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术语、命名歧视,维基百科如何应对疫情这场压力测试?

1 月 6 日,Whispyhistory (以下简称 WP ) 从同事那里得知,有一种非典型肺炎在中国爆发。她是伦敦南部的一名医生,同时也是维基百科的志愿编辑。因此,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去维基百科上搜索一下。


“就在一天之前,有人为它创建了词条。”


当时,它还叫 2019-2020 China pneumonia outbreak (2019-2020 中国肺炎爆发),里面内容很少。但直觉告诉 WP ,这可能是件大事。她在这个条目上添加了 WikiProject Medicine (维基医学项目组)的标签,并邮件告知同事要开始关注这场疫情。


大部分人都了解维基百科的运作机制,简单来讲,这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编辑参与的线上百科全书。近二十年前,互联网企业家吉米 · 威尔士与哲学家拉里·桑格抱着将全人类的知识汇集于一处的野心,创造了它。


在头十年的时间里,维基百科遭到的讽刺一直不断。不过在真正运行时,它的机制比人们想象中要更加严谨。


比如 WikiProject Medicine ,就是一个致力于改进维基百科上医学信息的编辑小组。虽然人数不多,但非常活跃。


这个项目组收录了大约 35000 个条目,读者往往不会注意到哪些被包含在内,但近 150 名对医学和公共卫生感兴趣的编辑时刻关注着它们的动向。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他们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自 1 月 5 日创建以来,WP 关注到的那个词条已经收到超过 1200 人的 6500 多次编辑,并延申出很多支线条目。


第一个词条“ 2019-2020 中国肺炎爆发”创建之后四天,一个新的词条“新冠病毒”从中分离出来,专门用以解释造成这种疾病的病毒本身;又过了一周多,“武汉冠状病毒爆发的国家和地区”条目生成;随之,又一个新的条目出现,显示疫情爆发的时间线;二月初,甚至出现了一个单独的条目,来列举“ 2019 冠状病毒病疫情相关的排外及种族主义”。


不断变幻不断生长,反映了这次疫情本身所带来的信息的漩涡。Heilman 也是维基医学项目组的一员,他曾在 2014 年埃博拉病毒爆发期间,深度参与当时维基页面的内容编辑。但他认为,此次的情况是无可比拟的。


一方面,对于全世界 99% 的人而言,埃博拉病毒虽然致命危险,但仍然很遥远,而新冠肺炎则是可能波及到任何人的新状况;而且在 2014 年之前,埃博拉已经在医学界有广泛的认识,有大量可参照的信源,这次则有更多应激和突发的成分。


谣言、术语、命名歧视,维基百科如何应对疫情这场压力测试?

3 月以来,维基百科上“西班牙流感”(蓝色)和“2019-20冠状病毒”(绿色)的搜索量均出现飙升


今天,维基百科已经是世界上访问量第八大的网站,也是前十名中唯一的非营利性质网站。英文版收录条目超过 600万,编辑速度达到每秒 1.8 次。《连线》将它奉为“互联网上的最后一块好地方”。


关于它有很多值得说的,从运营模式、文化影响到知识之美……但在疫情面前,一个问题显得比其余的更加突出:人人都可以参与编辑的词条,及时性与准确性如何兼得?


很容易设想这样的情况,一个决心要搞破坏的人,用错误的信息让词条内容陷入一片混乱,或是埋下不易察觉的炸弹。也确实有人这样做,“但最多可能持续一个小时。”维基媒体英国联络协调员约翰 · 卢博克告诉《独立报》,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对网页的破坏行为,但总会有人来删除它,把网页恢复原样。”


但即便如此,诡谲变化的疫情对于既有的网站运作制度仍是一场压力测试。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新冠肺炎相关的信息陡增,页面上涌入许多试图进行内容更新的用户,以致于常常出现编辑冲突,也就是多个人同时编辑页面上同一部分的情况。


目前,有关疫情及相关信息的编辑已经被列入半保护的状态,意味着并不是任何公众都可以对其进行修改,非注册用户,以及注册时间低于四天的用户都无法提交修改意见。


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病例的数据库已经被锁定,以进行进一步的确认保护。这种措施通常只适用于一些最具争议性的话题,比如巴以长期冲突的加沙地带。这类文章只能由经验丰富的用户编辑,他们的账户已经存在超过 30 天,并进行过超 500 次有效编辑。


谣言、术语、命名歧视,维基百科如何应对疫情这场压力测试?

