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有哪幾個徵兆,那就表示快要離職了?

謀戰略


做HR這些年,和員工離職面談了無數次,漸漸我都形成一種敏感性直覺,看到同事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大概就猜到對方可能會離職,並且命中率還真的挺高。

比如有一次,同事A從辦公室走出來,很小心地接個電話,我走廊上和他正巧碰到,從他看我的眼神以及拿著電話的那種姿勢,我就懷疑他打算要離職。

沒想到半個月後,A同事果然來人力資源部提交了辭職報告。

面談溝通時,我告訴他說,其實我一點不意外他要走。

A很驚訝,我是怎麼知道的,他自己並沒有和任何人提過。

我說:”從那天走廊上我碰到你的那時候知道的。“

他笑笑說:“老丁,你不愧是資深HR啊!”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總結幾個徵兆,這些徵兆未必就一定代表對方會離職,但概率還是挺大。

一、沒有刺激性事件,工作積極性突然下降

如果一個同事,原來在工作崗位上都是非常積極的態度,某一段時間他突然變得消極起來,就可能是要有離職的打算了。

這裡有個前提可以排除,那就是對方沒有發生什麼刺激性的事件,比如家裡遭遇了重大變故或者工作上遭遇了重大挫折等。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人格往往是保持穩定的,所以他看待工作的價值觀往往短期內不會突然改變,會對工作產生消極態度,多半是他準備要離職了,不想在這家公司投入太多的工作精力。

如果要說有些例外的人,那就是本身職業素養較高,善始善終的人。

二、多次向公司提了加薪或升職無果的

當一個員工多次給公司提出了加薪或升職的請求,然後卻沒法得到滿足的,很可能這個員工離辭職也不遠了。

我以前就遇到過這樣的同事,他半年內找了領導和人力部好幾次,表達想得到加薪的意願。可領導因為覺得他的工作業績上並沒有符合公司制度規定加薪的標準,當然就沒答應。

於是到了年底的時候,他果然提交了辭職信。

這種現象和馬斯洛需求理論可以聯繫起來,當一個人在組織內的需要無法得到滿足,或者只滿足了保健性的因素時,他繼續待下去的動力就不足。

而且提請求的次數也有關,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通常等不過三次就會考慮辭職。

三、不斷參加一些和本崗位無關聯的培訓考試

當一個員工工作之餘不斷在參加一些和本崗位關聯並不大的培訓考試時候,要注意了,很可能他會打算離職。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我們公司之前招來的應屆畢業生中,總有些人會悄悄在空餘時間看公務員或事業單位考試的輔導書籍。

這就是非常典型的徵兆,他們的職業規劃方向已經不在這份工作上。

四、一個原來謙遜的同事突然敢於和領導懟

如果你周圍有個同事,以前做人非常低調、謙遜,總是很服從領導的安排,最佳突然開始不再尊重領導,甚至當眾敢於和領導互懟的,我覺得基本上他是要考慮離職了。

這也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當一個人都不顧慮和利益相關人的衝突後果的時候,那一定是做好了脫離環境的準備。

特別是這個人從長期的表現來看,出現這樣的異常狀況,如果不是特異性的負面事件發生,離職的概率最大。

五、經常中途悄悄接電話或者瀏覽招聘網站

這點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你一個辦公室的同事,以前電話並不多,也都在辦公室裡頭接打的,突然變得神秘起來,電話也跑到外面去接,說話也很小聲,我覺得多半就是和對方公司的HR或者獵頭在溝通面試的事情。

另外,有些同事還會在電腦上悄悄瀏覽招聘網站的信息,他自己以為沒人會發現,實際上電腦痕跡不消除,難免也會被其他人發現。

六、同行業崗位外部薪酬明顯高於自己的時候

這種情況我們HR稱之為“離職警報器”。

因為每年我們都會進行行業薪酬的調查,去比較同行業各個崗位的薪酬與市場水平的差別。

比如一個互聯網開發崗位,自己公司某個技術人員的薪酬是8000,隔壁同行業公司類似崗位達到了1萬5000的水平,儘管該技術人員沒有提出離職,但是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一種潛在的離職信號。

因為市場經濟環境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公司短時間不做出薪酬調整,恐怕這個員工遲早也會離職。

當然,也有人會拿忠誠度來說,但畢竟這樣的人是少數。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思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支持我觀點的朋友,請幫忙點個贊,謝謝!

