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社会上对采煤工人的认识大多数从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知道

采煤工人的艰辛。当看到主人公――孙少平去大牙湾当了煤矿工人,知道了那么深、那么黑的矿井,矿地下的环境是那么糟糕,采煤工作面――煤溜子是那么吓人,一不留神就会吞没人,采煤工要举起一百多斤的钢铁棒(液压支柱),少平是那么能吃苦的人,他也感慨那种生活是艰苦的,完全是凭着自己强大的那种对苦难深刻的理解最后才能坚持下来。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累+脏+压抑=《了不起的挑战》节目中的岳云鹏。小岳岳下了个煤就哭成那样,好多人都说那是累的,只有我们采煤工人自清楚,那是内崩溃了。对煤矿工人来说,每日在不见天日的地底工作,而每一次下井都暗藏着各种未知风险。采煤工人出井后,根本分辨不出谁是谁,因为大家工作服是一样的,脸也是一样的全黑。下井上来眼睛洗了半个小时,洗完一遍发现眼线没洗掉,再洗一遍还是洗不掉?阴暗潮湿+狭小的空间给人带来巨大的压迫感,就像把你锁小黑屋里关禁闭,好死不死还得不停干活。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岳云鹏下煤矿剧照


每个采煤工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故事里有泪水、有欢笑、有喜悦、更有忧愁。他们每天深入漆黑的井下,承受着连续十多个小高强度作业;拼尽全力只希望家人可以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只希望以后自孩子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不要再和自己一,做一辈子的“煤二”。


采煤工人大多只是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养家糊口。他们的人生和伟大这个词似乎扯不上关系,历史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但国家发展的每一步都流淌着他们的汗水和热血。灯为什么是亮的,暖气为什么是热的,炉火为什么是通红的?那都是采煤工人的汗水和热血呀!他们是英雄,当之无愧的英雄。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煤矿工人的收入确实高于其它行业工人,可再多

钱也买不了安全,健康。煤矿巷道连接着两个世界:一个井上,充满色彩;一个井下,阴暗潮湿。而煤矿工人的生活轨迹,更像一个狭长的通道,连接着两种人生:一个地上,一个地下;一个光亮,一个幽暗。采工人每天都要下到漆黑的黑暗处,尽管下井前的会议,强调的永远是安全第一,可每年煤矿都会出现伤残还有死亡事故…………能安全顺利的升井,看到阳光的刺眼,采煤工感觉是最美好的。


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辛苦,不过对于一线煤矿工人,我还是要说一句——真的不容易!苦、脏、累、险是煤矿生产一线工人必须天天经历的。采煤工人每天都是被困、累环绕,下班睡觉、睡醒上班,那种感受真的无法言语……五年采煤生活经,不知挣扎了多少个日夜,其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每次当我进入井口的时候,不由地回过头来,望一眼家的方向。都说煤矿工资高,可是大家看到小偷吃肉了,没看到小偷挨揍。入井三分险,你听过吗?只要你一入井就不确定几时会有危险。像福利彩票一样,今天可能是你中,明天可能是他中,后天可能是我中。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煤矿的井下工种,大体分五大类,“采煤、挖掘、机电、运输、通风”。挖掘工是先行者,打立井、斜井,送出井筒巷道,构成一整个系统,布置好采煤工作面。机电工的负责铺设管理设备,做好后援。运输工负责开矿车开绞车拉煤拉材料,再由陆地上的铲车拉走。通风的负责井下通风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给整个挖矿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最苦、最累是一线采煤工人,从小我觉得我和煤矿这种地方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没成想阴差阳错最后竟然来煤矿上班。那年我刚满20岁,自此便与龙口洼里煤矿结下了一段鲜为人知不解之缘。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洼里煤矿家属区人工湖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洼里煤矿办公大楼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洼里煤矿全景


