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術語、命名歧視,維基百科如何應對疫情這場壓力測試?

1 月 6 日,Whispyhistory (以下簡稱 WP ) 從同事那裡得知,有一種非典型肺炎在中國爆發。她是倫敦南部的一名醫生,同時也是維基百科的志願編輯。因此,她的第一反應就是去維基百科上搜索一下。


“就在一天之前,有人為它創建了詞條。”


當時,它還叫 2019-2020 China pneumonia outbreak (2019-2020 中國肺炎爆發),裡面內容很少。但直覺告訴 WP ,這可能是件大事。她在這個條目上添加了 WikiProject Medicine (維基醫學項目組)的標籤,並郵件告知同事要開始關注這場疫情。


大部分人都瞭解維基百科的運作機制,簡單來講,這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編輯參與的線上百科全書。近二十年前,互聯網企業家吉米 · 威爾士與哲學家拉里·桑格抱著將全人類的知識彙集於一處的野心,創造了它。


在頭十年的時間裡,維基百科遭到的諷刺一直不斷。不過在真正運行時,它的機制比人們想象中要更加嚴謹。


比如 WikiProject Medicine ,就是一個致力於改進維基百科上醫學信息的編輯小組。雖然人數不多,但非常活躍。


這個項目組收錄了大約 35000 個條目,讀者往往不會注意到哪些被包含在內,但近 150 名對醫學和公共衛生感興趣的編輯時刻關注著它們的動向。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他們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自 1 月 5 日創建以來,WP 關注到的那個詞條已經收到超過 1200 人的 6500 多次編輯,並延申出很多支線條目。


第一個詞條“ 2019-2020 中國肺炎爆發”創建之後四天,一個新的詞條“新冠病毒”從中分離出來,專門用以解釋造成這種疾病的病毒本身;又過了一週多,“武漢冠狀病毒爆發的國家和地區”條目生成;隨之,又一個新的條目出現,顯示疫情爆發的時間線;二月初,甚至出現了一個單獨的條目,來列舉“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相關的排外及種族主義”。


不斷變幻不斷生長,反映了這次疫情本身所帶來的信息的漩渦。Heilman 也是維基醫學項目組的一員,他曾在 2014 年埃博拉病毒爆發期間,深度參與當時維基頁面的內容編輯。但他認為,此次的情況是無可比擬的。


一方面,對於全世界 99% 的人而言,埃博拉病毒雖然致命危險,但仍然很遙遠,而新冠肺炎則是可能波及到任何人的新狀況;而且在 2014 年之前,埃博拉已經在醫學界有廣泛的認識,有大量可參照的信源,這次則有更多應激和突發的成分。


謠言、術語、命名歧視,維基百科如何應對疫情這場壓力測試?

3 月以來,維基百科上“西班牙流感”(藍色)和“2019-20冠狀病毒”(綠色)的搜索量均出現飆升


今天,維基百科已經是世界上訪問量第八大的網站,也是前十名中唯一的非營利性質網站。英文版收錄條目超過 600萬,編輯速度達到每秒 1.8 次。《連線》將它奉為“互聯網上的最後一塊好地方”。


關於它有很多值得說的,從運營模式、文化影響到知識之美……但在疫情面前,一個問題顯得比其餘的更加突出:人人都可以參與編輯的詞條,及時性與準確性如何兼得?


很容易設想這樣的情況,一個決心要搞破壞的人,用錯誤的信息讓詞條內容陷入一片混亂,或是埋下不易察覺的炸彈。也確實有人這樣做,“但最多可能持續一個小時。”維基媒體英國聯絡協調員約翰 · 盧博克告訴《獨立報》, “我們經常看到這種對網頁的破壞行為,但總會有人來刪除它,把網頁恢復原樣。”


但即便如此,詭譎變化的疫情對於既有的網站運作制度仍是一場壓力測試。


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新冠肺炎相關的信息陡增,頁面上湧入許多試圖進行內容更新的用戶,以致於常常出現編輯衝突,也就是多個人同時編輯頁面上同一部分的情況。


目前,有關疫情及相關信息的編輯已經被列入半保護的狀態,意味著並不是任何公眾都可以對其進行修改,非註冊用戶,以及註冊時間低於四天的用戶都無法提交修改意見。


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病例的數據庫已經被鎖定,以進行進一步的確認保護。這種措施通常只適用於一些最具爭議性的話題,比如巴以長期衝突的加沙地帶。這類文章只能由經驗豐富的用戶編輯,他們的賬戶已經存在超過 30 天,並進行過超 500 次有效編輯。


謠言、術語、命名歧視,維基百科如何應對疫情這場壓力測試?