作者:丁路遙知事。頭條簽約作者,職場教育領域營銷號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職場領域十大頭條號。企業管理諮詢顧問,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所有的離職都是有預謀的,不管是自己跳槽還是被公司開除。


有時候我們聽到某某同事離職了,會覺得很震驚,但是細數他們最近的表現,便不能發現他們已經佈局很久了。我觀察並總結了下身邊朋友和同事,發現他們離職前大多數都伴隨著這三種症狀。


1.偷偷摸摸接電話


一般沒有離職想法的人接電話都很自然的狀態,如果不是特別隱私的東西,都直接在座位上就接電話了。而要離職的人接電話都是離開座位到外面去接,他們不希望公司的人聽出任何破綻。


2. 請假天數少,但是頻率高的人


平時不怎麼請假的人,突然頻繁請假,而且不是一次連續休好幾天的那種,而是週一請一天,週五請一天這種零散式的請假方式,那多半他有其他計劃。


這個大家都心知肚明瞭,應該是去面試了。畢竟很多單位週末不上班,所以只能選擇工作日時間請假去面試。


3.會覺得很放鬆


一旦想離職了,很難再全情投入之前的工作,因為新工作會分走一些注意力。比如沒有離職想法的人,對目前的工作會非常在意,出了點事情會緊張,會想各種辦法解決。但是要辭職的人在面對這一切時往往很淡然,沒有那麼慌,他們會覺得這一切與自己關係並不大,他們會在大腦中臆想離開後的場景,會覺得很放鬆。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Ta在叢中笑


待人接物、對待工作的態度與以往發生很大的變化,就表示這位同事快離職了。

1、對待領導和同事的態度發生變化


我有一位同事,以前他對待周圍的同事都態度和藹,對待領導也是很尊敬,他為人很低調,待人接物很有禮貌,從來都沒有跟別人發生過爭執。


可是。有一次,竟然和領導發生了爭執。與領導拍起了桌子,對著吵起架來。


當時我覺得很奇怪,這不符合他以往的性格,還以為他遇到了什麼特別的事情,或者是遭遇了什麼變故導致情緒不好,吵架發洩出來呢。


結果沒有幾天,他就辭職了,我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他因為快要離職了,所以不用再偽裝自己了,該發洩就發洩,不用在意自己的形象了。

一個人在離職前,不用再戴上面具,維護自己在領導和同事面前的形象了,這時候他的表現才是自己最真實的模樣。

2、對工作的態度發生變化


有的人平時工作認認真真,任勞任怨,天天加班加點,工作態度特別好。


可是,突然的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改變,不加班了,對待工作也得過且過,不認真,應付了事;或者是,能推就推,把工作推給其他的同事,這和他以往的工作態度完全不符合,甚至截然相反。


當發生這種重大的變化的時候。估計他就快離職了。


在離職前還能一如既往認真工作的人真的很少。因為大多數人都想著,我要離職了,以後不用再和這些領導和同事打交道了,何必還要在離職前那麼認認真真呢?


我離職前再努力工作,領導也不會給我的KPI打高些,讓我的辛苦付出得到應有的回報,那我何必還要那麼認認真真的工作呢?


的確,很多領導對待離職員工,都不太友好,即使你工作再努力,也不會給你公平的待遇,因為人都是自私的,領導還要照顧那些留下來的下屬。


總之,當一個人在職場裡,各方面表現都和以往有所不同,甚至差異很大,當一個人突然變得很反常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快要離職了。


答主介紹:霍輝,寶媽,理工女,改善專家,寫作教練,高級工程師,倒過來是輝霍。頭條號:霍霍的小世界。

霍霍的小世界


同事有哪幾個徵兆,那就表示快要離職了?

以我的工作經驗來看,基本想要離職的同事在離職之前可能會有以下徵兆:

一、工作不上心,做事拖拖拉拉

我之前有一個下屬,他並沒有給我說過他想要離職,但被我看出來了,之前他做工作從來不拖拖拉拉,工作也很用心。

但自從他開始懈怠工作,做事學會拖拖拉拉之時,我便猜測他可能會不辭而別。有一天我很坦誠的和他談了了很多,他也很坦誠的跟我講了很多,表示自己最近確實有不辭而別的想法,因為他家裡不讓他在外地打工,給他物色了一份更好的工作。

二、對待身邊的同事開始變得冷漠

其實一個很明顯的特徵,一個人如果對待大部分同事的態度有所轉變,慢慢開始變得冷漠,說明他正在疏遠他們,面對這份同事之情已經開始變得毫不在乎。

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反正我要離職了,以後沒準連對方面都見不到,又何必要討好對方,還不如隨心所欲。

三、對待領導所安排的工作開始持有拒絕的態度

當一個人想要離職的時候,如果他的心態沒有擺正,很容易扭曲。尤其是在面對領導所安排的任務之時,他認為不合理的地方,一定會大膽的抗拒,因為他想著反正要離職了,領導說的認可的就聽,不認可的可以不聽。