记得第一次下井时,抱着一个好奇心。井下和井上的味道是完

不一样的,潮、阴、暗,下面空气的味道和上面完全不一样的,底下几千米都是潮的。煤矿工人光是一条漫长的井下“上班路”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了。“从井口到我们工作的地方――采煤工作面,步行穿过狭长的主巷道和铺在地面上的轨道,到达了采煤工作面。走到工作面已汗流浃背。最深的采煤工作面可能要走一个多小时。”在井下工作的矿工弟兄们,把这条漫长的上班路都当成开工之前的热身。 到了工作面后高的地方尚可直立行走,矮的地方就得匍匐前行了。 “冬天的时候白天本来就短,有些早班的人出门前太阳还没有出来,下班出井道的时候太阳也落山了。”对于他们来说,“披星戴月”成为了一种上下班的常态。煤是白垩纪时代才能产生的东西,那个时代的东西腐化之后变出的煤,那个味道形容不出来,又潮、阴、暗。采煤工人习惯了,闻不出什么味了,鼻子已经麻木了。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刚刚走进煤矿时,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而新奇。接受正常的安全知识培训后,领取个人矿灯、矿帽、自救(氧气发生)器。对于长期在井下作业的采煤人来说,每一件装备都是必不可。“你看腰上的自救器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矿灯则是为了照明使用。”便跟随师傅(一老带新)乘坐罐笼下井了,走进井下纵横交错的主巷道,就像走进了地下迷宫一样,把我带到了煤层深处的工作面。


煤矿犹如一座城市。城市有主街、副街、小巷子,煤矿也有主巷道、副巷道、小巷道,大小连接,路路相通。一个煤矿工人下井一辈子,可能还没有搞清井下有多少巷道。采煤工人上班要先开班前会,领导安排工作。然后换工作服、领矿灯、坐罐笼进入井下。罐笼就好像现在的电梯,站在一个铁笼子里,把你放到几百米的井下面,见过轱辘打水吧,就好比我们站在桶里面,绳子栓着桶,经过一个设备把人送下去,你可以想像一下。当你站在笼子里,看井口越来越小,会是什么感觉?但是比电梯速度快多了,到井下后要走好远的弯弯曲曲,上上下下的巷道,才能到工作面。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按照师傅吩咐,我背起煤矿工人的三件宝—铁锨、镐头(锤子)、水平销就往里钻。那时的采煤工艺还比较落后,大多数都是炮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一根单体液压支柱就100多斤,比我的体重还重,我根本就抱不动,别说让我扛了。一个班要干二三十棚,全部靠人工用铁锨攉煤,只要一放完炮,师傅们个个像小老虎似的,光着膀子、冒着炮烟就冲进了工作面。师傅首先要顶板进行支护,没有这些支架,上面随时可能头顶掉石头、踏下来相当危险,所以这个很重要。仔细检查顶梁销子是否牢固,如果不牢固被安检员发现就要罚款,这个班就白上了。上网、挂梁、攉煤干脆利落,我只好在老塘里给师傅递梁子、插水平销、攉老塘煤,即使师傅这样照顾我,我还是累得爬不动。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师傅们一攉起煤来,整个工作面煤尘飞扬,温度又高,工人们都不习惯戴口罩,炮烟和着煤尘直呛喉咙,干到劲头上,师傅就像水洗一般,身上直冒热气,肌肉块油光发亮,于是就拿起铲子头从下往上刮着肚皮上流下的“黑水”(因为有煤尘,所以汗水都是黑色的),这是我煤矿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一幕,煤矿工人用铲子头刮汗的动作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成为永恒的雕塑。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敲帮问顶是煤矿工人的首要工作,攉煤架棚、打眼放炮,面对阴冷潮湿的工作面,他们没有任何抱怨。那些似曾熟悉的面孔和憨憨的笑容。作业现场非常窄小,连头都抬不起来。工人们只能弯着腰把刚爆破下来的煤用铁锹一下一下的拔到溜子上面。在开动溜子,把煤运出去。经过皮带送到井口提出去。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90年代采煤工作面大多采用对拉面(中间一条运输巷,两边采煤工作面),两个生产班组一边一个。哪一个生产班组进度快了,另一个班组连休息时间也不多。早上工人下井,到晚上才能上来 ,一天吃喝拉撒,全在井下,没有厕所,没有小便处。找一个角落,就完事。吃饭,也没地方洗手。也是混着黑色的煤粉吞下去。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一个月只有4天班),每天都要上班,也不能请假。在井下几乎与世隔绝,听不到外面一点动静。害怕和孤独常常陪伴,谁也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总之,在煤矿工作那真是不容易,不仅面怕安全上生命的威胁,还要应付方方面面的检查,整天提心吊胆,不得安宁。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煤矿虽然技术含量低,但要巧干不要死干。采煤工人的工资根据上班天数和工作量核算。也就是采煤工人不能太勤快,更不能太懒。就是说工作中该你干的要干好,不属于你工作范围少干甚至不干,该干的地方一定不要懒惰,就是说需要支护的地方一定要支护好,安全隐患处理好好后,才可以工作,安全第一、安全靠自己!