維基百科中文 “2019冠狀病毒病”Talk 頁面截圖


能看出,對於維基百科,“資歷”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並對應著相應的編輯權力。


以這次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維基醫學項目組為例,進入這個小組並不需要什麼專業資質或者醫學背景。這也是維基百科的原則之一——從不要求任何貢獻者交出個人信息。它更在意的是一個人能否通過大量的編輯來證明自己的準確度和責任感。


“這足夠令人生畏,因為有這麼多人都在看著你。” WP 回憶自己剛剛加入小組時的感受。第一步,就是要熟識這裡的規則。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據一項最新的統計,維基百科提供的政策指示和建議的總字數目前已經超過 15 萬字。


熟知這些規則的人,彷佛行走於維基上的律師,調查取證留存舉證。《連線》風趣地將他們分為不同的門派。其中,最大的兩派是去除派和包容派:刪除主義者認為重在質量而不是數量,認為來源的知名度、可信度比內容本身的呈現更為重要;包容主義者則恰恰相反。


在每個詞條頁面的頂部,都有一個標記為 Talk (討論)的頁面。在這裡,可以看到編輯之間的討論,關於更新或添加的理由,為什麼有的信息被允許,有的被刪除,哪些需要進行進一步澄清或核實。一般人眼中有序地展示著信息的維基百科,平靜水面下是一次次飽含激情的熱烈對抗。


而對於新冠疫情的詞條編輯,則可以被視為幾大門派於光明頂的一次大決戰。


點開維基百科 2019–20 coronavirus pandemic 的 Talk 頁面,就能看到關於該詞條的所有編輯對話。這也可能是人們在網絡上能看到的,最有啟發性的事實標準討論之一。在其中,編輯者們提問、舉證、辯論,甚至還會針對特定內容進行投票。


話題大到應該使用更為精準的“人均死亡人數地圖”,還是更為直觀的“國家死亡總人數地圖”;小到在提及死亡人數時,應該使用“超過 XX 人”,還是“大約 XX 人”進行表述。


雖然漫長的討論似乎讓單個問題變得非常複雜,但仔細閱讀會發現,其中絕大多數表態都不是基於個人偏好,而是某種可驗證的事實。


比如,在 3 月 25 日最新的關於地圖的討論中,一名用戶指出,“感覺是時候停止將中國作為地圖中最突出標註的部分了?”並給出理由認為,意大利的死亡人數已經是中國的兩倍多,當湖北省和中國作為整體都不再佔據病例與死亡數的主導,在地圖中特意對其進行突出標註是很奇怪的。


謠言、術語、命名歧視,維基百科如何應對疫情這場壓力測試?

維基百科英文 Talk 頁面截圖(中文為 Google 翻譯顯示)

對於詞條內容中可以包含什麼,維基百科有三條嚴格的基礎原則:第一,網站上的信息應以中立的觀點呈現;第二,所有內容都要來自於外部引用;第三,不能基於原始研究。


這意味著它並不是一個發佈信息的平臺。假如特朗普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最喜愛的食物不再是快餐漢堡而是素食沙拉,就算是他本人也不能要求維基百科的編輯對其進行修改,而必須要找到一家可信度高的媒體進行報道,再轉而由此為信源對詞條進行更新。


但信源與信源之間也需要衡量。當編輯們考慮應該引用哪裡的數據作為新冠病毒統計時,他們曾在約翰·霍普金斯學院和 Worldmeter 之間陷入抉擇。就權威性而言,前者作為歷史悠久的醫學研究機構,顯然更勝一籌;但後者的數據更新卻及時很多,每五分鐘刷新一次。


Heilman 在接受 Slate 採訪時發出這樣的疑問,“有沒有可能,有的東西只是遲了一個小時,因此它就是錯的呢?”