無論是否要離職,做人,一定要有始有終,好聚好散。


肖軍說職場


今年復工不到一週,一個同事就說她已經遞交了離職申請。其實過年前她就有很多個徵兆表明了,只是想不到的是在疫情的情況下,她依然這麼堅決。


1.跟同事談論其他公司的薪資待遇

對於想要辭職的人來說,瞭解同行同崗位的薪資,也是必需的。比如一個同事跟我打聽,那時候我的崗位是採購,需要跟公司的一些供應商聯繫,也有比較多廠家資源,她就問我有沒廠家的招聘之類的,她的一個朋友在找工作。


2.時常出去外面接電話

其實這個非常明顯了。準備辭職了肯定會提前上招聘網投遞簡歷,而且有些招聘網只要你一更新簡歷,就會有人打電話給你了。一搜索你的簡歷就知道了。在公司接的話就很快大家都知道了。


3.對公司的一些事情不再關心

比如一些八卦,或者誰又要調崗了。因為這個誰的任務又加重了之類的事情,因為覺得自己要走了,就覺得不關自己的事。只想儘快做好工作,交接完可以走人。


4.做事不細心,不認真

快要離開的人其實都是有點心不在焉的,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或者那些已經找好下家的,就會更加著急。


5.不參加一些集體活動

如果遇到公司有組織 一些活動,聚餐。需要下班後參加的 。就不會參與了。想著都快走的人,不參加也不會把自己怎麼樣。


6.遇到一些艱難的任務選擇推脫

只想把手中的任務交接好,對於那些耗費時間精力的工作就不想接了,即使有提成。


小媛筆記


有的同事離職之前會跟自己比較要好的同事透漏一下,有的公司會要求同事不要對外說出去。


一般情況下,同事離職之前都是有些徵兆的:

01 同事沒有升職,但卻開始帶新人

在一個同事離職之前,公司一般都會快速地招新人進來,進行工作交接。如果新人一時半會兒不能上手的話,都會讓將要離職的這個同事帶一下新同事。尤其是那些業務流程複雜的工作。

以前,我上班的那個公司,在我提出辭職的時候。一下子招了兩個新人,讓我手把手帶他們。有些人,可能以為公司招新人是因為業務多了缺人手,其實不是,極有可能是同事要離職了。

02 別人都忙,就他最閒

如果一個平時很忙碌的同事,最近看起來很清閒。以前經常見他加班,最近不加班了。基本上可以判斷,是有什麼變動了。尤其在公司的忙季,別人都忙得四腳朝天,而他卻優哉遊哉的,很清閒。這種,一般是公司裡把他手上的事情分給了其它同事去做。

03 做事沒有以前積極了,變得懶散

有的同事以前都是很積極的,早到晚退,按時打卡。如果最近變得懶散了,遲到早退,做事情也不積極。看起來很反常,完全跟以前不一樣了。很有可能是要離職了。因為有的人離職前,心理上就不那麼重視工作了,反正是要走的人了,幹得好乾的差都無所謂了。

04 對同事們都客客氣氣

一個人將要離開工作的環境,多多少少都會有點留戀的。這時候,對朝夕相處的同事,就會變得比較客氣。有的人,只有經歷一些能夠觸動內心的事情,他的言行才會有所改變。

同事快要離職的時候,總會有一些跟平時不一樣的表現,即使很保密,但只要你細心觀察,總會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發表不同看法!

作者簡介:雨燕姐姐,天秤座女子,溫暖有趣正能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發現美,分享美。


雨燕姐姐


一般來說,一個同事要離職,那原來裝著的就不想裝了,潛意識會放鬆,所以有各種跡象可以看出來。

同事經常請假,而且都是半天,半天請假

要離職就要去找工作,要出去找工作就要去面試,而且面試不止一次。

如果一個同事最近找你請半天假,而且隔幾天一次,這就跟可能是去面試了。

還有就是一接電話,都需要去會議室,一聊就是半個小時,這就在電話面試,這兩個現象值得注意。

平時加班,開始不願意加班了

平時大家下班了以後,都會再呆一會,討論啊,開會啊,可是最近不願意在公司待著,除非有重大個人生活改變,比如有女朋友,結婚,生孩子了。

這個同事可能就是不願意給跟公司加班了,準備離職了。

分配任務的時候,對於麻煩的任務有牴觸

分配任務的時候,也是很明顯,如果一個同事想好好表現,那他可能想分配到難得,這個可以有表現。

如果一個員工對於分配過來的任務,以前都是挑難得,現在開始挑簡單的,那說明不想做了,在開始準備離職了。

做事的時候,如果你走過去,一直在切換屏幕

看到有人就切換屏幕,意味著做與公司無關的事情,心不在公司了。

可能在幹私活,可能在寫簡歷,這樣也可能想離職了。

原來做事積極主動,現在開始佛繫了

一個人原來積極主動,無論用什麼手段,有什麼問題都願意推動下去,這個時候,他是在表現。

當他開始不想表現的時候,也就是他對於公司不關心,或者覺得表現也沒有用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已經心理有想法,準備離職了。