维基百科中文 “2019冠状病毒病”Talk 页面截图


能看出,对于维基百科,“资历”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并对应着相应的编辑权力。


以这次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维基医学项目组为例,进入这个小组并不需要什么专业资质或者医学背景。这也是维基百科的原则之一——从不要求任何贡献者交出个人信息。它更在意的是一个人能否通过大量的编辑来证明自己的准确度和责任感。


“这足够令人生畏,因为有这么多人都在看着你。” WP 回忆自己刚刚加入小组时的感受。第一步,就是要熟识这里的规则。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一项最新的统计,维基百科提供的政策指示和建议的总字数目前已经超过 15 万字。


熟知这些规则的人,彷佛行走于维基上的律师,调查取证留存举证。《连线》风趣地将他们分为不同的门派。其中,最大的两派是去除派和包容派:删除主义者认为重在质量而不是数量,认为来源的知名度、可信度比内容本身的呈现更为重要;包容主义者则恰恰相反。


在每个词条页面的顶部,都有一个标记为 Talk (讨论)的页面。在这里,可以看到编辑之间的讨论,关于更新或添加的理由,为什么有的信息被允许,有的被删除,哪些需要进行进一步澄清或核实。一般人眼中有序地展示着信息的维基百科,平静水面下是一次次饱含激情的热烈对抗。


而对于新冠疫情的词条编辑,则可以被视为几大门派于光明顶的一次大决战。


点开维基百科 2019–20 coronavirus pandemic 的 Talk 页面,就能看到关于该词条的所有编辑对话。这也可能是人们在网络上能看到的,最有启发性的事实标准讨论之一。在其中,编辑者们提问、举证、辩论,甚至还会针对特定内容进行投票。


话题大到应该使用更为精准的“人均死亡人数地图”,还是更为直观的“国家死亡总人数地图”;小到在提及死亡人数时,应该使用“超过 XX 人”,还是“大约 XX 人”进行表述。


虽然漫长的讨论似乎让单个问题变得非常复杂,但仔细阅读会发现,其中绝大多数表态都不是基于个人偏好,而是某种可验证的事实。


比如,在 3 月 25 日最新的关于地图的讨论中,一名用户指出,“感觉是时候停止将中国作为地图中最突出标注的部分了?”并给出理由认为,意大利的死亡人数已经是中国的两倍多,当湖北省和中国作为整体都不再占据病例与死亡数的主导,在地图中特意对其进行突出标注是很奇怪的。


谣言、术语、命名歧视,维基百科如何应对疫情这场压力测试?

维基百科英文 Talk 页面截图(中文为 Google 翻译显示)

对于词条内容中可以包含什么,维基百科有三条严格的基础原则:第一,网站上的信息应以中立的观点呈现;第二,所有内容都要来自于外部引用;第三,不能基于原始研究。


这意味着它并不是一个发布信息的平台。假如特朗普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最喜爱的食物不再是快餐汉堡而是素食沙拉,就算是他本人也不能要求维基百科的编辑对其进行修改,而必须要找到一家可信度高的媒体进行报道,再转而由此为信源对词条进行更新。


但信源与信源之间也需要衡量。当编辑们考虑应该引用哪里的数据作为新冠病毒统计时,他们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学院和 Worldmeter 之间陷入抉择。就权威性而言,前者作为历史悠久的医学研究机构,显然更胜一筹;但后者的数据更新却及时很多,每五分钟刷新一次。


Heilman 在接受 Slate 采访时发出这样的疑问,“有没有可能,有的东西只是迟了一个小时,因此它就是错的呢?”


