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浠水县“五个一批”狠抓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我在这边长期做工,一个月有2000多元,离家里近,收入也可以。”3月25日,在浠水县洗马镇大龙井村扶贫车间,任静正忙活着。

任静是大龙井村的贫困户,家里因病致贫。不仅任静在扶贫车间当上了工人,去年丈夫顾火钢也做了村里的一名护林员,负责全村的森林防火和乱砍滥伐等护绿植绿工作。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扶贫车间是2017年9月开始建的,主要生产微型电机,有10多个贫困户在这里务工,长期做的大概有七八个,还有4个人把零件拿回去做,管理很灵活。”扶贫车间负责人顾志奇介绍。

为了让村里的扶贫车间早日复工,让黄桃、瓜蒌两个产业基地早日恢复春耕生产,带动更多贫困户就近就业,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干部一起努力,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第一时间跑下了复工审批,目前扶贫车间和基地都已恢复生产。

据大龙井村党支部书记顾焕章介绍,村里的扶贫车间和种植基地,招工用工都是以贫困户为主。除此之外,在县里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大龙井村的扶贫车间眼下正在新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

定点输出一批、就地就近吸纳一批、托底安置一批、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分流一批、定向培养安置一批。近段时间,浠水各地围绕 “五个一批助就业扶贫”工作思路,狠抓复产复工和劳务输出,力保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要劳务输入地的密切联系,确保定点集中输出一批贫困务工人员和在乡贫困人员实现就业。以乡镇为单位开展企业用工摸排,向贫困人员发放企业用工岗位需求信息表,引导贫困人员就地就近选择就业,加大就业扶贫政策落实力度,鼓励企业就地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今年该县计划再增加开发公益性岗位3206个,用于安置滞留返乡贫困务工人员和在乡贫困劳动力。以落实政策帮扶为支撑,鼓励和引导返乡贫困务工人员和在乡贫困人员开展种植、养殖等返乡创业,通过返乡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人社部门加强与县内重点用工企业对接,以贫困劳动力为重点,采取“菜单式”“订单式”技能培养方式定向为企业培养一批技能工人,定向转移安置一批贫困劳动力。(廖亮 方俊 冯伟 王路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