如果是下屬,如果平時不怎麼溝通,突然主動找你溝通

一個下屬,如果平時不怎麼溝通,早上來了以後,說有事跟你說下,很有可能跟離職有關。

就是跟你宣佈下,我準備走了,你準備下。

歡迎關注【阿布的分享】,跨界理工男,每天分享職場乾貨,HR知識,認知成長。

阿布的分享


我曾經負責一個項目, 幾乎需要調動分公司的每一個同事在項目中承擔不同的工作,雖然從能力、態度方面來說,每個同事的表現肯定會有不同,但其中一個同事的狀態讓我當時特別糾結。

這位同事從個人能力到平時的工作承擔都屬5分之類,但在項目執行時明顯敷衍,該上報的數據,該傳送的信息,均不見回覆。

最初,我以為她本職崗位工作量大,對於配合支持的項目自顧不暇,但隨著項目的推進,我發現事實遠非如此,好幾次的回覆幾乎是故意不去做。 那段時間,我甚至以為是我和她的個人關係出了問題,才導致如此狀態,正當我想找她的主管商量一下解決方案時,她的主管告訴我,這位同事剛向公司提交了離職申請。

瞬間,我找到了她所有行為模式背後的原因。

走過職場近20年,身邊離職的同事不少,細數一些徵狀,還真能歸納出一些共識。

1.消極怠工,並且不顧周圍評價,是一個特別精準的離職信號。

案例如我開篇所述,職場共事,努力工作是基本前提,如果你的同事平時表現正常,忽然出現了消極怠工的狀況,並且持續一段時間,其間還不顧人言可畏,除去家事等原因,八成是有了離職的想法,而且通常是下家已經有了眉目,所以,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準備。

而這種表現的另一層根源,則是要離職的人對原有崗位的人或事早已心生怨氣,所以並不在乎彼此面子。

2.尋釁滋事,有理更要搶三分,也是不容忽視的離職信號。

工作中難免有誤解,如果是正常的工作關係,通常可以通過一方道歉或雙方退讓,把誤解解開。但如遇一方故意過不去,八成也是動了要離開的心思了。

曾經有一個同事在離職前因一封工作郵件發給我後,我遺漏了彙總,詢問對方時,對方大發脾氣,我一再申明是遺漏了,可以馬上補漏,對方仍是不依不饒,一副“你錯了你就該被罵”的氣勢,並且在辦公室惡言以懟。

我當時差點被氣得“眼淚留下來”,還是其他同事暗中告慰“她馬上就要離職了,估計是心情不好,你別計較……”從此,只要辦公室有人不顧形象的大罵同事,我都會下意識的問自己“這個人要離職了嗎”。

3. 格外溫和有加,凡事一副開明樣,不如仔細問問“是不是想離開了”。

我也遇到過那種和平離開的同事,他們還是像往常一樣該幹嘛幹嘛,甚至比平時看上去還敬業,而且脾氣也變好了。

本來午餐後要一起吐吐槽,但他似乎“想得開了”,什麼工作壓力大、主管脾氣臭、項目不靠譜的話題,他均淡淡一笑,任其他同事七嘴八舌,自己一句話喪氣的話也不說。因為他知道,這一切在不久後的某個時間點即將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了。

綜上所述,離職前的狀態和這個人的個人素養、脾氣性格以及人生閱歷有很大的關係。但本質上的一點不變是:他們或多或少都會和平時不太一樣。

如果,你忽然發現身邊一個同事的表現異於平時也異於常人,可以猜個八九分,多半這個人是動了離職的心思,或者是已經做好了離職的準備。 年底了,又到了跳槽熱季,但不論是什麼原因要離開現在的工作崗位,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態,好聚好散吧。


遇見傑西


離職這件事在職場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作為一個職場人,離職無非是乾的不開心、懷才不遇、待遇不到位等原因,一般來說,離職之前都是有預兆的,下面從以下五點來看看愛吃小梨子的看法。



