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旬邑:基础设施建设扮靓美丽乡村

脱贫攻坚中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硬任务,也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同时更是得民心、顺民意、解民忧的惠民工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补齐农村基础设施中的短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好扶贫层面的"组合拳",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使陕西省旬邑县湫坡头镇的扶贫工作驶入快车道。

道路硬化改善 解决"行路难"

湫坡头镇完善村级公路网络,提高辖区15个行政村路面硬化率,改善村民的出行环境和生产条件。该镇将继续推动"四好公路"的示范创建工作,罗家村和太堡村的四好公路的绿化率和整洁度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该镇将继续发力,乘势而上,有序推进旮旯子村、湫坡头村10公里生产路的拓宽工作,改善村民的农业生产条件,让农产品更好的销售出去。

生态涝池美化 解决"排水难"

注重发挥生态涝池"蓄水排涝、修复生态、联通水系"的功能。门家村因地势低平,每逢暴雨,水渠溢水,严重影响群众生活及住房安全。门家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科学定位,合理规划,按照"生态、环保、经济、适用"的原则,建造适合本村的生态涝池,用于雨季时防洪排涝。更是在建造的过程中融入门家村的历史文化,村规民约,周边绿树成荫,环境清洁舒适,亮化服务到位。让生态涝池成为美丽乡村的亮点,成为群众休闲生态景观。

亮化工程提升 解决"宜居难"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汇民心",村庄亮化点亮的不仅仅是一盏盏路灯,更是群众的民情民意。湫坡头镇根据实际需求,多方了解,实际调查,在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沿211国道,从看花宫村到椒村,总计5.7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20盏。5.7公里亮化工程的实施,不仅仅为人们黑夜出行提供了方便,更是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村庄亮化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有了质的飞跃。(袁相龙 通讯员 田向阳 李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