在對於不同信源的討論中,維基百科的編輯們一直認為,僅以正確和錯誤來區分太過簡單化。他們之中流傳著一句格言,“可驗證的事實,但不是真理”。


於是,在這樣的標準下,關於新冠疫情的“事實”是不斷變化的。比如,早期許多媒體篤定病毒來源於海鮮批發市場,基於一開始的一些案例大多與市場有所交集。這樣的觀點也曾出現在維基百科上,但很快一些編輯就指出,並沒有研究可以支撐這個觀點,因此這段敘事被快速地刪除了。


即便是醫學論文也不一定可靠。一名志願編輯 Volz 指出,關於病毒起源的第一篇研究論文指出,它來自於蛇。維基的頁面當時也大量提及了蛇作為病毒載體,並引用了 CNN 的報道,但之後該論文受到科學界的廣泛質疑,編輯團隊也隨之做出了迅速反應。


另一個,就是誰掌握話語權的問題。


《世界是平的》一書中這樣寫道:如今, IBM 公司有一位高級職員專門負責維基百科對 IBM 的解釋和引用……在未來,更多的年輕人將通過維基百科來認識 IBM ,而非 IBM 本身。


十五年過去,這句話不僅應驗,而且變得幾乎適用於任何東西。而當 IBM 指派專人監測自己的詞條時,最關心的顯然並不是信息是否準確,而是它描摹出一個怎樣的企業形象。


集合世界上各種事實的載體成為了“事實”本身。即便很多人都明白,維基百科不能作為可靠信源,仍不妨礙人們對它權威性的肯定。


2018 年,深陷假新聞風波之中的 Facebook 和 Youtube 相繼宣佈,將使用維基百科作為參考,來鑑別網站上的虛假信息。


任何企業或組織的影響力如此巨大時,面對爭議話題,都無法用一句輕飄飄的“僅供參考”一帶而過。保持原則中的中立並不是容易的一件事。


在圍繞新冠疫情的爭議中,關於如何對其進行命名的討論,在各種外因,包括特朗普的數次發言的影響下,上升到了種族主義的層面。


隨著人們開始反思疾病命名中存在的偏向、歧視,以及隨之可能產生的諸多問題, 3 月 12 日,有編輯者提出應當將英文維基百科上“西班牙流感”的詞條更名為“1918年流感大流行”。


不出意料,這個提議在 Talk 頁面演化成了一場大討論。持支持意見的編輯者列舉出 CDC、History.com、Britannica 等具有權威性的網站,他們都採用了“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說法作為論點。


反對者則認為“西班牙流感”更廣為人知,Google 搜索西班牙流感顯示 1.68 億條搜索結果,而後者則只有 670萬。有的人還認為,這是歷史修正主義,是對當下事件的應激反應,以及出於政治利益重寫歷史。


值得注意的是,外界關於疾病命名的廣泛爭議往往著眼於是否存在歧視。但維基百科的編輯者卻很少提到這點。最終,出於可識別性的理由,這個校正的請求被駁回了。


在維基百科出現之前,“眾包”的概念並不存在。它有一個失敗的前身 Nupedia ,一個類似的線上百科全書,內容來自於以專家撰寫的、經同行評議的文章。但進展實在太慢,最初的六個月時間裡,只有兩個詞條完成了撰寫。而維基百科上線一年後,已經擁有 18 種語言撰寫的 2 萬多個詞條,並持續快速增加。


在這個過程中,無意形成了一種群眾意見對權威敘事的抵抗。


一些媒體將其視為一個自治的社會,甚至可能接近純粹的無政府主義,雖然這裡有 15 萬字的規章制度,但並不存在所謂自上而下的權威。樂觀來看,一個開放度如此之高的、全球性的網絡組織,沒有變成充滿矛盾、惡意和錯誤信息的怪物,而是努力在向最初的目標靠近,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


而維基百科所傳遞出來的精神,可能也可以讓在資訊大潮中迷失的當代人一些參考:尋找可靠的信息,下判斷,但永遠保持懷疑。


一位編輯者在接受 Fast Company 採訪的時候如是說,“真誠、真理和善意的重量將一點一點地埋葬謬誤和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