1.工作沒以前上心

一般來說,快到離職了,對於現在的工作都沒有以前認真細緻,就拿我的經驗來說,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的師傅是一個對工作非常認真、敬業的人,對我的幫助也很多,在他準備離職的時候,卻沒有了以前的衝勁,這也是可以理解的,離職過的人應該都感同身受。

2.休假次數頻繁

準備離職的人一般都是要找更好的工作,找工作肯定是要面試的,不可避免就需要請假參加面試,所以休假次數變多也是離職的徵兆之一,可以說是非常明顯的徵兆。

3.開始梳理專業知識

對於離職者而言,下一份工作的好壞取決於面試的表現,所以面試過程肯定要準備一些乾貨,包括專業知識以及以往經歷等,所以如果某人突然開始總結或者梳理自身經驗、專業知識,很可能是在準備新工作的面試。

4.瀏覽就業網站

對於一個準備離職的人來說,除了自主創業,關注就業網站(比如智聯,前程無憂等)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找工作的主要途徑之一。

5.突然頻繁聯繫老友

在平時工作中大家都比較忙,朋友間聯繫並不是那麼頻繁,如果一個人突然頻繁聯繫同學或者朋友,那他很可能是在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畢竟熟人介紹的機會可以避免很多環節,且更加放心。



整體而言,以上五點概括了主要離職前的徵兆,不知各位在職場中遇見的是否如此,歡迎評論及關注@愛吃小梨子,謝謝。


愛吃小梨子


離職在職場上很常見,基本上誰都離職過,有些人可能會什麼都不在乎,多做點也無所謂反正都要走了,留個好名聲,別被戳脊梁骨也不錯。有些人可能會想既然決定要離職,同事領導基本上也就沒什麼好聯繫的,不如趁臨走之前多撈點好處,多偷點懶,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我在前單位的時候,也經歷過不少同事離職的事,因為是屬於勞務派遣,人員流動本來就大,同事離職早已見怪不怪了。不過從我的角度去看,同事要是離職了,基本上沒有什麼徵兆。

大家平時都是各幹各的活,正常相處,雖然確實有那三個兩個人會頂撞領導、工作積極性大幅度下降,領導怎麼罵都沒用,但這都是極少數人才這麼幹。

絕大多數都是心平氣和與領導談,領導也不留你,彼此都心知肚明,勞務派遣根本就留不住人,工作中有什麼矛盾和摩擦,也就都過去了,象徵性合個影,送到大門口,就完事了。

離職在職場也算是比較敏感的,所以具體有哪些徵兆取決於在什麼情境下,比如說領導無意之間瞭解到你已經決定離職了,但還需要準備一段時間,或者事先誰都不知道,馬上要走了才告訴領導。這個時間差,體現出來的徵兆完全不同,不過離職之前無論同事怎麼工作,有一點絕對不會變,就是心不在這。

一般情況下,離職最大的徵兆,是在公司給員工發福利的時候,心裡沒有一絲觸動。

人都是情感動物,所以在遇到一些事的時候,情緒上難免會有波動,我們可以剋制住情緒,但是不可能完全泯滅掉情緒所帶來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看,員工頂撞領導,抱怨工作等等的行為,就知道他可能要離職。這個結論完全沒有根據,因為很多事同樣會造成負面情緒爆棚。也有可能正好領導的批評、工作不順心導致員工心理承受到達臨界點,不得不宣洩出來。

但是公司給福利的時候卻不一樣,公司之所以會這麼做,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公司在員工心裡的形象,增加凝聚力、忠心度。這可是“真金白銀”的福利,哪個員工不吃這套。如果說在面對公司的福利獎金就提不起勁頭的話,幾乎可以肯定,員工的心思根本就不在這,離職是板上釘釘的事。

快要離職的同事,處事原則會偏向兩點:放棄選擇,或者不作為。

就好比在工作中面臨困難時,大多數要離職的同事,都會直接放棄,反正人馬上就走了,輕輕鬆鬆渡過這段時間不好嗎。

但也有極少數人會“迴光返照”,工作積極性大幅度提高,面對困難,以前不敢用的方法,現在他們會開始嘗試,這可不是覺悟夠了,而是一旦出現差錯,背鍋的人基本上不會是我。

這相當於一次不需要承擔責任的冒險,滿足一下自己冒險精神,做好了說明我這方法不錯,以後就這麼幹,做不好用不著我承擔什麼,我人都走了,領導基本上不會跟一個已經離職的員工斤斤計較,就算領導想找到我,也沒那麼容易。

快要離職的員工,說白了就是心不在這,對公司的一切已經無所謂了,佔點小便宜最好,沒有也不強求。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39628832285326942"}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