的內在的核心在什麼地方呢?當我們找到一個點的時候,我們要找到它的理念。我們寫公司的時候,要把過程講清楚。任何公司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有一些共性的問題。面面俱到寫了一個流水帳,這是很大的問題。

我們做圖書一定要學習商學院的做法。他們是教學式的案例,但商學院有一個優勢,有一個強大的理論模型,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我們寫書往往會把模型丟掉,這是出身造成的。今天的財經作者中也有很多是從培訓公司出來的,他寫的書會出現什麼問題呢?他會創作一個模型,這個模型裡用很多故事、案例給組裝起來。這個寫作方式在10年前可能還很流行,現在就會有問題,因為你所有的故事都是二手故事,或者是講了很多遍的故事,萬一你這個概念不能被接受的話,就很麻煩。除非你強大到這個概念能夠被接受,而被接受的話往往是作者本身。

很多商業的東西,是靠結果來講的,沒有什麼對和錯的問題,無非是從這個角度來看,是你信不信我的問題。你相信我,我就是對的。如果你不相信,就是沒有用的東西。

寫作的本身很重要,這個經驗給我們寫某一個公司或者某一個企業、行業能帶來很多借鑑。我們本身的優勢是在於我們掌握了足夠大的核心資料,這是別的寫作者所沒有的。剩下的是我們要把商學院和培訓公司他們構建結構的能力,和我們的寫作嫁接起來,這個過程如果能夠完成嫁接的話,這本書在市場上的專業水準就會有提升。

我們的作者大概不缺乏資料佔有的能力,這是比別的類別的作者具有的更大的優勢,但我們缺乏提煉的能力,這個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通過研討的方式解決。我認為你只要苦思冥想,就一定能夠想出來。千萬不要說這個點沒有想出來,匆匆忙忙去寫,那會很糟糕的。


7.如何建立核心論述

你範式找到以後,接下來要建立的是核心敘述。對寫作來講,肯定有幾個關鍵點注意到:

一、你這本書無論多厚,有一點必須的,就是當你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我能不能用500字把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寫清楚

。就是要先把核心敘述寫出來。這樣的話才知道我到底要寫什麼東西。核心觀點的建立,是最關鍵的一件事。


二、接著來,一個觀點敘述就300-500字。這樣沒有辦法支撐一本書,書是一個高層建設,需要鋼筋結構,所以結構很重要。當你有300-500字的核心需求之後,接下來就是你用什麼理論體系來支持這個鋼筋結構。


三、論述問題。當你形成一個核心表達,同時你建立了一個理論結構,不管多麼粗糙,只要建立完,書的模式不是很精緻也OK了。然後怎麼來論述它,這有兩種方法可選。一種是環繞式,就是我講一件事,我反覆講。另一種是遞進式,就是我有一個觀點,通過遞進的方式往前走。這兩種風格決定了一本書的最終風格。


企業史創作現狀

對於中國來講,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先是西方管理理論的引進,到中國企業的實踐,到中國經驗的總結,再到中國管理理論的出現。

首先是西方管理理論的引進,出版社做了很好的工作,尤其是中信做了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接下來是中國企業實踐的總結,很大一塊就是中國的企業史,在這點上有兩方面的想法。

第一,我們想把中國的企業描述出來,必須要有兩個很重要的元素,一個是企業和企業家必須要有足夠的影響力,你這本書才有影響力,我們的價值其實是由企業的價值決定的,並不是完全由我們寫作的價值來決定的。在對企業價進行判斷的時候,還要回到社會判斷上,而不是以個人的好惡來判斷。


第二,這個企業要有足夠的創新性,無論是在哪個方面的創新。這樣的企業的可讀性是非常強的,我們寫企業史要把價值和創新表現出來,這兩個東西是讀者所需要的,也是企業史所必須要貢獻的。

最後,寫作是需要體力的,趁現在還很年輕,趕緊寫。寫作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從投入和產出的方面來說,寫作太虧了,但是我們的先輩告訴我們人生有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我們能做的一點事情就是立言,把言立得住,就真正的可以不朽、永遠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