在对于不同信源的讨论中,维基百科的编辑们一直认为,仅以正确和错误来区分太过简单化。他们之中流传着一句格言,“可验证的事实,但不是真理”。


于是,在这样的标准下,关于新冠疫情的“事实”是不断变化的。比如,早期许多媒体笃定病毒来源于海鲜批发市场,基于一开始的一些案例大多与市场有所交集。这样的观点也曾出现在维基百科上,但很快一些编辑就指出,并没有研究可以支撑这个观点,因此这段叙事被快速地删除了。


即便是医学论文也不一定可靠。一名志愿编辑 Volz 指出,关于病毒起源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它来自于蛇。维基的页面当时也大量提及了蛇作为病毒载体,并引用了 CNN 的报道,但之后该论文受到科学界的广泛质疑,编辑团队也随之做出了迅速反应。


另一个,就是谁掌握话语权的问题。


《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这样写道:如今, IBM 公司有一位高级职员专门负责维基百科对 IBM 的解释和引用……在未来,更多的年轻人将通过维基百科来认识 IBM ,而非 IBM 本身。


十五年过去,这句话不仅应验,而且变得几乎适用于任何东西。而当 IBM 指派专人监测自己的词条时,最关心的显然并不是信息是否准确,而是它描摹出一个怎样的企业形象。


集合世界上各种事实的载体成为了“事实”本身。即便很多人都明白,维基百科不能作为可靠信源,仍不妨碍人们对它权威性的肯定。


2018 年,深陷假新闻风波之中的 Facebook 和 Youtube 相继宣布,将使用维基百科作为参考,来鉴别网站上的虚假信息。


任何企业或组织的影响力如此巨大时,面对争议话题,都无法用一句轻飘飘的“仅供参考”一带而过。保持原则中的中立并不是容易的一件事。


在围绕新冠疫情的争议中,关于如何对其进行命名的讨论,在各种外因,包括特朗普的数次发言的影响下,上升到了种族主义的层面。


随着人们开始反思疾病命名中存在的偏向、歧视,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诸多问题, 3 月 12 日,有编辑者提出应当将英文维基百科上“西班牙流感”的词条更名为“1918年流感大流行”。


不出意料,这个提议在 Talk 页面演化成了一场大讨论。持支持意见的编辑者列举出 CDC、History.com、Britannica 等具有权威性的网站,他们都采用了“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说法作为论点。


反对者则认为“西班牙流感”更广为人知,Google 搜索西班牙流感显示 1.68 亿条搜索结果,而后者则只有 670万。有的人还认为,这是历史修正主义,是对当下事件的应激反应,以及出于政治利益重写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外界关于疾病命名的广泛争议往往着眼于是否存在歧视。但维基百科的编辑者却很少提到这点。最终,出于可识别性的理由,这个校正的请求被驳回了。


在维基百科出现之前,“众包”的概念并不存在。它有一个失败的前身 Nupedia ,一个类似的线上百科全书,内容来自于以专家撰写的、经同行评议的文章。但进展实在太慢,最初的六个月时间里,只有两个词条完成了撰写。而维基百科上线一年后,已经拥有 18 种语言撰写的 2 万多个词条,并持续快速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无意形成了一种群众意见对权威叙事的抵抗。


一些媒体将其视为一个自治的社会,甚至可能接近纯粹的无政府主义,虽然这里有 15 万字的规章制度,但并不存在所谓自上而下的权威。乐观来看,一个开放度如此之高的、全球性的网络组织,没有变成充满矛盾、恶意和错误信息的怪物,而是努力在向最初的目标靠近,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


而维基百科所传递出来的精神,可能也可以让在资讯大潮中迷失的当代人一些参考:寻找可靠的信息,下判断,但永远保持怀疑。


一位编辑者在接受 Fast Company 采访的时候如是说,“真诚、真理和善意的重量将一点一点地埋葬谬误和恶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