采煤工人在阴暗潮湿的工作环境、穿着黑乎乎的工作服,满身满脸的煤灰,整日在黑暗的井下与自然抗争,与死神共舞。永远没办法给家里人一句确定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休假、不知道能不能正常下班、不知道能发多少工资……他们在平凡的世界里奋斗着,身处井下度过了无数个黑夜,温暖的阳光是对他们最大的慰藉。不由地想起一首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或许是采煤工真实的生活写照。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采煤工人更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更懂得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所以也才能更积极乐观的度过每一天,井上生活的每一天,对于煤矿工人都是满足而惬意的,不再去想所谓的“一夜暴富”,不再去过多的追求名与利的得失,认真度过每一天,认真的和家人吃上一顿热乎乎的团圆饭,这比什么都要实际的多。所以,煤矿工人,最能吃苦,可同时煤矿工人,也最容易获得满足,更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乐观对待生活,积极面对现实,勇敢又不失自己的尊严,这是煤矿工人的心里话。


坐井观天的道理我们都懂,煤矿工作也是一样。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下班之后就是睡觉,睡醒就去上班。失去了接触和了解外界的机会,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自己真的不认识这个世界了。采煤工人从

是高危作业,说玄乎点,今天你下井了,能不能好好地上来,真的很难说,其中确实有朝不保夕的感觉。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采煤工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辛苦的劳作,也只是为了在这竞争激烈,商品经济的社会中生存下去。采煤工人大多数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不懂什么人生的大道理,也不去追求所谓的人生理想,他们只知道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踏实的付出养家糊口。辛劳一个班子之后,带着满身的泥灰,夹杂着汗水与地下水,疲惫的拖着身子下班了,洗过澡之后只能沉沉的睡去了,所谓的娱乐活动也只是偶尔休息时间陪陪家人,有些家离的远的也只能聚三五个人喝喝酒解解闷。


尽管如此,我认识的这帮工人兄弟们也是开朗的,积极的,他们会在闲暇时间讲讲荤段子逗逗乐,也会在井下巷道行走时高歌一首,打打闹闹,常会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艰苦的工作没有压垮他们对于生活的热情,也许这就是平凡人生的意义吧。这个世界上能爬上金字塔顶端的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底下这群平凡的人。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像《红楼梦》的贾宝玉,从出生开始就含着通灵宝玉,从此可以衣食无忧。而如果投胎时运气没那么好,降落在一个普通百姓之家,那么这样的老鼠几乎没有可能上升到龙凤的朋友圈。因此在电影《红河谷》里有一句让人印象十分深刻的台词:头人的女儿永远都是头人的女儿,恰巴的儿子永远都是恰巴的儿子。


我曾经无数次问自己――为什么要当采煤工?因为我没有爹可以拼。在这个拼爹的年代,如果有我也许能轻松地进个好单位,或者利用家里的人脉做个生意,但我没有――我只能靠自己,我不做采煤工,我就没了工作没了收入,日子就过不下去。我曾经问过一位工友:采煤工人你准备干多长时间。他说,我离开采煤,我会干什么?只干到死。这个词很触动我的心灵,他已经没有了任何梦想,他对社会已经消极了,就是社会出卖劳动力的个体,没有任何的人格了,每天都被这个骂被那个骂。他们很苦,很消极。因为我还有梦想我必须得上去,我得想尽一切方法,不能一辈子干这行,我得一直用我的脑袋,人脑和猪脑的区别是,人脑一直要转,猪脑解决吃饱睡。所以一直在想,我要离开这里。人活一口气,那口气都没有了,你这一辈子也就差不多完了!这口气是什么?就是不认命就是不服输。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尽管我早己离开煤矿,与煤矿人留下一辈子难以割舍的情、割舍的爱是永远难以忘怀。在井下的五年时间里,我亲眼目睹了煤矿工人的不容易。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选择这一场旅途,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地底下的世界和地上的世界有什么不同,你才会珍惜你现在的一切,家庭,工作,生活,阳光,花朵…………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采煤工人的辛酸与泪水――我与龙口洼里煤矿不解之缘


时光荏苒,煤矿工作的生活体验给我留下回忆――都是辛酸啊!时隔多年,做梦都是在无尽漆黑的矿道里,顶着矿灯,漫无边际游荡………洼里煤矿五年井下生活给我带来太多太深,又恨又爱,既有血的教训又有成功的欢乐,可谓五味杂陈,一言难尽。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从事煤矿采掘一线的职工,哪一个没伤过?这就是煤矿工人的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